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古朴粗犷的海阳秧歌

2010-01-06 16:53:3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海阳秧歌,是综合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在海阳地区农村中普遍流传。活动的时间不限于春节,其他节日也常进行。如三八妇女节有些村也举行活动,而且全部角色都由妇女扮演,由此可见当地秧歌活动之兴盛。

  海阳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大海之北,故有海阳之称。海阳古为齐地,唐、宋时属莱阳,明属大嵩卫,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建县。境内多丘陵、洼地,土地贫瘠。海阳人勤俭,朴实,善劳作,许多村民的祖先原是明、清两代从外省、区迁来的,他们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村落。当地称丘陵间的洼地为夼(kuan),如下家夼、朱兰夼等,这些村名正反映出某个姓氏家族开荒创业的情况。所以,旧县志中多用“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民俗醇朴”“勇于为义”等词句描述海阳的民俗情况。由于当地多丘陵,一面临海,交通不便,因此至今仍保持着一些古朴风习。

  海阳旧俗,秧歌活动前也要祭祖。在秧歌队仪仗中,有一面宽约一尺、长约五尺的锦帛,上书本村宗主家谱,俗称“高照天”,年节活动中,把它高举在前,以示不忘祖先开荒辟地形成村落的业绩。此俗正反映出海阳多是不同宗族的外来移民。现在一些以姓氏为村名的如丁家夼、大薛家等村,说明该家族开辟了这些村落。

  海阳是山东地区抗日根据地之一,创造的地雷战术名震中外,早在1942年该县就己全部解放。抗日战争期间,海阳秧歌在宣传抗日、歌颂军民团结上都起过积极的作用。革命传统一直激励着当地人民战天斗地,改变农村面貌,并使海阳秧歌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同时,古朴的风格、粗犷的气势,以秧歌表示仪礼、增进团结的传统,也一直保存下来。

  表演形式——海阳秧歌是包括道具舞蹈、扮演人物、民间小戏等表演形式在内的综合形式。表演分为行进与广场两种。行进表演以两路纵队为主,各组成部分对舞前进,节奏先慢后快,变换不多。广场表演别具一格,大型的场面变化虽然不多,但各组成部分可以自成画面,灵活机动。各种角色的名称与形象:

  大夫:亦称药大夫,是全队表演与队形变化的指挥者,一般为两名,反穿皮袄或穿长衫戴礼帽。持雨伞,拂尘在秧歌队的最前面起舞,也有以雨伞和“虎撑”(串铃)作为道具的。这些道具既有神秘的寓意,又有指挥变化的作用。

  花鼓:勇士打扮,肩上斜挎一鼓,可灵活舞动。鼓形中段粗、两端细,直径约25厘米,长65厘米,重约10斤,用牛皮绳或麻绳编成鼓槌。舞蹈有一定的套路。表演时,将鼓托起,甩、摆、击打,气势雄伟。一般为4—12人。

  货郎:穿大褂、戴礼帽,左手持长竿制成的扇形货架,下端插于腰间,右手持折扇,与翠花对舞。一般为2—4人。

  翠花:亦称腊花,着花袄裤,村姑打扮,持折扇表演,人数与货郎相同。

  从以上人物的服饰中,可以看到清代和民国风习的遗存、戏曲服装的运用、现实衣着的影响,表现出海阳秧歌的兼容性与灵活性。其他角色并无限制,可根据本村情况而定。道具舞:如霸王鞭、花篮、狮子、跑驴、旱船。扮演人物:如相公与小姐,以及现代人物。民间小戏如“铜缸”“小姑贤”等。

  表演内容——整个表演过程由土炮鸣礼、三进三退、群艺争辉、小戏尽兴等部分组成。土炮鸣礼:土炮俗称三眼炮(即铁铳),与鼓子秧歌的相同。进村前点燃土炮,给村里发出信号。轰鸣声中村长带领全村群众也鸣土炮,燃鞭炮迎接,若不出迎,则被认为是极大的不敬。两村若有前隙,一方送上秧歌、一方出村相迎,两村就又和好如初,这与鼓子秧歌相似。

  三进三退:亦称三进三出,是海阳秧歌特有的礼俗性舞蹈,在进村前它作为见面礼、广场表演后作为谢场的仪礼表演,也常用于迎接贵宾或两秧歌队相遇时,表示敬意的舞蹈形式。进村前的三进三退,队形为两列或四列纵队,两名大夫在前做蹲步前进,动肩挥耍拂尘,深施一礼后,两人分开,从两侧退下。这时八名花鼓威武地迎上来,跨、蹁、转、扑、边打过舞,激烈,壮观。 舞毕分开,退到后面。其他各种表演,如是一组组地迎上来,演完又转到后面。全部演毕称作一进一退,也是依次介绍秧歌队阵容的巧妙方式。三进三退后,宾主施礼寒喧,主人把秧歌队迎入村内表演。两队相遇也作三进三退,并同时前进各显实力,舞至激烈几乎接触时,两队大夫互相施礼,从不冲突。充分显示出重礼好义的古风,是鼓子秧歌所不及的。

  群艺争辉:表演前,一名大夫持撑开的伞向观众致贺词,即兴编唱几句秧歌作为开始。然后在大夫带领下,秧歌队合着大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边舞边进,布满全场。各种形式随着队形的变化,从一处走向另一处,使全场观众都能看到不同的表演。货郎与翠花(腊花)的对舞,锔匠与王大娘的追、闪、绕、转,霸王鞭的欢快,跑驴的令人捧腹……相映成趣,异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夫与花鼓的表演,那古朴、粗犷的气派令人难忘。

  小戏尽兴:大场过后开始小节目的演出。在弦乐的伴奏中演出传统小戏“锔缸”“小姑贤”,新编的优生优育的小演唱,以及各种技艺,直到观众尽兴。节目演完,全体演员又以三进三退谢场。表演至此虽己结束,但仪礼尚未完毕,当鼓乐声一停,大夫就又代表大家致词,向主人的热情接待表示谢意后,才算礼成。若有贵宾在场,先用鼓乐、群舞欢送客人后,大家才陆续散去。习惯上,主、客双方都不能缺一点礼教,充分显示出重仪礼、热情好客的齐鲁古风。[NextPage]

  风格特点——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灵活自如的表演形式,是海阳秧歌的主要特点。古朴与粗犷,是通过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灵活自如则说明海阳秧歌的容纳性与兼容性。海阳秧歌中大夫与花鼓的舞蹈形象最为突出,他们所使用的伞和鼓的道具,在其他秧歌中虽然也有,但大不相同,如大夫的伞不是撑开,而是配合右手的拂尘表演。下身常保持蹲裆屈膝的步态,比一般表演更为吃力。慢节奏中强调造型,快节奏中不停挥舞,给人以力量与坚韧的美。花鼓亦然,十来斤重的鼓在手中自由地挥舞击打,其气势确实与众不同。

  海阳秧歌把各种形式融于大场表演,令人欢欣鼓舞,大场中又有小场,使各种表演各显其能。最后小节目中,兼收古今,名目繁多,可使不同观众都能尽兴。许多角色从开头贯串到底,引人入胜。如大场中锔匠与王大娘对舞,在小节目中二人又演“锔缸”,这些都是海阳秧歌的特点。海阳秧歌虽然是群众娱乐形式,但强调仪礼,人人自觉遵循,处处体现团结融洽的气氛,这又是其他秧歌形式中不多见的。

  海阳秧歌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形成的,其形式中既有古风,又吸收了外省区的表演形式。历史上清末的封建宗族观念、民国的文明改革、抗日战争中的革命洗礼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都在表演形式中有所遗存,而现在,海阳秧歌正处于有待发掘、研究,有待升华的过渡阶段。

  (实习编辑:袁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