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往往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以其自身所特有的审美内涵,打动人的心灵,哪怕只是片刻,也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红绸舞》就是这样一部历经半个多世纪,却风韵犹在的佳作。1950年由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的《红绸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解放战争捷报频传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将蓄积已久的喜悦释放出来。群众街头秧歌运动成为新流行文化的生力军,尤其是在陕北和东北地区,炽热的舞蹈革命浪潮通过对民间秧歌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持续高涨。可以说《红绸舞》是对街头文化的一次完整的加工、提炼、总结和升华。它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深深地打上了那 个特定时期的烙印。
《红绸舞》通过舞者手中红绸 不断飞舞流动的各种线条所组成的 丰富多彩的画面,直接抒发出20世纪SO年代中国人民获得自由解放后开始新生活的那种强烈的兴奋喜悦心情,以及对新中国如火如荼、更加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的炽烈情感。舞蹈开始,一群男女青年高举红色火炬来欢庆节日,火炬突然从众青年手中散开,在火炬中跃射出无数条鲜红的长绸升腾高空,像焰火般飞舞起来——优美抒情的女子绸舞与激隋奔放的男子绸舞前后交叠,女子舞单绸后是男子舞双绸,各种高难度的舞绸技巧动作相互交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最后男女青年围圈向台中心,舞动的红绸幻化成放射状的火团造型,像是腾空燃起的熊熊火焰,把舞蹈表现的炽热情感推向最高潮。
从舞蹈形式上看,创作开始基本设想就力图“将传统京剧的长绸舞同东北大秧歌相结合”。因为这两个素材都有着丰富的可挖掘整理的价值。尤其是长绸舞,早在汉代画像和敦煌壁画上就有过生动的形象记载,后经历代民间艺人的创造,推陈创新,发展出了舞绸的技巧,丰富了绸形的变化。黑龙江省的民间艺人能将绸子舞出“福、寿"等各种字样及图案。 《红绸舞》的创作班子曾分批向民间艺人和戏曲艺术家学习舞长绸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去粗取精、发展出新。他们先是突破了传统长绸的表演方法,尤其是在男演员舞蹈动作上加大了力度、幅度和难度,速度上也有多种处理,并由此引发了对道具的改良:增加绸子的宽度和长度,吸收、借鉴了民间杂技传统节目《百丈旗》中长绸的制作方法,在末端同小木镌连接。不但延长了力臂,同时也为发展新的舞蹈形象创造了条件,以此丰富了长绸的表现形态——时而似火炬,时而变飞龙。新的表现内容要求道具改良,道具的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长绸舞的技巧和语汇,拓展了其表现空间。《红绸舞》将喜庆、爽快、俏美的东北秧歌与豪放、粗犷的陕北秧歌有机结合,形成了新时期舞台秧歌热烈、舒畅、明快的特色,极富感染力。《红绸舞》的两个基本构成部分都是经过认真学习、研究、提炼、加工后再进行整合而创作的,可以说其出发点即是拿为“此”用,制作环节堪称精良,整个舞蹈风格极为和谐统一,其形式与表现新时期中国人民欢庆解放时欢腾、喜庆的精神风貌的主题极为贴切。
从《红绸舞》的舞蹈结构上看,具有层层推进、渐至高潮、一气呵成的特点,这同整个舞蹈的情绪要求完全吻合。其中看似循规蹈矩、缺少变化的处理,正是要将主题情绪进行到底,惟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时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需求。舞蹈在形式上通过队形队阵、绸花变幻来丰富观者的视觉感受。如女子双人舞、男子双人舞、男子独舞及群舞等形式;二龙吐须、斜排、横排、点阵、圆等队形;绸子长短、单双形态的变化,“大八字”、“小八字”、 “左肩花转身跳圈”、“波浪花”、“单跳圈花" “桌、门、轴平面圆”羞等绸花技巧。尤其是绸花技巧的变化和创新,使《红绸舞》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红绸舞》创作集体严谨的创作态度,时至今日都值得效仿。由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既保持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又极富崭新的时代气息, 《红绸舞》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
《红绸舞》是根据汉族民间秧歌舞中的舞绸动作和传统戏曲中表现仙女御风而行、轻盈飘逸飞舞的“长绸舞”进行加工发展创作的。由于较好地表现了20世纪5O年代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其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因此焕发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红绸舞》演出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普及,一些专业和业余歌舞团体争相学演。
1951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红绸舞》获一等奖。l964年,《红绸舞》被收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彩蝶纷飞》中。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红绸舞》获作品金奖。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经典,舞动红绸舞。
(编辑: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