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又名“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戏”。它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地区较广:以章丘为中心的称西路(西到济南、东到淄博);临朐、沂源一带为东路;惠发、济阳一带为北路(北路肘鼓子也叫“花鼓灯腔”,简称“灯腔”)。后来,东、西两路合在一起,不仅专业班社有了发展,民间业余剧团也大为增加。当时的著名演员中,李德兴(艺名跟柱子)以唱腔好出众;高桂芳以唱词华丽出众;王焕奎(艺名自来喜)以表演得好出众;邓洪山以唱做俱佳出众;李、高、王、邓曾被称 为肘鼓子戏的四大名旦。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据统计有160余出。
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等。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唱腔特点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咬字清楚,腔调旋律变化较多,用本嗓唱,女腔尾音长、旋律长,后尾用假嗓翻高(谓之撛普谠聰),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