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光
好莱坞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能贡献出真正能让人心满意足的电影了。偶尔有几部还算好看的,人们在说完它的优点后,还是免不了说一些“但是……”。对于《钢铁侠》(Iron Man)来说,这个“但是……”可以是“但是最后那场钢铁侠对钢铁侠老套又难看”,也可以是“但是这个胡子拉碴的家伙飞起来的时候实在太像个女的啦”。
斯塔克是个臭名昭著的军火商人,他拥有一间军火公司,生活奢华,喜怒无常。在电影前15分钟展示的他那可以从很多方面被人嫉妒的生活里,他开着自己改装过的跑车,邻海的豪宅里有个漂亮的女管家,工作室里有聪明而又可爱的机器人,当他要去中东,他的私人飞机(和会跳钢管舞的空姐)会在机场静静等着……当他在沙漠中被袭时,我甚至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除了场面之外,好莱坞一向也以输出价值观为己任。这一次,他们想要“探讨”的,是武器和战争,以及深陷其中的人的善恶观。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肤浅,电影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从一个军火贩子的眼中来看自己对世界的改变。绑架斯塔克的恐怖分子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个笨蛋,竟然幻想制造最伟大的武器来永远终结战争。”扯远一点,类似的论调其实曾经在《战争之王》(Lord of War)和《感谢你抽烟》(Thank you for smoking)中出现过。无非是,军火和烟草这样的生意永远有得做,一个人只能参与其中,无法改变太多。
原本乖戾的斯塔克在遇袭之后受了重伤。恐怖分子让他制造杀伤力巨大的超级导弹,他却要来了与导弹丝毫无关的材料,为自己制作了一副超级铠甲。借助机械的力量扫平敌营后,他回到家中,开始盘算一些比开发军火更有意义的事。从这里开始,电影开始进入英雄电影固有的一些套路,变得不那么新颖起来。好在那些美妙的细节和笑话均匀地分布全片(比如那些呆头呆脑的机器人),才不至于令人生厌。[NextPage]
《钢铁侠》的一个成就是,较好地平衡了普通观众和原著粉丝的需求。一般来说,前者靠CG基本就能满足,后者则热衷于从银幕上寻找漫画书中曾经令他们兴奋的细节。从《哈利·波特》系列到《蜘蛛侠》系列,一般的制片人和导演都会倾向于满足普通观众,毕竟他们才是票房的主要来源。但这个人群也不容易对付,因为他们只爱看新鲜的东西,比如他们看过《蜘蛛侠3》里的沙人(沙和水至今仍是用CG制作起来最困难和复杂的物质)后,就会期待更能超越视觉极限的下一个大场面。在CG发展没那么快的情况下,电影公司只能从电影情节上寻找一些新料。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今夏的英雄片《全民超人》(Hancock)就是一部“反英雄电影”,他将扮演一个穷困潦倒又不行正义的英雄(当然,最后他仍能令市民鼓掌)。《钢铁侠》的导演乔恩·法弗洛(Jon Favreau)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间路线。钢铁侠在山洞里打造的第一套战服完美重现了漫画作者阿迪·格拉诺夫(Adi Granov)的设计。那些铁皮看上去仿佛真的有90磅那么重,绝对满足了原作爱好者。同时,斯塔克穿上新战衣后进行的第一场“反恐战”,虽然有点恃强凌弱,但恐怕也能令普通观众击节叫好,大喊过瘾吧。
对于美式漫画迷们来说,今年夏天的电影院简直棒极了。钢铁侠过去以后,还有年岁已高的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4》)、将与“小丑”大战一场的蝙蝠侠(《蝙蝠侠6:黑暗骑士》)、东山再起的绿巨人(《神奇的绿巨人》)、与神秘现象继续纠缠在一起的福克斯·穆德和黛娜·斯库里(《X档案》电影版)在等着他们。《钢铁侠》为英雄们开了个好头,电影不仅票房大卖(截止发稿日已逾4.3亿美元,今年全球范围内票房最高的电影),评价也非常好(在拥有4万多票的情况下获得8.3的高分,在imdb最佳250部电影中排名130;在烂番茄网站的好评率超过90%)。更令人敬佩的是,Marvel公司旗下的英雄中,钢铁侠从来算不上大明星,主角票房号召力平平,观众们的掌声都是献给电影本身的。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