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彻斯特与简·爱正在排练双人舞
上海大剧院和上海芭蕾舞团共同创作的现代芭蕾《简·爱》,在结束了近3个月的排练后,前日首次合成联排向媒体开放。
该剧风格强烈的人物设置、充满戏剧张力的舞蹈编排以及简约舞美设计,一改上海芭蕾舞团以往主导古典芭蕾舞剧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1月18日至19日,作为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项目,该剧将首度亮相上海大剧院。
“疯女人”贝莎抢尽风头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一曲《谜语变奏曲》,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帷幕。简·爱是整部芭蕾舞剧中唯一穿芭蕾舞鞋起舞的角色;而与简·爱对立设置的贝莎,则在情感和舞姿上极为哀伤激烈;一直兜转于两个女人之间的男主角罗彻斯特,因为要不断转换角色态度和风格,舞蹈部分最为吃重。
“我要求他们得像濒临生死边缘时跳舞一样。舞台上的演员不能给人安全感和熟悉感,而是要完成看似危险的动作,有在刀锋边缘跳舞的感觉。”德国编导帕特里克·德·巴拉说。
现代芭蕾《简·爱》的一大特点,在于重点表现简·爱和罗彻斯特的爱情之外,还将原著中罗彻斯特几乎没有存在感、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妻子贝莎夫人提到了台前,以一个极为稳定的三角关系叙事,加强了作品戏剧冲突。
帕特里克说,贝莎给他的感觉就是“悲伤”,“她是整个故事里唯一的受害者,她很无辜,比简·爱无辜多了。而简·爱是一个普通而单纯的女孩子。”因此,帕特里克将贝莎当成简·爱的影子来打造,“就像白天与黑夜、开灯与关灯这样的矛盾事物,她们俩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在剧中的戏份也各占一半。”
所以,当简·爱提着行李箱在舞台上甫出场时,贝莎便穿着一袭白长裙在舞台另一侧舞开了。相较于简·爱隐忍内敛的舞蹈风格,贝莎的舞蹈动作通常都带有神经特质。为表现贝莎的疯癫以及“为爱痴狂”,帕特里克为她设计了很多类似机器人般的手臂机械动作以及劈腿大跳跃。因此,穿长裙在舞台上跳跃的贝莎总是极为抢眼,有时气势甚至一度会盖过简·爱这个观众心中最正宗的女主角。
在帕特里克的眼里,罗彻斯特则是“-10分”男人,“他不应当拥有别人的尊敬,因为他把自己的妻子禁闭起来,像对待动物一样。”因此,罗彻斯特的出现,总伴随着浓重的阴影。
简约舞美模糊年代感
帕特里克说,2011年版电影《简·爱》最接近他对整个故事的想象,也正因为这部电影,他才有了把整个故事改编成芭蕾舞剧的设想。不过,帕特里克也说,不管是小说、电影、话剧还是现代芭蕾,硬把这些不同艺术形式放在一起并没什么可比性,“《简·爱》这本著作是在19世纪写成,现在是2012年。我认为原著本身很现代,所以这也将是一出充满了现代气息的芭蕾舞剧。如果舞蹈是创作成当年的风格,就很像是通过摄像机去看当年的情景,那不如直接去看小说。整部舞剧只有2个小时,来看《简·爱》的观众,不要有太多期许,也不要再和电影或者原著作比较。”
编剧喻荣军也认为,舞台作品时间过短的限制,反倒是舞台最大的魅力,因为舞台可以省掉很多冗长叙事,而选择用象征性道具代替很多东西。比如,该剧就省略了简·爱的孤苦童年,而选择用行李箱以及几名舞者蜷缩在舞台上装扮的石头,表现简·爱在英格兰荒原上行走。除去石头外,该剧也多处用舞者的群舞来表现风沙、火灾等景观,这也是帕特里克编舞的一个亮点。
此次《简·爱》以紫色为主要基调的舞美设计,也给人极为简约的感觉,并在灯光映射下不时散发出英格兰荒原的气息。“我希望的色调如同像打开香奈儿香水一样,你可以嗅到过去的味道,但它又不陈旧,色彩过渡渐变,愈来愈浓,就像云压得低低的被围绕的感觉。”帕特里克说。
前天的彩排也是《简·爱》的服装设计首度对外亮相,在剧中,贝莎从头至尾都穿一身略显陈旧的白长裙;简·爱的服饰以紫色、棕色裙为主;罗彻斯特穿黑色夹克皮裘;群舞女舞者的服饰则以有两三层衬裙的丝绸长裙为主,如盛开的花朵。
不过,该剧服饰并没有过于强调还原时代特征,这也正是卡普兰在设计之初的设计理念,“我想要以简约的风格来制作布景和服装,它会像过去,像现在,也可以像将来。就好像我们不知自己身处何地的感觉。”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