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宁浩:再次疯狂

2009-01-12 13:28:26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郭娟

   

作者:郭娟

    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宁浩这一步走得是保守还是大胆?2006年,《疯狂的石头》以300万投资和2000多万的票房成为当年电影的最大话题,不仅仅是因为如此悬殊的投入和获益的比率——这只是个结果,观众看到,国内还没有哪个导演把故事编得像他一样结构复杂,布满伏笔和玄机,又像拉网一样渐渐收口,故事终了,水落石出。在《疯狂的石头》之前,中国的导演们已经开始不断地重申,要先讲好故事,《疯狂的石头》的出现几乎可以作为一个标准,如果要讲故事,能否达到这样的强度和密度?那么多线索,那么多人物,要符合逻辑,不露破绽,每个人物承担着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任务,不多余,不冗繁,虽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又保持清晰严谨。《疯狂的石头》之后,宁浩没有选择其他方向,3年后,他带着新作《疯狂的赛车》在各地试映和宣传。这个决定是保险还是冒险,从两个方面来看似乎都能成立:对作为商业电影的《疯狂的赛车》来说,延续上一部电影成功的操作模式,票房应该有所保障,毕竟这样的电影目前仍然稀缺,而且导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口碑;但是对于作为导演的宁浩来说,如果更苛刻地从电影的角度评判,赛车是不是能比石头更狠、更有趣,制作更加精良,在同一个模式下,我们看到的是进步,是重复,还是吃力的迹象?

  《疯狂的赛车》的线索更加复杂,所有人的关系不再是仅仅围绕着一件事展开,有人忙着出殡,有人忙着贩毒,有人忙着买凶,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几路人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被纠结到了一起,横生枝节,更加荒诞。宁浩说,其实 《疯狂的赛车》的戏剧结构较之《疯狂的石头》封闭,它不再过多依赖于对某种特定生活经验的借鉴——“外国人看着也能乐”,他说——更多靠情节推动制造喜剧效果,是离谱的、纯粹的戏剧化。于是那个在电影里不断闪现的厦门某个街道拐角成了一个积攒所有偶然和必然的地点——不管原本人在哪儿,在干什么,在为什么事操心,都经由“命运”引到了这里,撞出故事。这样的编织不是件易事,最终的故事也和早先媒体报道里名为 《银牌车手》的故事梗概相去甚远,剧本几经磨练成型,单是结尾字幕里编剧的名字就有六个。宁浩说他的工作模式基本是他想一个故事或者话题,找各种人聊天,“因为你必须得考虑接受者的感受,不能只是你自己有感觉,如果十个人里有八个觉得有意思就还行,其实大部分故事都扔了。电影是个交流,你有感觉,接受者也有感觉。经常对原来的故事有改动,种了种子长出来另外一棵树,没必要非守着自己那些,大家最终要看的是结果。”

  “这个故事开始就是胡编,更多是按照戏剧框架去做的练习,基本上从数学出发,比较重视戏剧性。首先确定延续《石头》的喜剧类型,荒诞喜剧。然后按照这个结构去做。荒诞主义就是 ‘世界是无机的组合’,利用这个制造笑料。要比《石头》做得再大一点,玩得再疯一点。《石头》是三条线,一个事,这个故事是三件事,在故事规模上有个升级。其实有一个最初的模型《红色赛车》,然后从那里再抽人物出来编他们的故事,最后把三件事打到一起去。”宁浩这样描述他的工作过程——排列组合,精确计算,的确类似数学。

  从《疯狂的石头》开始宁浩就被指学了盖·里奇的“黑色”风格,有时也被拿来和昆汀·塔伦蒂诺做比较。在电影风格上不乏可比较之处:节奏快,人物形象和性格都很鲜明,但只有表面,不讲内心;重故事,轻情感。自然,一个电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顾及全部,这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而中国电影向来是以表情达意为重,底色也极少离开历史、现实和记忆,对于那种想像力勃发的东西似乎缺少天赋,宁浩的电影让人看到了这种西式风格中国化的可能,演化得很自然,很本土,不像是嫁接出来的诡异品种。“类型”仍然是评价他的电影最为精准的一个词,不是商业和艺术之争,也不是大众和小众口味的矛盾。

  无论“荒诞主义”还是“戏剧结构”,都不可避免地要向西方学习。“中国古代小说都是抒情多过叙事,后来发展出章回体小说,比较像电视剧。中国人不重结构,讲究写意。就像我早先画画,西方画法有透视,有构图,中国水墨就没这些,画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他喜欢“构图”,安排、搭建结构,全都是理性的思维。不过在他看来,荒诞主义也只是个主义,提供一个观念和外壳,做电影时,血肉部分还要由自己添加,他也“黑色”,但不会模糊道德和美学,前提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基本上还是挺积极的”。他的电影荒诞,但不残酷,“狠”来自风格上的极端。

  到宁浩接受采访时为止,《疯狂的赛车》已经做了四场试映,由观众填写表格,反馈意见。“比如你觉得哪儿慢了,哪儿觉得没意思了,音乐喜欢不喜欢等等,比较集中的意见是中间部分有点慢,已经剪掉了几场,现在也还不是最终版本,画面不会再变动,但要调光调色,处理一些技术问题。”宁浩没有给出这部电影的具体投资数额,但是肯定上了千万,镜头也比上一部精致眩目,更加流畅。“我的镜头比较脏,电影就是个很二的电影,所以镜头也得跟电影一致,用很二的镜头,用了很多的小广角,很少用那种特有气势的大广角,觉得跟电影没什么关系。”

  对于延续同一类型是否是个好策略,他的回答没有犹疑,他乐意让观众看得高兴,针对的是大众市场。至于他本人,倒没有非要显示自己控制各种题材和风格上的能力。“现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喜剧,喜剧最受欢迎,最易被人喜欢。我希望延续上一部电影的类型,创造出一种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可以复制的模式。”他提到服务精神,“社会上每个职业都是服务,电影得让观众看得高兴。”

  如果拿《赛车》对比《石头》,结构的确更复杂了,可是男主角黄渤照例操着一口青岛土话,两个陕西来的刚入行的杀手念叨着“专业精神”,一群被搞得晕头转向的台湾黑帮,两个又笨运气又还过得去的警察,由台湾综艺节目演员九孔演的中年秃顶假药品牌老板,脱胎于电视直销广告里那种大叫大嚷的台湾籍主持人形象——这种警、匪加几个无辜被牵扯的倒霉蛋的模式已经没有了第一时间的新奇感,让人难免去猜想,复杂的结构和强烈的戏剧冲突是否有可能以其他类型的故事作为依托?虽然故事可能更脱节现实,但部分台词已有强行逗笑的嫌疑——借日常生活里的流行说法博人一笑,分寸很难拿捏,昨日的流行很快成了今天的过气,非得要小心聪明地使用。

  这次《疯狂的赛车》由中影集团投资拍摄,档期一再调整,现在确定为1月20日上映。年底档,应该是个好时机,不过对于宁浩的团队来说,现在的情况也很紧张,中影集团的宣传力量大都集中在了 《赤壁》下半部的宣传上,他们只能靠自己。负责宣传的潘肖一直在打电话,各家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到了年底已经基本录制完成,哪个还能安排黄渤或是九孔参加娱乐节目,下一站上海,哪些人需要和导演一道赶去发布会,各类杂事,可能不比拍摄制作的过程更轻松。

  2006年时宁浩是“黑马”,可是现在坐在对面的这个导演给人的印象并没有多少黑马的犀利,他和他的电影不太像,说话并不让人觉得有多幽默,回答问题亦不狡猾。问他对人有没有戒备心,他说一半一半,世上的事情都是一半一半,相信别人对他的误解必然存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电影之外,他还得过他的生活——一半高兴,一半不高兴,跟大多数人一样。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