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巴黎的火焰”一部红色芭蕾的重生

2018-05-29 09:18:03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上周,莫斯科大剧院继《海盗》之后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此次访华之行的最后一台剧目、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飘红的票房、满场的喝彩给这次时隔8年的再度访华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上周,莫斯科大剧院继《海盗》之后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此次访华之行的最后一台剧目、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飘红的票房、满场的喝彩给这次时隔8年的再度访华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巴黎的火焰》这部作品首演于1932年的苏联,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红色芭蕾”,类似于我们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舞剧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以一对在革命中建立起情感的青年情侣菲利普和让娜的故事为主线,塑造了革命中各阶级人们的一组群像,以法国历史上人民争取自由平等的故事激励当时的人们、宣传革命的思想,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部作品早已不再完整流传,只有其中那段充满革命热情并且难度颇高的双人舞,在各大Gala晚会和比赛中持续散发着魅力。直到2008年,时任莫斯科大剧院艺术总监的编舞家阿列克塞·罗曼斯基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使其在舞台上复活。


  北京近半年之内上演了两部《巴黎的火焰》,一部是去年年底在天桥剧场演出的米哈伊罗夫斯基版,一部是刚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莫大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作品,但其实这个剧目在国际舞台上并非常规型剧目,把其列为保留剧目的舞团也非常少,如此近期的频繁上演实属巧合。不过倒是给了观众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两相对比,“米哈版”更接近该作历史上本来的面貌,而“莫大版”则更像是一次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呈现,表达出今人看待历史的视角。


  故事的男女主角菲利普和让娜是革命中的希望和阳光,他们青春活力、勇敢无畏,带着底层人民的淳朴和革命者的无限激情,最热烈和高难度的舞段也是属于他们二人的。而由罗曼斯基在这个版本里新加入的两个角色——让娜的哥哥热罗姆和侯爵之女阿德琳则可谓神来之笔,当侯爵父亲迫害热罗姆时,阿德琳出于同情放走了他,随后受到革命思想的感召逃离了贵族家庭,并与热罗姆相爱,但最终却在革命胜利时暴露了曾经的贵族身份,与父亲一同命丧断头台。


  之所以说这是神来之笔,因为正是这新增的男二女二角色,让这部作品从一个旧时代革命宣传片式的“红色芭蕾”摇身一变,成了一部带有深刻反思性的作品。用历史回望历史、用历史对话历史,这一创作行为便已经有了超越作品本身的意义。当结尾革命的队伍举着红白蓝三色旗在激昂的乐声中铿锵前进,淹没了跪坐在舞台中央怀抱着阿德琳被砍下的头颅哭泣的热罗姆时,成就了全剧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仿佛每一个鼓点、每一个舞步都踩在了观者的心坎上。虽然演出的大幕就此落下,却仿佛为我们撕开了一个历史的口子,窥见我们未曾注视过的时代浪潮的水面之下,提醒我们每一次风起云涌背后都有着无辜的溺水者,遭遇着没有人犯下错误却依旧无可回避的悲剧。


  对于这一切,编舞家既没有歌颂也没有批判,而是以一种相对客观的姿态呈现,把思考的权利留给观众。与之呼应的是作品的舞美设计,从马赛街头到凡尔赛宫,全部都用了黑白版画的形式来表现,据说是因为舞美设计师认为故事发生的年代正是版画艺术最为盛行的年代,没有什么比版画更能代表那个时代了。我却感到这其实也成了这部作品的一个最佳注解——去掉一切色彩,以客观的眼光呈现过往。


  罗曼斯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细节高手,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他用无数细节编织得性格迥异且饱满。菲利普作为革命领袖的英武和积极思考,让娜和热罗姆作为底层人民的善良简单和局限性,阿德琳身份转变中的欣喜与困惑,路易十六的神经质、玛丽皇后的虚荣敷衍,以及芭蕾明星在时代浪潮中的左右逢迎等等,都施以笔墨细细描摹,对长于抒情短于叙事的舞蹈艺术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一顾及实属不易。作为本体的舞蹈每一段也编排得可圈可点,形式风格丰富而充满质感,并且凸显出莫斯科大剧院在性格舞方面的优势,加之主要演员的优秀、班底阵容的强大,以及莫大原装乐队的精良,提供了非常好的可观赏性。


  然而这部作品也并非无懈可击。再精妙的创作最终都要一点一滴落实到舞台之上。在我看来罗曼斯基最终的呈现并没达到我认为应有的心理预期,问题的症结在于整体节奏的把控。整台作品里无数漂亮的舞段像一颗颗珠宝般散落在舞台之上,却没能由一根强而有力的线将其串连在一起,在观众心中形成一条起伏有致的心理弧线,带领观众跟随剧情往前走。相反总觉得哪里差着一口气,努力想跟上编导的脚步却总会一脚踩空。全剧的节奏时快时慢,其中装饰性的为舞而舞的片段未免有些冗长,比如第一幕的宫廷芭蕾舞剧、第二幕的街头欢庆的各种性格舞等,对于推进剧情和制造气氛起到的作用都十分有限,反倒会从某种程度上将观众的情绪割裂,舞蹈结束后要重新再收拾心情回到剧情,而当真正的剧情推进时又略显潦草,好像急急忙忙交代清楚了又要赶着回去跳舞似的。不得不说,历经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芭蕾,程式化的模式虽千篇一律却是千锤百炼而来,后人想要破旧立新还需要更多智慧。


  而这一切也许是源自罗曼斯基的贪心,既想在剧情上增加思想深度,又不愿放弃古典的规则;又想要细腻的人物处理,又想要宏大的革命场面。这些诉求当然都是好的,但是一部作品的承载量有限,分配给每一方面的时长、创作力度和演员的表演都是有限的,而观众能够分配给每一方面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在创作中节制永远是一种难得的美德。


  另外这部作品需要演员来成就的部分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莫大前首席伊万·瓦西里耶夫和娜塔莉亚·奥西波娃的录像版本太过深入人心,虽然此次巡演的两组演员都给出了符合各自特点又带有个人思考的诠释,但是他们自身气质和人物的差距还是对表演造成了局限,然而细思莫大当今首席阵容里似乎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所以往日的盛况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


  最后还想提及的是,《巴黎的火焰》相对生僻又刚在几个月前上演过,最后能够达到几乎满场的上座率,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令人欣慰的现象。一方面国家大剧院敢于承担票房风险引进新剧目开拓观众视野,另一方面更应该感谢的是北京的观众,他们在近些年的成长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仅从舞蹈方面便可窥见一斑,从过去的只追几个熟悉的老剧目,到如今追剧团认明星,并且对新剧目新风格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从演出现场的反响也能够看出,懂得其中门道、享受其中深层乐趣的观众也是越来越多,这一切所形成的良性循环让我们相信一个可以预期的更好的未来正在等着我们。


  摄影/王小京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