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戏曲创新议

2010-07-28 09:57:48来源:《当代戏剧》    作者:

   

作者:黄浩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文艺理论家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在他看来,美存在于“新”之中,值得我们孜孜追求,这就是创新。他又说:“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那么,综合汇聚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文章”精华的戏曲艺术,对创新的追求,就更加重要与紧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戏曲舞台受到了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强烈冲击,观众严重流失,市场日益萎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戏曲创新已攸关戏曲艺术及其舞台演出的生死存亡,攸关她能否走出困境,如凤凰涅槃获得新生发展。
  
  一、戏曲创新之首是观念创新
  
  戏曲观念是剧作者和表、导演观照现实生活,驾驭提炼戏曲创作题材的参照坐标。它如灯塔,是戏曲的灵魂。一出戏,如果灵魂蒙了尘,那么这个戏的精、气、神就都站立不起来了,只是一具徒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于内的空壳而已。

  笔者曾采访过所任教学院的大学生,其中百分之九十不喜欢戏曲,不看戏。主要原因是认为戏曲没意思,观念有些老套不合时宜。我国的戏曲艺术,起源于封建社会,为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光大的,但有些作品不免夹杂着一些没落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如果我们不加甄别,不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造,当代的观众恐怕会敬而远之。鲁迅先生说得好“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这个道理同样能照亮我们的戏曲创新之路。有个《卖酒》的折子戏,系古典戏曲《游龙戏凤》中的一折,表、导演和舞美都趋上乘,但剧中所呈现的观念却有些封建残余味道,好像皇帝对他看上的任何女人都可据为己有,但今人的爱情观是在爱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我们将剧情所传达的思想略加修正,让正德皇帝厌倦宫廷里的艳装俗粉,钟情凤姐这样一派天然,弥散着田野芬芳气味的女子,然后以平民化的方式表达爱意,那一定会引起当代观众的强烈心理共鸣,取得很好的喜剧效果。

  文章合为时而著。即使那些弘扬新思想、新思维的戏曲作品,在知识爆炸,瞬息万变的当代,也应求新图变,才能赢得当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喜爱。解放初期曾经红遍全国的眉户《梁秋燕》,主要讲的是一个农村女孩,勇于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主爱情的故事。这个戏曲和当时的时代脉搏共跃动,表达了当时全国妇女特别是青春女性的心灵诉求,所以一呼百应,受到广泛的热烈欢迎,在关中农村,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于流传了这样的顺口溜,宁愿不吃饭,不舍《梁秋燕》。但如果哪位剧作者现在还写一个女孩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而进行斗争的戏曲作品,大家就会觉得很好笑。因为现在的社会婚恋观念已经开放,父母与子女在包办婚姻上的这种矛盾现象已经很少见了。由此可见,戏曲的创作观念,应该时时刻刻洞悉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把握当下生活中那些最能打动观众心弦的题材,提炼创作,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二、戏曲创新之本是剧本创新
  
  剧本乃一剧之本。“高楼万丈平地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皆形象地说明了,没有一个好的剧本,上演一出好戏是不可能的。戏剧界曾有“戏包人”或“人包戏”之说。“戏包人”是指好的剧本成就了好的演员。“人包戏”则是指名角演员创造性地演绎了剧本,充分地展示出了剧本的内涵精华,使之得以光大传播。综合二者,归根到底,还是剧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剧本,能激发导演、演员、音乐、舞美、服饰等人员的二度创造的积极性,利于其满怀激情,灵感迸发,竭尽所能地发挥其艺术专长。

  近十几年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声、光、色、电的综合运用,使得舞台美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梦幻景象。音乐、舞蹈创作开放性地日新月异,给戏曲艺术的表演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与情趣。这就给某些戏曲创作者以错觉,不惜工本,倾尽全力,把舞美的创新当作了戏曲创新的捷径,以为如此就可以打造出传世的戏曲杰作。但往往事与愿违,观众在一时的炫目之后,很快就看出了掩饰在华丽外衣下那苍白甚或丑陋的躯体。无数的戏曲演出实践告诉我们,戏曲创作中的舞美艺术等等,终究是为演绎诠释剧本服务的,它们只是依附于戏曲剧本这张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艺术创作之路如同科学研究之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山路上不畏攀登,才有可能到达辉煌的顶峰。

  一部好的剧本,就是一曲生动瑰丽的传奇故事。这是剧本的基本要素,是其骨架。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传奇就不可能有戏曲。李渔在谈到剧本的创新时,就指出,“新,即奇之别名也”。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当代创作的许多剧本,鲜见引人入胜,有戏剧性、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传奇故事。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这是戏曲剧本创新的基本功,是其前提。

  人们还渴望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神采奕奕,凸显生活本质,具有典型意义的剧本。卓别林曾经说过:“对于艺术而言,没有什么比个性更重要了。”许多戏曲名剧中的人物,雕刻在人们心中,具有永久的魅力,成为鼓舞人们的精神力量。而平庸无奇,千人一面,流于一般,缺乏个性的戏曲人物,无法激起创作人员的创造性,演员演起来也很难进入角色,观众更是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无法与之交流沟通,只好一走了之。

  对白、唱段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在心理,抒发情感的主要艺术手段。好的台词和唱段,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雅俗共赏。它们富有诗意和内在的动作性,其潜在的语言和寓意,具有无限的丰富性,极强的音乐性、歌唱性、抒情性。那些脍炙人口的好戏、好唱段,艺术感染力特别强烈,令人回味无穷,使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因而经久不衰,流传久远。
  [NextPage]
  三、多编多演现代戏是戏剧创新的重要途径
  
  戏曲创作中现代题材的缺乏,是年轻观众疏远戏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了青年观众,就没有戏剧的未来和前途。他们不仅需要创新的古典剧、传统剧、新编历史剧,而且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更加需要反映当代生活的现代剧目。广大观众的需求,是戏剧存在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戏曲艺术必须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与时俱进,多编多演现代剧,反映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反映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反映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新变化,从而重新审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苦乐观,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坚定信念,完善自我,变革现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更乐观地展望未来,满怀信心地向前看。

  编演现代剧,既是时代的需要,观众的需要,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和需求。一部戏曲发展史,就是一部戏曲现代剧的发展史。流传至今的浩如烟海的传统戏曲,即是过往彼时的现代剧。戏曲艺术的文本结构、语言、表演程式、唱腔曲调,无不因反映当时生活的现代剧而进行了调适变化,从而丰富繁荣了起来。编演现代剧犹如一股鲜活的春水,给戏曲艺术注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朝气。每一个当代有出息的戏曲创作者,在继承汲取传统戏曲艺术营养的同时,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她增添新的瑰宝,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弥足珍贵的艺术财富。

  我们的戏曲艺术家,在编演现代戏方面,已经创作了众多的经典剧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戏曲艺术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提高与突破,有些脍炙人口的唱腔唱段,广为流传,已经进入了戏曲艺术的传统宝库,受到了新老观众的热烈欢迎。我们应该以此为创作演出戏曲现代剧的前进基地,认真研究其成败得失,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现代生活的新剧目,使戏曲艺术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罗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