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剧院‘入不敷出’,经营惨淡;或沦为会场,或闲置。”12日,在此间召开的云南省剧院联盟会上,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称,云南剧院正处于有戏无地演和有地无戏演并存的尴尬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南省座位数在800人以上的大剧院已接近20余家,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滇中地区,及红河、普洱等地。
云南省文化厅的调查显示,云南省现有的剧院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近年来新建的大剧院则基本为综合性大剧院。老剧院由于设施较为陈旧、自主更新能力差,加之管理经营不善、服务水平较低,除承办当地的节庆日和重要活动外,其它时间惨淡经营,甚至处于闲置状态;新建大剧院,会议功能突出,占了大剧院使用率的63%以上,有的甚至占75%以上,大大超过演出的使用率。
“地区分布不均,规模不均,导致云南出现有戏无地演和有地无戏演并存的尴尬局面,”黄峻说。
调查显示,昆明市现仅有艺术客厅等剧院,还保持高频率的演出。而即便是保持演出功能的大剧院,也仍以各地专业院团和群众性社团组织为主,外来演出和剧目偏少。另一方面,由于大剧院的公益性和财政补贴保障的原因,使得大剧院管理者和经营部门市场化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强,服务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
除此之外,大剧院“入不敷出”的现象在云南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据悉,昆明剧院每年需投入维护管理费500万,云南省滇剧院需300万,玉溪聂耳大剧院需200万。
“云南剧院经营管理现状堪忧,必须找准自身发展的突破口。”黄峻称,硬件建设与内容、管理建设如何平衡,是这些年大剧院建设的焦点所在。而为对现有剧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云南省专门成立了剧院联盟,旨在整合资源,“抱团”闯市场。
(编辑: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