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谦
根据老舍五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话剧《老舍五则》在北京首演之前,观众就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据报道,该剧3月份在香港艺术节上演出大获成功,“击碎了京味儿文化不过江的传言”。许多媒体将这台演出称为“京味儿话剧”、“北京话的话剧”,并把“老北京文化”视为该剧的一大看点。
《老舍五则》的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地道的老北京或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因而该剧的“京味儿”可以得到保证。另外,导演林兆华挑选了不少来自北京曲剧团的演员,因为该团比北京人艺具备更强的“北京话”能力。
然而,我的一个朋友看了《老舍五则》以后,在称赞该剧的表演之余,却对戏中展示的“老北京文化”表示反感:丈夫打老婆,有钱人包养男旦,把兄弟共娶一门亲……
把这些丑陋现象归咎于老北京文化显然不公平。老舍在1949年之前的大部分作品主要关注于揭露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因此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自然成为老舍式黑色幽默的载体。这些现象虽然确实存在过,但它们不能代表北京文化。
然而,另一方面,我也不认为该剧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京味儿文化”,因为这只是这部作品的表面部分。老舍的伟大之处主要并不在于他对北京方言的运用,而在于他对人性的理解与刻画。
这也是该剧在香港获得成功的原因。香港艺术节的节目经理苏国云说:“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京味儿文化会成为香港观众欣赏该剧的障碍。我认为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无论来自北京还是来自莫斯科或者非洲,其中都包含着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相关的内容。”
虽然“京味儿文化”对于《老舍五则》的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但我相信无论在香港还是北京,大部分观众来看该剧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欣赏“京味儿文化”,而在于领略老舍对社会中沉浮的小人物的精湛描写。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对于老北京文化衰落的哀叹之声。在电视上、报纸上、广播里,不时地有人在叹息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经今不如昔。同时,在上海也有人发起保卫上海话的运动,因为上海话的纯正性正在受到威胁。
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中国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北京已经从一个封闭国家的首都变成了国际大都市。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保存传统文化、拒绝外来影响意味着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可是现代人可能放弃地铁而乘坐黄包车吗?
或许我们不应一味叹息传统生活方式的失落,也应该为新出现的生活方式而感到高兴:如今的北京不仅有京剧,也有交响乐;不仅有北京小吃,也有世界美食。今天的北京不是昨天的北京,明天的北京也不会是今天的北京。北京的文化也是如此。
当一些评论家为“《老舍五则》显示出老北京文化没有过时”而庆祝的时候,我宁愿把该剧的成功看作是老舍的胜利,艺术的胜利。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