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
审判意识是《一次别离》的主要表达方式,这种审判既有法律层面上的问题又纠缠着道德层面和信仰问题。
这是一部公认的可以写进世界电影史的好片子,即便它的预算只有区区三十万美元。而在中国公映已经是它面世一年之后的事儿了。
我完全不期待会有很多观众走进影院看《一次别离》,即便它已经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金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奖项——在各种国产烂片和美式爆米花电影中摸爬滚打的中国观众很难对一部真正的杰作感兴趣,就像吃惯了地沟油的胃已经无法消化真正的天然食品一样。
在上线之前,我注意到一个很怪异的细节,影片宣传方居然推出了一个“推理版预告片”!作为一部举世公认的佳片,居然还要使用“推理悬疑”的烂俗噱头来做宣传?这究竟是要闹哪样呢?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看来宣传方对《一次别离》的认知,以及对观众观影习惯的把握方面,依旧充满了颟顸、浅薄、无理+无知的中国特色。
《一次别离》的故事很简单,很琐碎,没有枪林弹雨也没有金枝欲孽,推推搡搡就是最剧烈的动作戏了。两个伊朗家庭的一次官司构成了影片的主要冲突。宗教信仰、婚姻困境、阶层隔膜都在冲突中成为左右人物的力量,尽管表面上的冲突并不激烈,但是却撕开面纱,直接抵达并暴露了每个人的灵魂。
审判意识是《一次别离》的主要表达方式,这种审判既有法律层面上问题的又纠缠着道德层面和信仰问题。夹杂不清的官司中没有绝对的是非和真伪,人物在审判中申辩、攻击衡量利益,却又在冲突中不失去善良的本性。
很多人将《一次别离》看做当下伊朗社会的隐喻,将其中人物做出很多符号化的解读,譬如年老的父亲代表传统,譬如西敏意欲移民代表了伊朗人的逃离倾向……这些解读自有其合理性,但是却脱离了影片本身太远,联想得颇有些用力过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执导的《无主之地》。那是一部将隐喻表达得很明显的佳作,直斥波黑战争的荒谬,同时展现了战争中人们无法逃脱的困境。我觉得可以各用一个词语来定义二者的区别:《无主之地》是直言,《一次别离》是曲笔。
对于《一次别离》来说,只将视角限定在故事本身固然眼眶子浅,但是在导演小心翼翼地躲避政治问题的前提下,人物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复杂人性才真正值得关注。影片开头法官调解纠纷时说:这些都是小事儿,虽则关切每个当事人的福祉,但确实只是每天都会上演的小事。西敏和内德这对闹离婚的夫妻之后,还有更多人的困境需要匆匆审判,或者匆匆别离。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