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为忠
影片《孔子》就要与观众见面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看到媒体上有关《孔子》的争议,总使我想到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的于丹。
平心而论,如果说到孔子的《论语》,是很少有人去啃这部古籍的,于丹教授读《论语》心得的出现,很短时间内就在社会上引发轰动效应,说长道短,众说纷纭,各种评论见诸媒体,人们称之为“于丹现象”。《论语》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尤其是孔子那个年代文字的表述,现在读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其义的,于丹的心得也是一家之言,存在那样的不足和解释上的偏差,这很正常,但是,《于丹〈论语〉心得》如此畅销,这对普及传统文化典籍的意义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拍摄《孔子》可以说是又一次在银幕上弘扬了《论语》精神。影片试映后,同样遭到了专家的批评。正在《百家讲坛》录制《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的鲍鹏山教授给影片挑出六大历史错误。鲍鹏山表示,出现这类差错“实在离谱”。面对专家的批评,《孔子》导演胡玫不敢苟同,而对于影片中备受争议的“子见南子”片断,导演胡玫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身为女性,这段戏有我自己的感情在,我想为南子正名。”她进而表示,自己不愿与只会挑刺的人争论。“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历史去拍,不然电影就不存在了。”
其实,胡玫讲的道理并没有错,对专家来说,他们的批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一个站在史学家的角度对孔子进行考证,一个则是站在艺术的角度进行思维,没有找到一个争论的交汇点。如果一切都符合历史,还要艺术干什么?真实与艺术永远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
现在,许多专家已经习惯于用所谓的历史常识来审视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影片《孔子》也难逃厄运。这倒使我们想到了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史书《三国志》基础上的文学演绎;还有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地名之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但是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苏轼在此不过是借景怀古以抒发情感而已。艺术创作这个概念所引领的是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对于专家的批评,胡玫并不是一概拒绝。如将孔鲤在字幕错打成孔锂时,胡玫表示已作修改。胡玫自言拍摄《孔子》时如履薄冰:“我们把60集的电视剧本,浓缩成一个电影剧本,举行了6次会议,找了全国的一流专家来审。我想我的压力来自于对孔子的热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孔子》好比在《百家讲坛》听于丹讲《论语》,如果观众看完《孔子》后对阅读《论语》产生了些许兴趣,功莫大焉。在创作状态趋于浮躁的当下,敢于接拍《孔子》,这样的艺术态度值得我们尊敬。
(实习编辑:罗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