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爱德华-诺顿:好莱坞下一个“超级英雄”

2008-03-26 10:41:31来源: 外滩画报    作者:

   

 作者:克莱尔

爱德华-诺顿

  用“严肃”的态度试水“不严肃”的商业大片,一向桀骜不驯的爱德华-诺顿究竟会成功吗?诺顿版《绿巨人》会不会像《蝙蝠侠》一样“重生”甚至衍生出更多续集?这些答案都要等到6月才能揭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控制狂人”爱德华-诺顿努力成为“绿巨人”的过程就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智慧、英俊、成熟、有胆识、有见地、才华横溢并且魅力非凡??你可能会奇怪,一个配得上以上这么多形容词的男人,为何在好莱坞打拼了近二十年依然没有成为一线明星?不止你,全世界都闹不明白为什么爱德华-诺顿直到今天还没真正大红大紫起来。到了今年夏天,也许我们不再有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了—等到今年6月最新一部“绿巨人”系列电影《不可思议的绿巨人》上映时,爱德华-诺顿这个名字,想必就将成为好莱坞下一位红遍全球的“超级英雄”。

  难相处的“控制狂人”

  1969年夏天出生的爱德华-诺顿,几乎是星相学关于“狮子座”描述的完美范本—高贵、锋芒毕露、野心勃勃、控制欲强。

  诺顿生于一个知识分子之家,母亲是教师,当律师的父亲长期在云南从事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从小智慧过人的他,中学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修读历史专业。他对亚洲文化充满热情,将日语作为第二专业,并研读了日本戏剧,毕业后还到大阪工作了好几年。此外,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西班牙语,是热心的环境保护活动家。当然,他真正的兴趣还是表演。早在念大学时,参与学校剧社的演出让他与舞台结缘,当时,他在剧社里的好友包括如今的好莱坞老牌“甘草演员”保罗-贾马蒂。

  为了实现表演梦,诺顿决定放弃白领生涯,移居纽约,开始在百老汇发展。终于,《一级恐惧》让他步入了主流电影圈。

  尽管具有一切成为一线明星的素质,但爱德华-诺顿还是成了好莱坞的异类,因为他太聪明、控制欲强,并且有那么点难相处。他不是没有尝试过商业大片,可无论是2002年的《红龙》还是2003年的《偷天换日》,不但拍片过程称不上愉快,上映后的效果也不怎么令人满意。

  诺顿还是那种总是闲不住的人。《美国X档案》的导演托尼-凯耶当年就因为诺顿在片场意见太多,还试图在不告知导演的情况下自己剪片,屡屡公开向他开炮。2005年拍摄《流入山谷》时,当上制片人的诺顿正大光明地走进了剪片室,化名爱德华-哈里森担任该片的剪辑师。他还爱改剧本,《大买卖》、《弗里达》和接下来这部《不可思议的绿巨人》的剧本都由他经手过。

  在他最受影迷追捧的电影《搏击俱乐部》拍摄过程中,诺顿跟导演大卫-芬奇的关系都没处好,甚至双方因为好几个“角色应该穿什么牌子的运动鞋”之类吹毛求疵的小问题公开叫嚣对峙。“跟他对着干很危险,最终你不得不考虑他的意见,因为他毕竟是你的合作伙伴。”大卫-芬奇说。因此芬奇每每会成为让步的那个人。但是诺顿却从不因此感到良心上有何不安。“我不喜欢只以演员而非剧作家的身份参与演出。”说这话时,他耸耸肩,“我相信,在创作过程中有所分歧肯定不是坏事;相反,这是必要的。”[NextPage]

  慑人的“分裂”才子

  尽管诺顿的处事态度看似有点狂妄,可回头看看诺顿以前的电影吧,你会发现要驳倒他的确很难。这一代演员中,很少有人能在镜头前像他那样自信、投入,表现出强烈的确定性,仿佛有他在的每一分钟,大银幕都在灼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真正配得上“变色龙”美誉的演员,无论遇到什么角色,他都能彻底令“自我”隐形,真正化身为那个角色。最好的例证是1996年那部让他获得奥斯卡影帝提名的《一级恐惧》—片中的他,在驯良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个狂躁、慑人的精神病患者。这种天赋,让他即使在与《大买卖》中合作过的前辈罗伯特-德尼罗、马龙-白兰度等“飙戏”时,也并不逊色。说是傲气也好、脾气也好,他身上就是有那么一种慑人的特质,一旦他站在镜头前,没人敢动他一根毫毛。

  说起诺顿在表演方面最突出的特长,不得不提的是他对内心“分裂”的角色的出色把握。这一点见诸《一级恐惧》、《美国X档案》、《性书大亨》,更在《搏击俱乐部》中发扬光大—片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角色成了诺顿饰演的小白领为了对抗生活的空虚而幻想出来的理想自我。

  在《不可思议的绿巨人》中,诺顿将再度施展他的“分裂”天赋—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所不能的“绿巨人”恰恰是布鲁斯-班纳(“绿巨人”变形前的身份)的理想自我,是他的“布拉德-皮特”。谈及《不可思议的绿巨人》的故事主线,诺顿说:“故事焦点其实并不是绿巨人,而是布鲁斯-班纳。我认为,人们最感兴趣的故事永远是一个压抑、内向、深陷逆境但是还有良知的人如何顶着压力,冒着不被理解的风险,与外界以及自己的内心对抗的故事。对于自觉弱小的人而言,绿巨人的故事很能鼓舞人心。它让人相信,人的感情潜力无限,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一个等待被唤醒的‘绿巨人’。”

  “经常爆炸”的希腊神话

  李安筹拍《绿巨人》时,就曾考虑过诺顿,然而他婉拒了李安的邀请。后来,这个角色被澳大利亚男演员埃里克-班纳得到。2003年,李安版《绿巨人》上映后,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均遭遇了滑铁卢,人人都断定诺顿一定躲在家里窃喜当初明智的抉择。2007年,当法国导演路易-莱特利尔接下帮惊奇影业复兴“绿巨人”的重任时,他没想到诺顿居然一口答应了下来。不过,诺顿有一个附加条件:剧本得由他亲自完成。“要我演这部电影,这是个必要条件。”诺顿说,“这些年来,不知《面纱》(2005年)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空虚的社交圈,富家女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诺顿扮演)的求婚。貌合神离的亲密,可以料想的出轨,让费恩羞恨交加,他把吉蒂带到了霍乱肆虐的中国偏远城镇。艰难困苦中的相濡以沫,先结婚后恋爱的套路,二人终于互相敞开了心扉。多少人曾拿着这种‘超级英雄’题材剧本来找我,他们对你保证了一遍又一遍,说电影肯定会成功。但我的理性总是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我可没时间跟你们玩。”

  尽管莱特利尔早早表明了立场说:“我们计划拍一部纯粹的动作片,希望观众在影院的每一分钟都能看到绿巨人如何‘搞破坏’。”然而,爱德华-诺顿的剧本却让布鲁斯?班纳的角色加重了分量。“要是我们能把这个故事拍得更严肃更有深度,那就太棒了!”诺顿第一次见到莱特利尔时对他这样说。结果,也许就是因为诺顿身上那股“慑人”的特质,莱特利尔让步了,“尽管我们拍的是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但受众不一定真的只是13岁以下的小孩。”

  甚至在合作过程中,两人还培养出了不少默契,莱特利尔成了迄今为止惟一得到诺顿赞许的导演。而莱特利尔也找到了那座能与诺顿互通有无的“桥梁”:“在爱德华和我看来,漫画里的超级英雄很多情况下就像希腊诸神。布鲁斯-班纳的故事中就有很多能和希腊神话相对应的潜台词—有时,绿巨人是普罗米修斯,有时是潘多拉的魔盒,有时又是赫拉克勒斯??这个故事与希腊神话唯一的区别是,片中经常出现爆炸!”

  严肃地对待不严肃

  当然,诺顿之所以顺利地得到莱特利尔乃至惊奇影业的信任,还得感谢一个看似无关的人:凭独立电影《记忆碎片》一鸣惊人的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他对《蝙蝠侠》大刀阔斧“改造”后所取得的惊人效果,让古板守旧的电影公司相信,传统的商业大片加入些严肃、黑暗的元素也不失为一个妙招。“我们拍的这部电影,与(李安版)《绿巨人》没有任何关系。就像诺兰对《蝙蝠侠》的改造一样,我们会从头开始,为《绿巨人》树立新的传奇。”

  “严肃”这个词,在诺顿看来其实很值得玩味。“漫画《绿巨人》看似是很不严肃的题材,但只要电影拍得严肃,依然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其实,《指环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爆米花大片,但彼得-杰克逊没有这么做。《指环王》之所以了不起,就是因为杰克逊对待这个故事的态度异常严肃。”当然,不是因为“严肃”了,所以《绿巨人》就失去了可看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严肃的元素,你才能看到,当无比温和善良的布鲁斯-班纳被逼到悬崖边上,他究竟能做出多么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那么,此次用“严肃”的态度试水商业大片,爱德华-诺顿究竟会成功吗?诺顿版《绿巨人》也会像《蝙蝠侠》一样“重生”甚至衍生出更多续集吗?这些答案,都要等到6月才能揭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看爱德华-诺顿努力成为“绿巨人”的过程就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编辑:全炯)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