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上有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发展为“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柏拉图等先贤也曾研讨过这个终极哲学命题。10月17日在蓬蒿剧场观摩《灵魂厨房》,我更深切理解了这个命题。演出的哲理性和现实性让人久久不眠,真是难得的好戏,我为“灵魂厨师”们的劳动欢呼!
爆满的观众证明了《灵》剧的成功和魅力。所有参加创作的同行都是这间厨房的师傅。剧中他们生产的产品是电视剧剧本——主厨是著名作家,实习的“枪手”是气质女编剧,剧情随着他们的合作与教、授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有价值观上的也有情感上的,最后愈演愈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甚至归结到了灵魂本身。剧中人物的设置,矛盾冲突的发展,角色关系的复杂,话剧与“小说”的转换,情节发展中的意外,行为最终的“荒诞”,对话的机智和哲理,人物的心理表现……都充分展示了剧作者的功力。更要称赞的是5位演员的表演,他们全部是重点艺术院校毕业的高才生,显示了表演艺术的魅力——有人物的自我感觉和性格特征,个个鲜明,个个投入,真情实感,动情动心。
《灵》剧很好地验证了,让人感动的话剧演出,并不在于大制作和豪华布景,而在于戏剧的内在张力和演员的人物形象塑造。虽然该剧并不是十全十美,如前半部戏的节奏和铺垫大有调整的余地,进戏慢,整个演出可以更精炼,但演出结束后艺术总监王翔的讲话,让我更加理解了2500多年前伯利克里斯对戏剧功能和作用的评论——我们每个人要思考,我们的民族也如是。失去理想,失去信念是最为悲剧的事情。人啊,认识自己恰是当今最要紧的启迪。而编剧费明也说,目前话剧最大的问题,是远离了文学。这是多么可怕,一旦话剧基本成了导演的艺术,它带来的危险就是越发追求舞台效果,而无力在文学上攀登,更无心去触碰哲学。其实观众对舞台的渴求恰恰是在精神层面的,如此他们看完才会产生一种“触摸不到的感觉”——人物挥之不去,内容绕梁三日。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