春晚还要不要办?这个话题近年来已经屡被提起,但今年似乎特别尖锐起来。一个春节仅所有“上星”晚会的花费加起来就可办1250个希望小学,七成网民就此表态支持“取消春晚”。近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叶惠贤拉出的一个春晚账单和南方日报联合腾讯新闻所做的一个网络调查,都让“春晚”话题再度纠结,甚至让网上讨论有了火药味儿。
在舆论旋涡中首当其冲的自然还是央视春晚,但其实叶惠贤的账单所指远非央视一家。“七成网民”的调查结果,排除网络随机性造成的误差和被调查者对“春晚”概念指涉范围的不同理解,也并不能被作为特别科学严谨的论证依据。不过,话题的火爆程度还是再次证明了,当下观众对春晚的满意度的确大不如前。对春晚经济账的核算和对比,无论恰当与否,本身都已经明确显示了对春晚是否还“物有所值”的深度质疑。
无论央视春晚还是卫视春晚,我们都不否认主创人员的巨大努力。但是,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老百姓享受精神生活渠道的多元开放和口味的变化与提升,无疑已经快过了春晚这一相对固定的艺术形式创新的速度,也不可避免地超越了当下春晚能够承载的范围。无论是央视春晚从曾经走在文艺潮流前面的“引领”渐渐变成如今落在文化时尚后面的“盘点”,还是卫视春晚从当初与央视“争锋”的雄心渐渐变成如今助兴的“例行公事”,尽管大家都仍在不断想方设法变换花样,寻求突破以争取观众,但整体渐趋“疲软”的现象已经显露。部分人之所以还把春晚作为“新民俗”而留恋不舍,所看重的也只是中国人的“年文化”情结,春晚本身的艺术质量其实已无关宏旨。
事实上,除夕夜看春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不是大众的唯一选择,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春晚本身的问题,而是电影、网络等多元文化兴起和社交、旅游等人文消费增长的替代效应,究其根本,也是社会富裕程度提高、生活理念多样带来的必然变化。在这样的变化面前,即使我们不去计算成本的耗费,一窝蜂地去做春晚也已经不再是讨巧的方式。既然如此,笔者想问,何必还都抱着春晚不放呢?
“取消春晚”大概只是观众的一句气话,毕竟对春晚的情结依然保存在许多观众的内心中。但在这句“气话”里,除了对继续办春晚表达出的质量上的高要求外,是否还透露着对“文化年夜饭”再多样化一点的新需求呢?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