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扉客
一个有想法的优秀主持人,当他成名后,他会把这个名气的资源做扩展话语空间的资本运作,尽力营造和扩大平台的言说空间 。
作为一个曾经声誉卓著家喻户晓的节目,开播了13年的央视《实话实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画上了句号。前不久该栏目主持人和晶在博客里不无愤懑地为停播抱怨,抱怨的内容从节目选题受限到编导的甘于清贫,到栏目亲爹不要后娘不疼的尴尬处境。
我一直认为,对一个电视专题节目来说,所有元素里,主持人所占的比重至关重要。我更愿意把这个节目的衰亡看做是一个主持人效应递减的过程。
打开电视看到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观众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那个一年四季只穿一件粉色西服的主持人金飞。主持人首先是这个节目的符号和象征。很难想象,没有了窦文涛,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会是个什么东西。同样,《实话实说》留在大众记忆里最深的印象,依然是崔永元,而不是和晶,更不是阿忆。
小崔对《实话实说》的贡献,并不是插科打诨的所谓幽默,而是他与生俱来的分寸拿捏能力。说白了,他总是能把大家想说又不敢说的,以最恰当的方式说出来,既解气又不过分,这就是准确的力量。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央视历年的内部晚会上,最受编导们欢迎的主持人,不是白岩松敬一丹而是崔永元。嘲弄领导,针砭时弊,他每次出场总是能三言两语即浇中大家积攒了一年的块垒。
最能见出小崔功力的,并不是《实话实说》,而是一档很时政很不家常的节目——央视《新闻会客厅》每年两会期间的特别节目。小崔每年在这里接客,和书记省长共话家常。在央视这个平台上和封疆大吏们面对面把国家大事举重若轻地拉成家长里短,还能好看。在当下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里,我只看到崔永元有这个本事。这就涉及到这篇文章里,我真正想谈的主持人拓展话语空间的问题。
一个有想法的优秀主持人,当他成名后,会把这个名气的资源做扩展话语空间的资本运作,尽力营造和扩大平台的言说空间。他越能说,就越敢说,越敢说,就越能说。最后就演变成了什么话,一般的主持人说了会出事,但特别有名的大腕说了就没事。主持人的名气获得了某种体制认可的合法性,套用《马桥词典》的解释,这也是另外一种“话事份”。
这种话事份的极致,就是能打破栏目生老病死的周期律,总是能带着班底升级换代或摇身一变或借壳重组。我个人的观察,《实话实说》的悲哀是,实际上到了栏目的中后期,小崔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个栏目上面了。他更想去折腾他个人化叙事的《小崔说事》,还有他的《电影传奇》。这固然是每个主持人的自由选择,而在小崔的同事白岩松身上,前述良性循环就得到了很鲜明的体现。他现在颇受好评的《新闻1+1》,实际上延续了此前《中国周刊》的影响,也是某种程度上“话事份”的拓展。
那么《实话实说》的消亡,真的就能归责于现任主持人和晶的不称职吗?我没见过此人,但曾当面听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评价她,陈认为无论从外形、语言能力、知识功底、机变等角度看,和晶都是电视界相当优秀的主持人。陈虻是电视界公认的大师级前辈,也是和晶的领导,他的话,当具备相当可信度。
这么优秀的一位主持人,为何总是半红不红呢?白岩松常用来自嘲的那句“一条狗牵到央视来叫一阵,也会成为名狗”,道出了央视主持人成名的一部分实情,但事实也不尽然如此。必须要指出的是,像白岩松崔永元这样的主持人崛起,有其特定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传播形式的最权威时期,彼时既无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市场化媒体在深度上的挑战,也无现在雷霆万钧的新媒体在速度上的威胁;地利是以《东方时空》崛起为标志,90年代初改革春潮涌动的央视电视高地;人和则是80年代末狂飙突进的改革突然陷入低潮,万马齐喑后的人心思变,以及僵化体制刚刚解冻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机制。
绝大部分现在为公众所熟知的新闻主播,包括白、崔、敬、水、王这几大央视台柱子在内,都是在上述情况下走上前台并创下名号成角成星的。
自此之后的主持人,包括和晶在内,也包括现在风头甚健的柴静在内,再无这个幸运。这就是所谓形势比人强,时势造英雄了。王小波说:“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和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我想也许到了某个发展阶段,还会有无数个崔永元白岩松出来。[NextPage]
那么当下,我们能做什么呢?《功夫》里的五郎八卦棍高手阿鬼临死时说了句著名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前文提到的陈虻,不幸在去年英年早逝。这个令人尊敬的新闻老兵,弥留之际和老部下讨论的,还是如何尽力拓展话语空间。
毕竟,有了平台和空间,才谈得上做事。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