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多年来,以树人为目的的中国高等摄影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随着近年摄影专业院系建设的突飞猛进及与社会需求接合的不甚畅通,也使高等摄影教育受到多方质疑。然而,高等摄影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此大众摄影时代、专业摄影人的专业性愈加受到冲击的时期,正视其中的就业情况、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诸般问题,或许比一味地批判来得有意义。根据教育发展的情况,根据大家对于摄影给予的关注和寄予的希望,从本期开始,本报推出“摄影教育关键词”系列报道。
就业:面对市场的解数与思考
又是一年毕业季,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这是新中国成立64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也是第一批“90后”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的一年。来自用人一方的数字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大概15%,这一增一减的背后,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加上薪水低,房租贵等原因,2013年夏被称为“最难就业季”。
应对如此情况,各大高校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学生。就目前的中国高校摄影教育而言,不少院系的老师也加大了对外宣传的力度,或主动与媒体联系观看毕业学生校内作品展,或直接联系照片买家购买展览作品,有的院系甚至把展览办到了公共艺术区接受更严酷的社会检验。
学校猛推,出路多元
前不久,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在沈阳召开,与会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表示,高校摄影专业毕业生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认证和出口,即以毕业证、学位证及相关组织的认证而尽快与市场建立联系。她透露,今年电影学院的师生作品展展品经一位副院长牵头,最终卖给了一家企业,这是一次偶然的市场尝试,但不失为成功的案例。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于峰分享了其所在院系帮助学生就业的举措,如帮助学生搭建市场平台,为山东知名电商韩都衣舍等公司网店拍摄产品照;与《走向世界》杂志社下属的《山东摄影》等媒体,以及齐鲁国际摄影周合作推广学生摄影作品。这些举措为学生毕业后与市场顺利衔接发挥了一定作用。
就利于学生就业而言,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毅则透露,其所在学院的摄影教学计划会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这在摄影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各高校摄影院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总而言之,为应对最难就业季,从事高校摄影教育的各位老师可谓各出奇招。
据了解,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今年本科毕业生为45人,其中三分之一目前已签约,另外60%左右选择了考研或出国深造,而且迄今有3名毕业生已被国际知名的摄影院校录取;6个普通硕士研究生和6个MFA(即在职艺术硕士研究生)就业局面也比较乐观。用摄影学院副院长曹颋的话说,现在学生的就业选择有很多,其就业情况已很难用所谓的一纸协议来衡量。无独有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教研室副教授姚璐也透露,今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为16人,其中不少选择了出国留学,硕士研究生6人,目前总体的就业情况良好,而且从美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职业情况看,普遍都还不错。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以新闻传播为教学大背景,今年该系培养出的首届毕业生获得了市场认可。据系主任于全兴介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首届毕业生为31名,截至6月下旬签约率已超过80%,就业方向主要为传媒及商业。对于这个数字,于全兴不甚满意,且对有的毕业生除媒体外,不太认可去工作室工作感到遗憾。
[NextPage]
来自用人单位的不满
一边是老师们的努力和良好预期,一边则是就业单位招不到靠谱的人,供需不对等已成为近年摄影专业备受质疑的主要诱因。
2010年新华社总社摄影部面向社会大规模公开招聘,其中包括摄影记者2人、图片编辑11人、图表制作人员1人和摄影史研究1人,时任新华社高级编辑的陈小波参与了此次招聘审核。事后,基于不少高校摄影专业的毕业生居然连摄影史基本知识都不知晓的现实,她对目前的摄影高等教育表示了无奈和担忧。
聊到中国的高等摄影教育,新华社特稿社资深图片编辑曾璜在很多场合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从摄影界基本常识的了解,到摄影原作的认知,再到拍摄伦理的坚守——在部分高校摄影院系兼职授课又浸淫报道摄影领域多年,曾璜的不满具有现实依据。对于高等摄影教育成果不甚满意的还有来自专业摄影画廊的负责人。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SEE+画廊负责人赵画儿就曾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高等摄影教育并不能提供专业的策展人员,而且社会也普遍存在视策展为体力劳动的现象。
对于高等摄影教育中本该充分发展的新闻摄影教育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盛希贵和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兼图片总监孙京涛对现实都颇为无奈。盛希贵在其2010年写就的分析文章《今不如昔的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由新华社一则招聘启事引发的思考》中曾严正指出,“当今的现实是: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没人培养,高校培养的一些‘专门人才’并非社会和学生本身需要,只是学校赚钱和制造学生规模的需要!”孙京涛则直言,媒体找不到合适的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一方面不排除教育决策者认识肤浅下的院系定位不清及其课程设置不当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一些当初报考摄影专业的学生并非因为热爱摄影,只图有学可上,以致参加工作后,一旦有其他诱惑,就会改弦更张。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实用与素质的拉锯
作为历来被认为是青年人就业敲门砖的高等教育,大学被社会和莘莘学子及其家长寄予厚望。大学毕业生能不能就业、就业比例如何成了衡量各高校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而大学如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势必涉及各院系或专业如何平衡素质教育和实用教育关系的问题。对于摄影这种相对实用性较强且随科技变化而迅速变化的专业来说,很多高校自然而然为适应社会需要选择了不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为例,该院从2006年开始,招收商业摄影专业的学生,2010年开始招收媒体影像制作专业方向本科生,和原来的图片摄影专业一起,构成其主要专业架构。此外,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也确立有商业摄影、影视摄影和数字图像技术三个专业方向。一方面这有利于摄影院系专业定位的明晰,同时也不失为高等摄影教育在实用性角度配合社会需要的表现。
然而,相对于专科教育或职业教育,大学素来又以注重素质教育著称。“坚持本科‘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素质教育,建立以摄影光学、化学、数字化处理技术为基础,摄影史、艺术理论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实习拍摄为主的课程体系。”这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官方网站上对于该院定位介绍中的一句话,从一个侧面证实高等摄影教育的本科教育实为素质教育。这一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王川也曾反复提及——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为此,不少摄影院系借用了其所在院校的教育大背景,并不时聘请校外业界专家传经送宝。
高等摄影教育是素质当先还是实用当先?去年大理国际影会期间,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客座教授刘树勇张罗的高校摄影教育研讨会上,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常河即指出:在全民摄影的当下,摄影专业毕业生的技术性和应用性优势更多只表现在就业之初,而长远来看还是文化素质高、领悟力强者更占优势。换言之,高等摄影教育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同样的观点,台湾摄影教育学者吴嘉宝2001年也说过:大学生一般年龄为18-22岁,而负担一家生计责任最重的时候是40岁,时差为18-22年。所以大学应该教育学生18-22年以后还能“活用”的东西,而这种能长期“活用”的东西绝非技术、操作层次的东西,而是思辨事物本质的能力,举一反三、自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