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荣贵
今天再听《知音》,依旧醉人心脾。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尽管北平一别,蔡锷与小凤仙的人生不再交集,但人间始终流传着他们英雄美人的传说。
在“新民乐”蓬勃兴起的今天,中央民族乐团轻音乐团演出了一台名为“浪漫与激情”的音乐会。音乐会上,陈莎莎、杨超、张璐等六位年轻靓丽的女子各自用笛、二胡、古筝、中阮、笙、唢呐,与电声乐队一起,为大家奉献了一曲曲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动人旋律。
音乐会上的曲目,多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像《打起手鼓唱起歌》、《鸿雁》等。乐曲经过重新编配,西为中用,追求时尚。当晚,内蒙民歌《鸿雁》为第一支让我感动的曲子,茫茫草原,鸿雁展翅,展现出蒙古族开阔雄浑的性情。电提琴手邢天溯的轻声低吟,更令我徒然升起人生苍凉之感,北雁南飞,缥缈孤鸿,何处是归程?……
香港电影《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江湖曲”经过民乐团的重新编配,以一种有别于电影版的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整首曲子在豪迈之余,多了欢快,体现出一种青春的朝气。金庸原著中,“笑傲江湖曲”源自《广陵散》,琴、箫合奏,荡气回肠。
电影版“笑傲江湖曲”变成了笛子与古琴合奏,其实是不合乎原著的。自古有“一箫一剑走江湖”之说,箫在古文化中象征着侠客的寂寞与孤高,如果今后民乐团能够将箫声融入“笑傲江湖曲”,那便更能体现武侠的精神。
古筝曲《知音》是上世纪80年代电影《知音》插曲,风靡一时,在某种程度上,那首曲子让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人们感受到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今天再听《知音》,依旧醉人心脾。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尽管北平一别,蔡锷与小凤仙的人生不再交集,但人间始终流传着他们英雄美人的传说。
冯晓泉作曲的《雨中花》惟美极了,柔柔的女声和音,清亮的笛音,给人一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古诗意境。听到这首曲子,我便马上想到冯晓泉的爱妻、笛子演奏家曾格格,只有爱情,才会产生这么美妙的音符啊!
在整场演出会的“经典新声”单元,著名演员王建国的木琴独奏《凉山的节日》、吴玉霞的琵琶曲《琵琶语》,让音乐会达到了高潮。名家的演奏果然非同寻常,王建国的木琴,音色亮而灵动,轻松而自然,展现出彝族人热情、开朗、活泼的心性。
《琵琶语》,我听过蒋彦演奏的版本无数遍,喜欢不已,每每听时,愁肠百结,感叹天涯孤客一身落寞,悠悠天地,匆匆过客,难分难舍难别离……这首曲子是当代音乐家林海先生与友人游江南所作,应该蕴含的是水乡温柔,而非惆怅。[NextPage]
这一次,吴玉霞女士演奏的《琵琶语》,音色如珠如玉,堪称金石之声。我感到比较特别的是,吴玉霞的《琵琶语》在婉约中渗出刚劲,流露出一抹“昭君出塞”般的豪迈之气,赋予了《琵琶语》新的生命力。
从“浪漫与激情”音乐会,我们看到中央民乐团青年演奏员的崛起,演奏风格古典与现代相糅合,吸引更多的年轻听众,亦是“新民乐”的发展方向。目前“新民乐”,新创曲目仍然不算多,相对而言,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中国风”音乐更为繁荣,像森英治的《故宫神思》、《百鬼夜行抄》。
尤其《百鬼夜行抄》,将二胡与钢琴曲融为一体,推动整首乐曲的高潮,令人血脉贲张,激情四溢,转而笛声又将人的思绪引往宁静、幽思,充满东方的幽玄美感,这也是值得我们中国的民乐同仁借鉴的。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