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千年秦腔走进“数字时代”

2009-12-25 06:19:07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12月22日,陕西省文化厅和省文化音像出版社联合拍摄的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首映式在西安举办,这标志着古老的秦腔艺术终于真正走进了数字时代。从1958年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彩色故事片到今天,秦腔在戏曲电影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整整半个世纪。

  “古调新弹”展风华

  1958年,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被拍成电影,这也是秦腔这一中国戏曲“化石”第一次被搬上银幕。而于1960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秦腔电影艺术片《三滴血》则成为秦腔电影的代表作品之一。《三滴血》不仅故事情节精彩,演员阵容也不一般,几乎全是秦腔界大腕,刘毓中扮演周人瑞,陈妙华同时扮演周天佑和李遇春,全巧民扮演贾莲香,肖若兰扮演李晚春,孟遏云扮演王妈妈,樊新民扮演五台县晋信书等等。虽然这部片子拍摄于半个世纪前,没有任何的修饰和特效,而且还是一部黑白电影,但是它的艺术效果却是空前的。演员中陈妙华一人分饰多角的传奇,以及全巧民饰演的贾莲香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演得惟妙惟肖,那份调皮、那份羞涩,那份至真至纯的爱恋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过一分则不纯,少一分则不真,成为秦腔电影乃至秦腔表演中的经典桥段。

  秦腔走进“数字时代”

  数字电影《铡美案》生活制片李广表示:“电影毕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对我们这种门外汉来说,相当的恐惧。”但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2008年7月,由陕西音像出版社投资200多万的秦腔数字电影《十五贯》和《铡美案》正式开始拍摄,这也是秦腔历史上第一部数字电影。据陕西音像文化出版社彭社长介绍,传统的秦腔曲目《铡美案》演完需要近3个小时,而此次的电影版本时长只有约90分钟左右。影片的拍摄全部采用实景,同时在服饰、化妆、道具以及音乐和唱腔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配乐中加入了以往秦腔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西洋交响乐。而在演员的表演方面,导演则要求将演员的唱段和剧情紧密结合,经典的唱段都出现在“剧情和感情积累到不得不唱”的地方,对于用这样的拍摄手法完成的戏曲电影,彭社长坦诚地表示,其实更像是一部以戏曲内容为剧情核心的古装片。

  银幕荧屏双管齐下

  在谈到整个拍摄过程时,《铡美案》制片主任那应超说:“首先我们定位先选择秦腔戏剧的传统剧目,而且是广大老百姓特别喜欢的一些剧目。出版社专门做了民意调查,经过几轮推荐和筛选,最后确定了《十五贯》和《铡美案》两部传统戏。”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整个剧本的改编和拍摄是在尊重原著的情况下,将其更加有血有肉化,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李凌介绍说,电影虽然还没有上映,但是已经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数字频道有了合作意向,将在这些频道和观众见面。同时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秦腔数字电影的开山之作,目前全国十几家电影院线都表示了上映意愿。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两部秦腔电影还进了农村数字电影库,这就意味着广大的农村戏迷将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精彩的电影剧目。

 

    (实习生:张亚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