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传统文化之国粹:京剧

2009-09-18 17:30:2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虽然自清中叶徽班进京至今,只有短短二百多年历史,但一直立足于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北京,发展蓬勃。所以,在全国三百多种地方戏曲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剧。京剧建基于徽调和汉戏,再吸收昆曲、秦腔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属板腔体,主要唱腔系统为二黄、西皮,故亦称“皮黄”。它的传统剧码约一千个,常演的约三四百个。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也有由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编撰的剧本,不单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还擅写历史、政治、军事斗争的故事。既有全本大戏,也有大量特色的折子戏。

  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京剧舞台涌现大量“连台本戏”,一戏多本,连续上演。特点是情节生动、有头有尾、通俗易懂,深受观众欢迎。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各有细致的分工:“生”是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再细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刀马旦;俗称花脸的“净”,扮演性格、质量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角,需要勾画脸谱;而俗称小花脸的“丑”,一般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专扮演喜剧角色。京剧的脸谱极具特色,几乎成为中国戏曲的标签。它以不同颜色和图形来表示人物的性格,如红色表示忠勇义烈,黑色代表刚烈、正直、勇猛或鲁莽,黄、白色代表奸臣、坏人,金、银色代表神怪角色。京剧表演艺术有三大特色:虚拟性、程序性与综合性。它以虚代实、虚实结合的手段表现生活,突破时空的限制,丰富其表演能力,如以马鞭代表骑马;不同的桌椅组合代表坛台、山岗、桥梁等。在程序性方面,林林总总的表演身段,展现不同行当的人物进行各类型活动,如趟马、走边、起霸等。它还是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文学、雕塑于一炉的综合性艺术,载歌载舞、有唱有念,还有高难度的武打,结合“唱、做、念、打”四功与“手、眼、身、法、步”五法,为塑造人物和表演剧情服务。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大量优秀演员,他们对革新和发展唱腔、表演、剧码和人物造型等贡献良多,使这个剧种成为殿堂级的舞台表演艺术。

  梅兰芳推动京剧走向海外

  二十年代,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使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其后剧组到美国、欧洲等地演出,取得更大成功。时至今日,世界各地已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不少外国人还特地前来学习这一门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表演艺术。随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京剧艺术备受冲击,故近年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在承传老戏的演出之余,亦大胆地改编其他地方戏,甚至把外国名作搬上舞台,展现京剧年青化及创新的活力。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戏曲大观园》由名伶罗家英主持,带领观众到中国各地认识富有特色的戏曲艺术。

    (实习编辑:姜维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