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伯静
2月6日晚7时30分,唐山市2009年重点文化产业工程之一的“梨园小剧场天天见”火热开演,唐山纪念评剧诞生百年的系列活动也因此正式启动。
如果不是“梨园小剧场天天见”的开演,我这个成兆才老先生的小同乡还真不清楚原来评剧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不单是我,在成兆才和评剧的故乡滦南县,几乎看不到评剧百年的痕迹:灰暗的成兆才塑像在开墙透绿后的成兆才纪念馆中孤独地站着;由工人俱乐部改建的成兆才大剧院被推倒了重建,只是不知道建的是什么;以成兆才命名的滦南评剧团似乎在另一个世界活着。我甚至有些恐惧,这究竟算是评剧百年还是算评剧“百年之后”呢?
没有当年“徽班进京”的镀金经历,评剧注定与京剧这样的“贵族”无法平起平坐,所以离“国粹”还有很大的距离;出身乡野,没有江南昆曲、越剧、锡剧、沪剧等剧种祖上的书香之气,所以评剧总是缺少一份别样的高雅。因此我说评剧始终在“不尴不尬”中生存并不为过。可如今,连这种“不尴不尬”都有些勉强。
按理说,一种传统剧种只有做到“墙内开花,内外香”才算成功,但评剧能做到的怕是只有“墙内无花墙外有余香”了。
评剧这样的剧种被供奉进博物馆是不大可能的,它的根基应该在民众之间。记得小时候,一些评剧名家经常到乡下演出,笔者的母亲和街坊的老太太们一听说有演出的消息就带着小板凳到数里之外的镇电影院去看。但近十几年来,名家们老了、走了、演别的去了,我的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再也没有这种耳福。作为评剧和评剧创始人的故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倒是外地城市经常有评剧的消息,本地的评剧团也偶尔在外边获奖,这评剧好像是给评奖生存了,可为晚会和评奖活着的剧种还算活着吗?
另外,生存还得依靠未来,但在年轻人中,不用说喜欢,了解甚至知道评剧的都少之又少,毕竟“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远不如周杰伦有吸引力,更何况也没人给年轻人了解评剧的机会。这么多年,除了从“故书堆”里抄了一大堆古书弄了几本关于评剧的史料外,我没见到成兆才的后人们做了些什么,只是这些文字又有几个人懂呢?2008年滦南县柏各庄镇政府的一位酷爱评剧的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保护和振兴评剧艺术的议案,最后也不了了之。
“梨园小剧场天天见”的消息我没有敢告诉母亲,因为即使告诉了她,70多岁的她也很难去看看。在一位农村老太太想看一场评剧都成了奢望的年代,我还能说评剧些什么呢?我也很怀疑梨园小剧场中的观众中是否还有年轻人,那也许更像是城市老人怀旧的聚会吧!
成兆才塑像的眼神有些空洞,他肯定没有想到评剧的辉煌和今天,他更不会想到评剧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肯定等不到下一个评剧百年了,但我最大的希望是:今年纪念评剧百年的活动最好不要变成了评剧“百年之后”的祭奠。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