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钎大锤打炮眼
“反修洞全家福”
前些天,市民关注的大市口地下通道人防工程开工建设,投资达亿元。这让我不由翻看我手中的一些老照片,有好几张是关于人防工程的,也可算作是人防工程的影像记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的人防工程建设经历了一个从人工掘进打眼放炮到采用机械化作业掘开式施工的过程,“文革”时期,我参与了不少人防工程的建设,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
1972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全国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活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各单位和部队都挖了各种的“防空洞”。我们镇江当时的人防工程建设是以行业为单位,主要集中在云台山、风车山、北固山、南山等地。镇江城建局就有伯先公园人防洞口、南山上铁采石场洞口等,我当时就在伯先公园人防洞口担任“一洞之长”——指导员。我们洞口的工人都是从城建局的下属单位借调来的,有园林管理处、采石公司、油漆工程处、市政工程处等单位的,我们的领导是城建局人武部的。记得当时工作很艰苦,每人每月就补贴0.30元茶水费(当时冲一瓶开水0.01元)。但苦中有乐,因为大多是年轻人,我们就节约了一点茶水费,利用一天待工的时间,花0.20元租了个照相机,买一卷无锡胶卷1.47元,冲洗花了0.16元,我们就留下了现在的这张“反修洞全家福”,洞口上“反修洞”的字样清晰可见。当时我们挖防空洞采取了打眼、填药、爆破、出渣、发券、回填、掘进的手工作业方式,左边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用钢钎大锤打炮眼的情形。手工操作比较落后,效率不高,也没有专业的设计监理之类的东西,更没有专业的机械用,局里有个“土工程师”隔三差五过来看看,其实主要是抓进度。当时我们洞口共有13人,每月要完成13平方米的任务,镇江当时还提出了“到1983年全市人防工程要达到人均1平方米。要充分发动群众,大搞人防建设的群众运动,以山地坑道为主,地面为辅,适时搞好干道,争取3至5年内各单位解决本单位人员的隐蔽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多事都已淡忘,有一件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回想起来还十分后怕。那年的夏天非常炎热,时间是在中午,因为干了一上午的活,人就有点疲劳,我老觉得眼皮直跳,感到非常烦躁,就招呼大家休息。大伙儿放下手中的工具,打算往洞口外走去,谁知刚刚走出作业面,一股强大的气浪夹裹着泥土冲向我们,把我们掀翻在地,我们赶紧跌跌撞撞冲出洞口,“不得了,塌方了!”大伙儿全都呆在里,一个人也不敢动弹。惊魂甫定,我查看了一下,真是老天保佑,我们的人员没有受到伤害。第二天,我们整理作业面,塌方下来的土,我们用板车整整拖了一天,后来想想真有点后怕,那天要是大家还都在下面干活,我们都要被“扑”成为一摊肉酱,成为“人防烈士”。后来,我们对安全更加重视,明确了安全员的职责,安全上一切由安全员说了算,倒也相安无事,再也没有发生过塌方事故了。
那时我们所挖的这些“防空洞”,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可能只是作为历史供人参观,或是成为一些商贩的水果储存仓库。如今的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综合利用,水准早早已脱胎换骨,不可同日而语了。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