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物造型的处理
传统京剧服装在京剧这个综合艺术整体中,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演员创造人物。但依据当前京剧艺术本身,沿袭着许多阻碍自身发展的所谓传统。既然京剧服装的任务很明确,是为演员创造人物,而演员本身的表演语汇,唱念做打又在制约着表演,为此传统京剧服装在目前只能是利用本身所具备的衣箱制,它的服装款式,固定的色彩以及已经刺绣好的装饰纹样的各类服装,去装扮演员。很难按艺术规律去为演员创造人物。下面就表演行当的划分来试看不同人物的装扮。
生行:如:三蓝团龙纹样的红蟒,穿着者居多,《秦香莲》中的陈士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回荆州》中的刘备等,他们扮演的人物身份不一,但其年龄相仿,在舞台上如何区别这些人物呢,陈士美和杨延辉均为驸马,身穿红蟒,腰系玉待,头戴忠纱及驸马套,口带黑三,唯一区别是杨延辉身落番邦一十五载,为表现番邦服饰特点,而在驸马套上加戴翎子和狐尾。而刘备与二位驸马的区别点在于盔饰,刘备的身份属于帝王,而头戴王帽。(京剧服装处理同一件服装,不同头饰,不同年龄,不同脸谱,可以在舞台上出现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人物)。又如:《岳母刺字》中的岳飞、《野猪林》中的林冲、《恶虎村》中的黄天霸,均可以穿着同一件白色彩缎狮子团纹样的褶子。他们之间的区别何在呢?林冲及黄天霸与岳飞的区别在于口带黑三,而与林冲的共同点是头戴将巾,惟独黄天霸头戴硬罗帽。
旦行:三蓝团龙女黄蟒,此蟒为老旦行当使用,专为太后身份穿着,因太后是皇帝之母,为此在纹样处理上为龙,穿着此蟒的有《打龙袍》中的李后,《甘露寺》中的吴太后,她们之间无大差别,头戴老旦冠。 青衣:她们在年龄上属于中年妇女,而《武家坡》中的王宝钏,《秦香莲》中的秦香莲,《汾河湾》中柳迎春,均穿着同一件女青褶子,系蓝边腰包,腰系白绸条。虽然服装相同,但由于每个人又有具体处境,为此在发饰处理上存有差异,王宝钏因病困交加,在发饰的右侧加有甩发,而秦香莲是身穿重孝,发饰上加有孝带,柳迎春头包蓝绸子。
净行:如《秦香莲》中的包拯,《挑滑车》中的牛皋,《回荆州》中的张飞,均穿平金行龙黑蟒,但由于他们之间的官职有别,脸谱性格不一,头戴盔帽不一,胡须生长不一,这样他虽穿同一件黑蟒,而舞台效果却不相同。如包拯头戴相纱,嘴带黑满,牛皋头戴尖纱,嘴带黑扎,张飞头戴扎巾盔,嘴带黑扎。
通过不同人物的创办,可以看出传统京剧服装的衣箱制,在长年的总结基础上,利用仅有的服装款式、色彩,而处理了每个剧目中的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但由于服装款式的局限,在某一戏中,对某一人物的装扮可能违背原有的原则和规律,这种不尽合理之处,至今也被后人所接受和沿袭着。如《八大锤》中的岳飞,他在传统衣箱制中应穿白色蟒或靠,惟独在此戏中则扎黄靠。按目前分析,衣箱中只有白靠一件,此戏的白靠却给岳云穿着,同时此戏中的兀术,按常规应穿黄蟒或是扎黄靠,惟独此戏,兀术穿红龙箭衣,黄龙马褂,其理由可能是,此戏岳飞扎了黄靠,兀术只好另作其他装束。又如由于历史原因,在不同时期受其经济制约,在人物身份处理也有不尽合理之处,如《挑滑车》中的黑风利,《打焦赞》中的焦赞。黑风利乃与金兀术是称兄道弟的平章,而身穿黑素缎箭衣,而焦赞乃是杨延昭下一员大将,而也身穿一件黑素缎箭衣,原因有二,一是此类演员和人物都属于武打演员,是傍角的,在穿着上不太讲究,其二是这类演员,在舞台上翻打动作偏多,从班主的经济角度分析,他不会给这类人物穿刺绣的服装在台上折腾,损失较大,成本核算不值得,为此产生这种不尽合理的局面。总之通过以上实例,说明传统京剧服装的款式是雷同的,色彩是相似的,而纹样、刺绣、头饰则是成为装扮不同人物的主要依据。为此不难看出传统京剧服装具备着样式化和类型化的程式规律,这与京剧表演的唱、念、做、打的程式规律又何尝不是一脉相承的呢。京剧艺术所以能延续二百余年的历史,主要是它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传统京剧服装。如果逾越传统规律,观众可能就会不承认这是京剧。当前确实存在着传统意识淡化的倾向,在京剧服装艺术上,为了明天,为了发展,应该掌握一下传统和事物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造未来。
(编辑:黄云 实习生: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