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图片库 摄影赛事 采风天下 快乐聚焦 知识园地 器材天地 艺术人生 访谈 评论 摄影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那位最会拍香港的“一代宗师”何藩走了

2016-06-22 15:22:59来源:北京文艺网专稿    作者:

   
何藩是唯一一个拍摄50、60年代香港的人,他对光影的表达充满戏剧性。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试图去记录香港,而是用镜头捕捉人物,普通的香港人。

0.jpg


  何藩先生,一路走好


  1931年10月8日─2016年6月19日



  “何藩是唯一一个拍摄50、60年代香港的人,他对光影的表达充满戏剧性。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试图去记录香港,而是用镜头捕捉人物,普通的香港人。


  从他的照片中我看到人性,感到暖心,那些照片里的人像自己家人一样有亲切感。”


  ——《何藩:香港回忆录》策展人Sarah Greene

0.jpg


  何藩,出生于上海,幼年即随家人移居至香港,为国际级知名摄影师,于1958年获得摄影十杰冠军,及20世纪电影导演。于1961年加入邵氏,初时曾任场记,后转任演员。1965年所饰演的唐僧深受好评,并且演出续集。1966年创作实验电影,作品获选入不少国际电影节。1972年任导演,著名于导演唯美艳情片及爱情文艺片。


  据香港媒体报道,兼有摄影师、电影导演及演员等多重身份的“一代宗师”何藩因肺炎恶化在美国加州圣荷西的医院逝世,享年84岁。此消息也被中国内地唯一代理何藩作品的上海M97画廊负责人所证实。

1.jpg
何藩(左二)在邵氏版《西游记》中饰演“唐僧”


  20世纪50至60年代,何藩拍摄了大量反映香港市井生活的摄影作品,他作品中独特的几何美学以及东方古典唯美的意境,为他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超过280个摄影奖项,并在2015年获得第二届全球华人摄影大奖——年度致敬人物奖。


  13岁收到父亲所赠Brownie相机,从此便迷上摄影,并醉心于拍摄这个城市的每一面,从繁华的大街至孤寂的小巷,都通过胶片表现出来。


  他用镜头记录了这座大都市的繁华喧闹,也记录遍布这座城市的孤寂小巷与市井生活,年老后才离港赴美,过上隐居生活。


  画意和写实的融合是何藩作品的一大特色。1950、1960年代的香港,因为传媒业不发达,兴起于美国的传媒摄影不是主流,长期统摄香港摄影的是画意摄影的美学风格,摄影作品以在艺术馆墙上展示和传播为主,即沙龙摄影。但何藩的作品却始终有着新闻摄影的气息。

2.jpg
▲《夜幕降临》,摄于1954年。此照片经过五十年的考验,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3.jpg
▲《午后闲聊》,摄于1959年,何藩凭此作入选2012年摄影专业网站InvisiblePhotographer“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摄影家”,是香港唯一获选者。

4.jpg
▲《幻境》,照片摄于1962年,再创作于2010年

5.jpg
▲《香港威尼斯》,照片摄于1962年,再创作于2011年

6.jpg
▲《靠近阴影》,他作品里唯一一张摆拍,这个女人是他表亲

7.jpg
▲《勿忘我》,照片摄于1949年,再创作于2012年。

8.jpg
▲《老街万花筒》,照片摄于1955年,再创作于2011年



9.jpg
▲《极乐之旅》,照片摄于1952年,再创作于2007年。


  17岁到香港后,何藩迎来了创作高产期。和当时的世界摄影潮流一样,他也比较关注底层、贫穷这些主题,镜头下多是苦力、市井小民,作品名字也很直白:《生存》《苦力》《劳动阶级》。与他同时期的不少香港摄影师也将视角对准底层民众,比如拍过港九工人运动、广州“文革”的香港左派蒙敏生,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香港的另一面》。而何藩的作品,至今未在内地出版。


  有趣的是,这些以表现苦难为出发点的照片,在今天的观众心中激起的却是美好、温暖一类的情愫。如果说图片是摄影师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何藩的解释中,始终蕴藏着一种看到细小喜悦,看到尘土里绽放的花朵的能力。他对Art289记者阐释:“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在艰苦的环境里奋斗求存,迎难而上,不畏艰辛,有挣扎可是充满了尊严。海明威有一句名言,‘A man can be destroyed,but not defeated(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香港人五六十年代草根阶层贫苦大众就有这种精神。”










  身着旗袍的优雅女子,街头的黄包车夫,蹲在石阶上吃饭的苦力,巷子里支起的万国旗(晾晒的衣服),阳台上写作业的孩子,喧哗的菜市场……照片充满烟火气,照片中的光影线条却又灵动、诗意,于无声处发出言语。这些影像超越了地域和时代,勾起了一种共通的中国情怀。影像虽取自香港,但“万国旗”和市井小巷也是上海的风致,石阶像极了重庆,渔船、码头像广州;旗袍女子依墙而立,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风华绝代。


  新闻或纪实摄影方面,业界给予何藩“东方的布列松”的高度赞誉。早年何藩的创作方法是“扫街”:常拿着相机游走于香港的中环、西环一带,等待那些“决定性瞬间”1955年,何藩在坚尼地城海旁拍下了《日暮途远》。“一切就好像上天安排,你只是在适当的时刻按下快门便可。我的拍摄有异于电影导演工作,不能按剧本安排演出。拍照时要做一个隐形人,暗地里按下快门,那便是我的‘决定性瞬间’。”2009年在美国一场与摄影爱好者的分享会上,何藩如是说。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