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上》是诗人北野即将出版的一本诗集,收到诗集的电子版通读下来后,毫不掩饰地说,我被他诗歌中变幻莫测的修辞、复杂多维的效果、神性瞬间的把握深深吸引。诗人凭借纯熟的技艺,敏捷的经验,新颖成熟的主题,以其神性的俯瞰,孤绝的语言风格让他的诗歌从大众中分离出来独树一帜。
北野曾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人的身体是人的终极地狱。而我们的大脑始终被脆弱的智慧所占据。这让我们一直疲惫不堪并遭到高处的惩处。这同时也使我们忽略了另一部分的生命和肉体,这其中有对集体或个体心灵的俯瞰和关注;而心灵曾经是其中一片多么自然和谐的生命地理啊,她风貌古旧,惠雨天真,浮生本色,人际温馨,这其实才更适合我们诗意的栖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诗歌追求。
当今的诗坛有些诗人只顾追求诗的大众化,从而拒绝了隐喻,也拒绝了诗性,拒绝了诗的内在肌制,而北野的诗正是与这些诗歌的一个截然区分。他的诗歌隐喻性强,想象空间大,注重象征性与意象结构,无论是写物象,还是写心象,都给人一种欲说不尽的感觉。不但内在情感绵厚,对事物感受的方式也与众不同,繁复、气势、意境、象征、隐喻、妙悟、暧味、朦胧……在他的诗里都能找寻。尤其对灵魂的触摸、对情感的探索、生命的思考方面尤具个性。“我要种一片葵花,让你在黄金中逍遥,然后变成黄金/我要种一片白云,让你在梦中飞行,用翅膀触摸我头顶”(《诗歌记忆》),这是心灵的意愿在诗歌中安排真实的心意,触动的效果不言自明。
实际上在北野的这本诗集里,这种效果比比皆是,表明了诗人对驾驭诗歌的一种力量的拥有。当他持续的创造力不断地从诗歌中涌出,我们不只看到了他的《盛宴与狂欢》、《远处的风景》、还有《对立与妥协》、《虚构的深渊》。
诗人坐在《时间的尘埃》中,《若有所思》地写着《自刑者之书》、《幽灵书》、《生死书》、《与春天书》、《时光之书》、《以理书》;这些组诗里的神秘与想象,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疑问与追寻,每每都体现了人性存在的本质。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引领你感受命运的残酷与无奈。他《与虚空中一个神秘的人对谈》《一个人活着涉及的问题》,《春风吹过冻僵的大地》《这个夜晚,如果星辰代替沉思幽灵必定代替波澜》,《一年又一年》《学习狄兰?托马斯的诗歌、爱情和短命》《做一个委曲求全的人》,《在臆想之间》《有一些灵魂在云中漂浮》,《我们要怎样才能喂活一只上帝的母狮》,《传说中的豹子》《在刀尖上等待太久》,《梦见》《童年》《走在森林里》,《秋风起》《死不过是个结局》。当我们反复吟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那些生与死的照亮与启示如此的浓烈,我们的心,在按照他诗歌的节律跳动……
他会让“一匹马/在深夜举着前蹄拍响门环/而我将在城头迎接它们,并用我的/衣袖,捂住它们流泪的双眼”(《驿卒》);让“麻雀站在天空里,用脚爪抓住一缕闪电/它的脚下是田野,田野里已经没有了谷垛和场院”(《闪电》);他追问“把魔鬼都能背回家/去疗伤的人,为什么不能接回/为你而徘徊在深夜里的狐狸精?”;“一座孤岛在今夜变得像浮萍一样/而月亮为它在黑暗中的移动提供了光亮”(《另一轮月亮》);“野兽收回叫声,蛇的脑子里跳出火苗/越聚越多的影子都是幽灵的云朵/这是我所布置的景色,我将在其中”,“我是我自己的黑暗/我是我自己虚构的深渊”(《虚构的深渊》)。北野用这样孤绝的语言在诗歌里纵行,万物在他诗里各得其所。他让我们知道“燕子的舌头被剪断/燕子的仇恨不能诉说。但一只翠鸟的爱情里/却装着大海愤怒的波涛”(《如果》);“一只蚊子/需要挑选出一块甜蜜的皮肤,让持节者登临/让吸血鬼打滑。而一段湮灭的历史/必须由深思熟虑的亡灵做出回答”(《高原的秋天》);这是诗的思维,用诗歌战胜现实。神性与人性,隐喻与寓言,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你产生长久的沉思,然后沉进去,无限地沉进去——
“我的脑子是一个陷阱,所以我的冥想/不是普通的冥想;一个人的心完全空了以后/剩下的错误要被谁原谅?我经历了所有/只是不能经历真相”(《时间》)。这就是北野的独特性,他把经历的写下,却不说出真相。让诗歌成为一种思考,显示了诗人追求“物我同一”的努力。
(实习编辑:白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