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白丝带》:匿名的暴行

2010-01-21 14:03:48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作者:沈大成

  一方面有詹姆斯·卡梅隆借助电影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唤起观影洪潮,另一方面也有迈克尔·哈内克这样的导演,仅用朴素沉稳的电影语言向我们展示何为电影杰作。在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哈内克从评委会主席伊莎贝尔·于佩尔手中接过金棕榈奖杯,随后又笑傲第22届欧洲电影学院奖,收获三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白丝带》谋篇布局相当老派,叙事步调扎实,沿时间线而下纹丝不乱。采用黑白胶片拍摄的影片,抛弃了哗众取宠的技巧,采用自然的机位,没有奇怪的角度,炭笔素描一般的黑白空镜头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电影没有配乐,仅有的几段音乐都出自于影片自身的内容。整体来说,《白丝带》是一种“硬气”的好看,在心理层面上则营造出静静的惊悚。

  影片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个德国村庄里发生的故事。起初似乎其乐融融,遭受意外的家庭得到邻居的帮忙,残障儿童受到关照,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他们有礼貌并且关心他人。但在这幅平静的表象下,其实暗藏通奸、乱伦、纵火、谋杀、体罚和施暴,罪恶纵横交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由猜疑、怨恨、欺骗和屈服来维系。

  全片是一桩接一桩无人出面举证的犯案,一些比较大,引人注目,另一些每天发生,习以为常。哈内克将犯罪真相透露少许,其余未及言明,恐惧埋藏在匿名之下。

  电影由旁白开始,以旁白结束,叙述者在故事里有身份。他原先是村里的老师,如今的声音显示他已经很老。他现在是谁?他出于何种初衷?向谁讲述?讲述时的情境如何?讲述前后的情境(通常“引号”外面总露些头尾)又如何?全没有交代。导演只是命人突然开口,但是不慌不忙地讲了一个没有真相的故事,马上掩卷离开。由潜伏的讲述者,用匿名的方式讲故事,构成惊悚的聆听体验。

  故事的发生地点也是匿名的。假如足够专注,可以听到一两次艾希瓦尔德(Eichwald),这是村子的名字,但不专注也可以,根本无关紧要。村子叫什么都好,这村子是可以被复制的,并且可以不仅仅属于德国,它可以被置入任何强权、暴力、毫无理想的社会里。甚至可以突破“世界大战前夕”的时间界限,穿越到更早以及现在。暴力和犯罪的匿名发生地,使它们具有可复制性,而在故事之外构成惊悚的想象。或是基于以上共识,《白丝带》被授予法国教育部奖,影片将作为法国各中学的教材。[NextPage]

  电影有着干净的影像风格,画面是毫不含混和言之凿凿的,与此相反和矛盾的是,构筑出的事件真相的不确定性。不错,导演圈定了主谋人选,替他们做上显眼标记,观众或许能因此为每桩案件指认凶手。但真的足够确定吗?总还能举出其他嫌疑人来。更重要的是,嫌疑人以外呢?谁在默认专制、充当专制者的副手,谁隐瞒犯罪者的姓名、知情不报,谁掌握了暴力、向周围人炫耀,谁也就是共犯。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影片遍布犯罪者。犯罪者既是有组织的,同时犯罪行为的产生也是自发和不谋而合的,个人的名字在这里可以略去,探究谁犯下哪件罪案,既无定论,也无必要。哈内克说:“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先成为坏人才会有罪恶感:这已经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白丝带》中,夏天结束后村里的人们聚集在收获盛会上,这是一个夹在前后犯罪事件之间的带有一些快乐的段落。而综观整部影片,也仿佛是一场由匿名犯罪者举行的盛大祭祀。人人不由自主地投身其中。最坏的人已犯下罪行,最好的人,牧师可爱的小儿子,也带来心爱的小鸟,自愿把它献上祭坛。

  在这场群体犯罪、群体施暴中,孩子无非是身材较小、地位较低的成年人,他们从上一代手中传承暴力,与父辈进行着权威的交接。人们喜欢把《白丝带》解读成一部关于法西斯的影片,是因为当那些孩子长大后,正逢纳粹上台,这样解读无疑缩小了迈克尔·哈内克的主题。也或许,只把罪恶推给法西斯会较感安心,但显然,那更是错误的。

    (实习编辑:罗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