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背部隆起,走路姿势怪异,头戴黑头套,脚蹬脏兮兮的马靴。Arno Declair 摄
作为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收官大戏,第三度来华的柏林邵宾纳剧院带来了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执导的《理查三世》。不过与《哈姆雷特》在中国上演所获得的大面积好评不同,《理查三世》引发了更多的争议点:专业观众不满足,普通观众很喜欢。面对赞与弹,导演奥斯特玛雅早就说过:你开心就好。
赞
邵宾纳的《理查三世》文本和场景多数忠实于莎翁,比起舞台设置和表达形式上的创新,更加难得的是,对传统和先锋两方力量的超强把控,如果传统多一分,可能觉得淡;先锋超一分,可能又会浓。看似大胆实则无比尊重故事内核,看似松弛其实暗中抓紧每条情绪,所以观感一气呵成,不俗不涩。
@再改个名字行不行啊
2015毕业旅行,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剧院门口人头攒动排队候场的,几乎每一个售票员都要向我推荐的《理查三世》竟然在一年后的天津大剧院邂逅,看得血脉贲张!魔鬼爪牙下的甜言蜜语和受害者尸体的血浆在舞台中央洒落,将暴力美学诠释得淋漓尽致。导演有意把冷血的理查塑造成一个hippie(嬉皮), 一个rocker(摇滚),真是戏谑又创意。唯一的遗憾就是被大魔王控制的人好像都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戏剧化得不太合理了。不管怎样,这绝对是2016最让人难忘的观剧体验之一,致敬《理查三世》。
@会议口译小卡棉花糖
《理查三世》,一个大写的赞。后现代金属感的布景,架子鼓等配乐,演员一个个都有着消防员一般的身手。去年的《哈姆雷特》里,演员手持摄像机自拍,今年的摄像机又多了许多功能,可以当麦克风,可以当威亚。最想说的是,导演和男主是绝配,大概奥斯特玛雅的想法,只有艾丁格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摩卡小姐moca
看之前觉得自己欣赏不了,结果意外地看得很投入。最最觉得特别好的是配乐。完美的《理查三世》。
@范哈哈Cri
弹
评论家林克欢认为演出好看,但缺乏深度,难以打动人心。
学者李健鸣对导演只塑造了一个理查三世,而让其他人物沦为过客表示了不满,认为演出没有建立起“对话”,而这恰恰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部分。
看了奥斯特玛雅多部作品的导演李建军、黄盈对该剧的评价也仅仅是“正常”,且二人都认为《理查三世》无法与去年来的《哈姆雷特》相媲美。
去年在阿维尼翁看过演出的媒体人王润认为,中国观众习惯性地在剧场用手机,以及裸戏被“屏蔽”都是导致演员状态受影响的因素。
到底是个什么剧?
开场是一个家庭派对,礼花、香槟、摇滚乐,众人身着现代礼服从四面八方涌进场内。狂欢的气氛之中,理查是唯一的不和谐因素。这个身形扭曲的高个子,背部隆起,走路姿势怪异,头戴黑头套,脚蹬脏兮兮的马靴。空中悬吊着一支麦克风,这象征着理查的心灵空间,他对着麦克风说出内心独白,抱怨自己天生的丑陋,并逐渐产生对权力的野心。
邵宾纳此版《理查三世》将重点放在理查这一个人物身上。剧中的安妮、克莱伦斯、爱德华五世、海司丁斯……被他要么攻克,要么暗杀。延续了奥斯特玛雅作品一贯的“重口味”,理查三世被塑造成一个既邪恶又带劲的逆势而上的反英雄形象。他不信命,不信邪,城府极深又心狠手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是可怕的诡辩家,花言巧语征服了安妮与伊丽莎白公主。对男人他大开杀戒,将他们从自己夺权的路上一一扫清,哪怕还是孩子的亲侄子都不放过。然而如此十恶不赦之人,在面对观众独白时却分外的坦诚和透彻,他嘲笑自己,也嘲笑他人,在某一瞬间赢得了观众的好感,甚至使人感觉自己也仿佛成了他的同谋。
这正是导演奥斯特玛雅想借由该剧诉说的主题,善与恶之间那条模糊的界线。戏的结尾,理查近乎赤裸地被吊在空中,吊着他的同一根绳索曾被他在第一幕用来荡秋千,如此处理的理查平添了一份悲剧英雄的落寞感。
喜欢邵宾纳剧院的人,都是……
这里要介绍一下邵宾纳剧院的背景,据副院长Tobias介绍,这家剧院的目标受众主要集中在18至35岁,也就是说这是一家十分年轻化的剧院,与欧洲绝大多数剧院以“银发族”为主要观众群的情况大相径庭。邵宾纳作为一个市立剧院,在经营上也有一定的压力,需要靠日常的售票和巡演来维持运转。可以说,这是一家非常在意观众的剧院,并且极其看重年轻的观众。
记者去年曾走访过邵宾纳剧院,观众里打扮入时的酷男孩酷女孩占了多数。而剧院的演员,比如此次“理查三世”的饰演者也是去年“哈姆雷特”的饰演者拉斯·艾丁格,本人就是一位很有知名度的戏剧和电影明星,私下里他还玩音乐,发专辑,在柏林好几个俱乐部打碟,也是一位酷男孩。有种说法是,邵宾纳剧院在柏林是年轻人的潮流风向标,如果你不知道那儿在演什么,就表示你OUT了。不只是在柏林本地,邵宾纳剧院去年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理查三世》时,现场观众排队7小时才等到票,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争议,奥斯特玛雅这样说过……
关于此次《理查三世》遭到的争议,记者去年采访奥斯特玛雅时他的一些言论似乎能够作为回应。当被记者问及,他的戏总是有很多娱乐性的元素,是否因为商业化倾向而招致批评时,奥斯特玛雅睁大眼睛反问道:“你觉得受欢迎就是商业化吗?我觉得我的戏受欢迎恰恰是因为不商业。因为观众对这个充斥商业的世界已经厌倦了,不想再忍受这个。有时候有人会说,奥斯特玛雅很知道怎么去创造让观众喜欢的戏,但从未有人公开说,这就是商业的戏剧。事实上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商业戏剧”。
而谈到评论,奥斯特玛雅是这么说的:“我作为戏剧工作者的成功,是观众给予的,而不是评论家给予的。在我职业生涯初期,评论家是重要的,但现在,观众不再听评论家的意见。最好的剧院是邵宾纳,即便它有最差的评论”。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