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江西省的南部,与闽西、粤北接壤,是客家文化发祥、发展与发达之福地。发祥于赣州、发展于龙岩并发达于梅县的客家文化,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交汇融通的见证。赣南民俗舞蹈可以说正是这种客家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体现。
赣南“采茶”舞蹈是在本地区广泛流传的表演形式,它歌舞并重、戏舞并茂,也出现了较为完备的歌舞剧的样式。赣南“采茶”源于民间,内容几乎全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劳作与爱情生活的,而究其动态,可以看到大量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这与赣南“低是丘陵高是山”的自然生态分不开。
由于“采茶”的表演几乎离不开“舞蹈”,在表演中得到高度发展的舞蹈又往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采茶舞蹈”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为其独特的动态特征,这就是俗称“三绝”的矮子步,扇子花和单袖筒。
1、矮子步。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步、滑步、铲步。矮子步又分矮桩、中桩、高桩。这是天下戏曲中绝无仅有的。主要舞步:半屈膝或屈膝蹲身,抬头,直腰,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水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进,快慢自如,进退随意,也可原地踏步。要求上身挺直,变化只在手腕、腿脚上,一般表现行走、上山、下坡等活动。前辈艺人传下的“矮子步”艺诀极其形象:“老虎头,鲤鱼腰,双手蛾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总之,要求做到头要有神,腰有丰韵,手要柔和,脚步轻盈,方能有特色有美感。
2、单袖筒。一般戏剧中的水袖都是成双成对,斯斯文文,唯独赣南采茶舞中,只有一个左袖筒。舞袖为何成“单”,直观上来看是舞者的另一手(右手)要舞扇,但不舞扇的左手为何要舞袖而不是空手或舞其他道具呢?根本上仍与乡民的日常生活有关。赣南气候湿热,人们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扇子扇风,汗巾擦汗,在生活器具向舞蹈道具的转化过程中,扇风的扇子翻舞如花,而擦汗的汗巾则从手持之物变成了延长之袖。从抓袖、搭袖、背袖、绕扇袖、腋下袖等舞袖的名称来看,仍可见“汗巾”使用时的动态。关于耍舞单袖筒的要领,其艺诀是;“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象蛇过,龙头又凤尾。”耍袖筒的动作极为丰富,有甩、扬、拂、抛、摆、绕、抖、捧、摇、拖、撩、圈、抓、遮、飘、卷等,而且每种动作都有它鲜明的含意。用以抒情、表意、虚实相济,在表演风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扇子花。艺人们说:“采茶没扇子,等于吃饭没筷子,”可见扇子在采茶歌舞中的重要作用。扇花有“单扇花”,“双扇花”(双扇花限于旦行耍舞)。艺诀是:“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相比较而言,扇子花在汉族民间舞中比较普遍。一般认为,中国的传统舞蹈中,达官贵人赏玩的以袖、剑之舞为多见,体现为刚柔互补、文武相济,而村夫野老娱兴的以扇、绢之舞为多见,素有“南扇北绢”、“男扇女绢”之说。“采茶”舞蹈的扇子花,其摹形拟态与许多民俗舞蹈或民间小戏中的用法相类似,有避风,遮日、扑蝶、闻花之说,但却在扇花指法上别具一格,分为二指、三指直至五指的不同甩法。
舞中“三绝”的创造是赣南客家人长期生存于山林中的严峻生态环境中的产物。“三绝”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曾记得20世纪50年代赣南采茶戏《补皮鞋》、《钓拐》、《哨妹子》、《老少配》进行了改编。在北京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60年代小戏《怎么谈不拢》搬上了银幕,70年来大型优秀传统剧目《茶童哥》被上影厂拍成彩色戏曲片,改名为《茶童戏主》,80年代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几乎融合了各种赣南客家艺术表演形式。由此一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曹禺剧作奖、梅花奖等多种奖项。90年代来,打造大型音乐舞蹈《长长的红背带》,在省第二届艺术节中囊括了所有的最高奖项。
近年来,赣南大、中小学校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抓本土文化,建立特色校园。在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中,设立了地方特色课。把客家音乐和客家舞蹈引进校园。教师们也积级投入到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创作之中。作为一名中学音乐舞蹈教师,我们如何来继承和创新这独具特色的赣南采茶舞蹈呢?我个人看法是:集中与提炼。对舞中三绝的集中与提炼,要像蒙古族的马,塔吉克的鹰,傣族的羽,鄂温克的篝火,印度的手势那样既集中又展开。我们要深入探讨和研究三绝的动作风格特点,提炼出三绝动作的韵律、节奏及神韵特点,更好地去继承和创新三绝的动态、动律,以及丰富多彩的动作。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这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让赣南采茶舞蹈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