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名不副实的《奋斗》

2009-05-11 10:45:09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作者:钮晓嫣

    话剧版《奋斗》,是由比同名电视剧更单薄的故事、更不会演戏的演员、更不克制的贫嘴、过期的笑料和不靠谱的矫情构成的。

  3 月21 日晚,话剧版《奋斗》在上海大剧院低调上演,没有广告,没有宣传,甚至都没有对外公开售票。当我看到在大剧院门口等候的观众几乎都是凭请柬入场,这种“人带人”的“直销”方式,让我十分纳闷这场戏究竟是演给谁看的?

  故事结构:旧患未愈,又添新疾一部32 集的电视剧《奋斗》让2008 年的电视荧屏青春了一把,其中主人公们敢作敢为的处事态度和诙谐幽默的调侃对白备受追捧,同名话剧版的演出也借此搭上顺风车。早在排演之际,小说《奋斗》原作者石康就透露,话剧版中有1/3 是新创作的,1/3 是小说里有而电视剧里没有的,可以说将小说中最精华的部分集中搬到了舞台上,并非电视剧的简单拷贝。对此,电视剧的导演赵宝刚并不买账:“一部30 集的电视剧怎么可能搬到舞台上?用两个小时诠释此剧的精髓,开什么国际玩笑?话剧版《奋斗》无论是从演员阵容还是内容本身,都无法超越电视版的《奋斗》,何况舞台剧需要演员有深厚的表演、台词等多方面的功底,主演话剧版《奋斗》的演员都是些什么演员?根本别指望这帮选秀艺人能折腾出什么火花,不糟蹋这部有影响有口碑的电视剧就非常感谢了。”

  赵宝刚言辞犀利,似乎并不给搭档、也是话剧版《奋斗》的编剧石康留一点面子。事实上,石康确实没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虽颇具心思地穿插了上海话、引入上海地名来讨好观众,但只是一些肤浅的表面努力。看到一群80 后在舞台上把电视剧版《奋斗》重新折腾一遍,不仅没有任何突破可言,连电视剧版的新鲜感也荡然无存。

  早在电视剧播出时,就有观众指出其硬伤—名为“奋斗”,却不知道讲谁在奋斗。剧中的主人公背景深厚,不是高干就是富家子弟,就连最穷的夏琳也是今天想去法国,明天就站在巴黎的街头……当然,这部片子有很多吸引人的因素,如帅哥美女、名车豪宅,如一掷千金的富家女,又如自由自在的Loft,有可以让年轻人一显身手的十几亿的项目,也有让人蠢蠢欲动的红杏出墙……

  话剧版更是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偏,将所剩无几的陆涛竞标、夏琳出国留学等在事业上的拼搏与发展情节淡化,甚至都不曾提及,始终在凸显儿女情长,使故事更加单薄。而没有看过电视剧的观众,则会感觉故事发展太快,有些地方看不懂。小说家出身的石康,对“剧”的概念不强,他更注重营造一种氛围,所以笔下男男女女个个能“喷”,台词都是大段大段,言语一拖沓,整个节奏就下来了。从整场演出可以看出,石康很享受这种“贫嘴台词”带来的喜剧效应,电视剧中的400 多句台词照搬不说,甚至不忘对已经不怎么流行的三聚氰胺毒奶粉进行调侃—有时效性的笑点过了“保质期”,就很难引起共鸣了。[NextPage]

  人物角色:主角黯淡,龙套抢戏虽然石康不服气,信誓旦旦地断定:“话剧就是比电视剧好看”,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帮纯粹的虾兵蟹将”。看得出,这些稚嫩的演员(除了“快男”、“好男”就是歌手,真正的职业演员没几个)依然在着力模仿电视剧中的表演模式,让台词都显得牵强。

  有意思的是,与电视剧几乎一脉相承,话剧版中仍旧是向南、杨晓芸出大彩,大抢男女一号陆涛、夏琳的戏。可能是故作深沉的陆涛和缺乏个性的夏琳角色本来就不讨好,却不料,又有钱又漂亮心地又善良的万人迷米莱,在话剧版中也因戏份削弱而魅力大减。而且扮演夏琳和米莱的两位演员,辩识度较低,当夏琳长发披肩的时候,另一位也披着头发,当夏琳扎起马尾的时候,另一位又是这样,除了服饰的差异,我真的很难区分两个角色有何区别。人物也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上场缺乏目的性。剧终出现了集体大朗诵:“什么是奋斗呢?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吗?是实现愿望的努力吗?是得到满足的牺牲吗?是抵御伤害的准备吗?是摆脱厄运的挣扎吗?是冲破尴尬的撞击吗?是兑现诺言的执着吗? 是填补空虚的表演吗?不,那都不是奋斗。奋斗,是信念,是信心,是激发乐观的动力,是抚慰伤痛的药剂,是面对绝望的铠甲,是证明自我的利器。我们要奋斗,大家都在奋斗,大家都要奋斗!让我们一起,为了爱,为了存在,为了明天,奋斗吧!”试图点题,诠释什么是“奋斗”,但做作的表演却显得很雷人很搞笑。

  电视剧播出时,佟大为就被认为是剧中“最不合适”的演员,那个陆涛喜怒不到位,北京话说得土里土气,舞台上的张晓晨基本继承了这些“传统”。我觉得问题还是在石康身上,他从《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开始,就一直在讲怎么混—恣意妄为地混,损人不利己地混,尽可能混蛋地混,而最根本的,是毫无理想地混。从他的以往作品来看,他是非常乐于描写杨晓芸和向南这类人的,总在渲染这类人的可爱和小聪明,以掩饰他们的自私、庸俗和愚蠢。也就是说,他喜欢这类人,甚至他自己就是这类人,所以他活灵活现地制造出了活蹦乱跳的向南和杨晓芸,水到渠成,轻车熟路。而陆涛之类的“有志青年”则既假又装,僵硬做作,不合逻辑,莫名其妙。

  同叶京(电视连续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编剧)一样,石康也喜欢甚至沉迷于旧日所谓青春回忆和自我感受中,不但与时代脱节,更不具备讲故事的本领,在裹脚布般来回反复折腾中得到满足。

  舞美设计:原创出彩,音乐动人话剧版《奋斗》的舞美设计显现出一种极简效果,舞台背景的天幕上写满《奋斗》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舞台上也以几个简单框架来回拼接组合。拧了6 年“麻花“的导演田有良认为,这种分分合合和变幻莫测的简单结构,象征着剧中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像年轻人不断变换着而又色彩斑斓的丰富情感。

  除此之外,置景道具仅三五件,包括路灯、窗户等,据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设计的韩立勋介绍,这些都是用废可乐罐、旧杂志甚至袜子等生活垃圾制作出来的。他表示:“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些现代生活垃圾也是一种现代生活的符号,是现代人文明的沉淀,它代表了现代人特别是80 后的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们进入成熟年龄段后的生活状态。”

  而《有你的幸福》、《疯人愿》等由魏晨(二轮演出中向南的扮演者)演绎的插曲,其抒情的旋律成为剧中感情升华时不可或缺的背景音乐,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该剧不多的亮点之一。

  (编辑:陈平)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