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图片库 摄影赛事 采风天下 快乐聚焦 知识园地 器材天地 艺术人生 访谈 评论 摄影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摄影是我行走于世的理由

2008-08-27 16:13:26来源:    作者:

   

作者:陈庆港

  华赛的历史不过才4届,刚刚凭借一组《拉萨刻石者》获得今年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奖)文化、艺术与娱乐类新闻组金奖的陈庆港,已经是第3次获奖了。

  从1999年的《20世纪末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开始,几乎每两年,陈庆港就会有一个比较宏大的摄影专题问世,比如《侵华日军细菌战调查》、《农民工生存调查》、《中国慰安妇调查》、《灰度空间——抑郁症》等。

  刻石人原来不识字

  搞摄影的人都向往西藏,陈庆港也不例外。第一次进藏时,列车从沱沱河到唐古拉山口,再到那曲,“我奄奄一息地躺在车里,脑子里控制不住地想到很多事情。邻座的藏民们不知是在念经还是唱歌。透过车窗,看见雪山在深蓝色的暗夜里静静铺陈,雪山之上是一轮特别大的圆月,我想:我就要死在这里了。”陈庆港下车后整整躺了三天三夜,直到一个星期后,才开始慢慢适应了高原反应。

  药王山,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就在布达拉宫的斜对面,“甘珠尔”石经塔就矗立在药王山上。造塔人要将整部《甘珠尔》经刻在石板上,并用无数片这样的石经板堆砌成一座金字塔形的宝塔,整个塔就是一部博大的经文。药王山的“甘珠尔”石经塔始建于10年前,现在石经塔只剩下三层没有完工。

  为了拍摄药王山下的刻石人,陈庆港几次只身进藏。他住在刻石人益西尼玛和洁珍夫妇家中,日则同饮同食,夜则同屋而眠,成了相当好的朋友。

  刻石人的生活清苦而宁静,但他们极其虔诚。药王山下的一排小木屋,就是刻石人的栖居之所。每一个刻石人都是异乡人,他们在来到药王山之前都曾漂泊四方,身无长物,随身携带的全部家当也不过是几只木碗,皮口袋里装着糌粑、酥油、奶渣和风干肉,一把榔头、几根錾子,以及他们世代相传的刻经技艺。

  让人吃惊的是,这些以篆刻经文为生的藏民,大部分居然根本不识字,甚至连藏文都不认识,对于他们来说,经文上的每个文字,不过是些带有神秘力量的图案而已,他们刻字就是按照经文上的文字图形照葫芦画瓢。“他们最羡慕、最崇拜的是那些虔诚的人,那些花几年的时间走几千里路去磕长头的人,他们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

  藏民们的虔诚,让陈庆港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在深深的震撼之中,他完成了这组打动无数人的《拉萨刻石者》。

  摄影的力量

  陈庆港最初接触到的相机,是哥哥的一台海鸥双镜头相机,逢年过节回家,哥哥会用这个黑匣子为家人拍很多照片,并且在自己布置的简易暗房中冲洗,这让十一二岁的陈庆港无限着迷。“我尝试过写作、画画……最终发现摄影是最得心应手的表达工具,我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尤其是看到很多国外摄影师的作品,比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给人的冲击力都更大,像萨尔加多的《劳动者》、美国女摄影家南格拍的大萧条时期流落街头的难民……那么直接,那么强烈,那么贴近社会现实——我看了史密斯拍的《酸雨》,当时就恨不得把那个(制造污染的)厂砸掉,摄影的力量就有这么大!”

  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摄影专业毕业后,陈庆港辗转就职过多家媒体,现为《杭州日报》首席摄影记者。他笑着说自己属马,注定要一生奔波。

[NextPage]

  记下不该被遗忘的东西

  一年中约一半的时间,陈庆港跋山涉水,行走在中国的边疆;另一半时间,这位外表粗犷的汉子居住在风景秀美的杭州,深夜尤爱在平湖秋月痛饮自家带的女儿红。陈庆港好酒,但对酒的品种并不讲究。他告诉记者,在藏民家里,他们为他端上自酿的奶酒或是青稞酒,就着青稞面做成的手抓糌粑或口感像木头一样的风干生羊肉,他都能喝得津津有味。

  拍摄《20世纪末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时,他在一个紧挨着黄河的小村“木头峪”里过年,年夜饭是一碗“搓搓面”。炕桌上没有菜,倒有一瓶酒,窑洞里的油灯下,主人讲不出什么喜庆话,对陈庆港说,我唱首信天游给你下酒。言毕,老汉伸长脖颈,涨红着脸吼了起来:“这么长的辫子哟,探不上天;这么好看的妹妹哟,见不上面;这么大的烫锅啊,没有两粒米;这么旺的火焰哟,烧不热你……”那首滚烫的陕北民歌,比烧刀子酒还暖人心肠,老人唱了一夜,陈庆港也跟着吼了一夜。

  熟悉陈庆港的朋友们说,他就是这样一个很本色的人。他的一个朋友这样描述他:“每天一身宽松的休闲户外装,穿一双厚重的‘路伴’登山鞋,戴一顶破了边缘的棒球帽,风尘仆仆地穿过杭州精致的街头。”

  他的摄影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几乎就是纯记录式的——他认为一切不该被遗忘的东西,摄影者都有必要去记录。所以,他执著地把镜头对准了慰安妇、农民工、抑郁症患者、拉萨的刻石者。有些专题往往持续了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他来说,这些摄影作品就像一个个工程。

  陈庆港说:“卡帕说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我理解这种近,不光是物理距离上的,还有心理上的,要和被拍摄者拉近心理的距离,甚至消除心理上的距离……摄影使我认识了许多人,了解了许多事,让我能把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摄影是我与人们、与这个世界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是我行走于这个世界的一个理由。” 

  (实习编辑:郑天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