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辛波斯卡给中国诗坛的影响

2013-02-18 10:07:39来源:中华诗词网    作者:夏和顺

   

    

 

  刚去世的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以一本《万物静默如谜》再一次引起中国诗坛的震动,一本这么小众的诗集,不仅叫好而且叫座,出版仅一个月,首印5万册就全部售完。在不久前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评选中,《万物静默如谜》赫然在列。这本诗集为何会如此走俏?辛波斯卡给中国诗坛带来了什么?辛波斯卡现象是否预示着中国诗歌的复苏?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李笠、王小妮、李少君、孙夜等诗人和诗评家。

  “诗歌已死”时代的一个奇迹

  在远离诗歌的时代,《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被认为是2012年十大好书中最特别的一本。记者了解到,这本书在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评选中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进入100本大名单时,它的位置十分靠后;进入前50本复选名单时,它位列第13名;最后前10名决选时,它高居第三名。

  推荐人刘忆斯说,我们今天的生活越来越难感受到诗意,甚至有人喊出“诗歌已死”,《万物静默如谜》的遭遇就像辛波斯卡的诗句“当我说‘无’这个词,我在无中生有”一样显得不可思议。刘忆斯认为,辛波斯卡是历史的咏叹者和生命真谛的揭示者,她一直通过诗给出谜底,因此她的诗值得我们认真去读。

  辛波斯卡在中国第一次引起广泛关注是在1996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不久,漓江出版社就出版了她的诗集《呼唤雪人》,由林洪亮翻译,当时国内她的译名叫希姆博尔斯卡。2003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又出版了张振辉所译她的诗集,叫《诗人与世界》。

  但十多年前的这两个译本,流传度都不是很广。1998年,台湾宝瓶文化出版了陈黎、张芬玲翻译的《辛波斯卡诗选》,因翻译准确,语感很好,备受海峡两岸的读者喜爱。知名绘本作家几米喜爱辛波斯卡,就是受陈黎、张芬玲译本的影响,他在《向左走,向右走》卷首中引用的《一见钟情》就是他们的翻译。

  此次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万物静默如谜》,译者就是陈黎、张芬玲。他们对台湾译本做了细致校对,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翻译了15首新作,是当前市面上最全最新的辛波斯卡诗集。

  [NextPage]

  6万本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诗人、翻译家李笠是去年诺奖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在国内的唯一诗歌译者,他对诺奖评选诗歌的情况比较熟悉。李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虽然没有读过这本中文版的《万物静默如谜》,但他对辛波斯卡的诗十分了解,1996年,辛波斯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李笠正在瑞典,他买了一本瑞典文的辛波斯卡诗集。他认为,辛波斯卡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诗人,她的诗从小处入手,又不失深刻,对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很到位,她的深度目前没有一位中国女诗人能够达到。

  诗人、诗歌评论家李少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刚刚见到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得知《万物静默如谜》已经卖了6万本,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李少君说,他读过不少辛波斯卡的诗,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对现实政治的个人体验。李少君认为,政治诗不好写,要么流于口号式,要么只是表示诗人的一种姿态,但辛波斯卡能将政治诗写得有诗意,很到位,这非常难得。

  辛波斯卡为什么能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呢?李少君认为,因为中国的现实与波兰有相似之处,她的诗容易得到中国读者的共鸣。他说,辛波斯卡不但善于发掘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的诗意,她还敢于触碰现实政治题材。

  诗人孙夜说,辛波斯卡的诗意像“‘森林’这个词所萌生的枝桠”一样美丽。他认为,正是这种诗意的美丽,给中国读者带来了无穷的愉悦。

  中国诗歌能不能复兴?

  辛波斯卡现象带来了一个相关的问题:沉寂已久的中国诗坛是否开始复苏?《万物静默如谜》能否触动中国诗歌的复兴?李笠和李少君认为,中国诗歌已经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而王小妮和孙夜则认为,中国诗歌不需要复兴。

  李笠认为,诗歌在中国的复兴势在必然。首先,中国是一个传统诗国,诗歌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其次,经济的发展势必对文艺起到推动作用,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之后,诗意便开始萌动。再次,网络给了诗歌助推的力量,现在在网上发表诗歌、欣赏诗歌的人很多,看诗的人可能比看小说的多得多,因为诗歌比较短小,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李少君认为,辛波斯卡的诗会对中国诗人形成一种冲击,至少也是一种参照,她的诗与去年获诺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是两极,一个是对现实政治的冷静观照,一个是完全沉入内心的个人体验。李少君刚刚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文字,他说,最近诗歌活动如此之密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让人眼花缭乱,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他认为,研究这些诗歌活动举办的起因、活动的主题、参加的人员构成,及媒体的反应,等等,是分析当代文化的一个好的切入口,也是文化研究的一篇好文章。

  诗人王小妮对诗歌的复兴持不同的看法,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所谓诗歌复兴完全是编造出来的,国家可以复兴,诗歌不可能复兴。王小妮也听说过《万物静默如谜》这本诗集,而且知道卖得很好,但她说自己没有看过这本诗集,也没有读过辛波斯卡的诗。

  孙夜完全赞同王小妮的观点,他认为,诗歌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不需要政治运动式的推动。他说,辛波斯卡提醒我们注重诗歌本身,而不是脱离文本以诗歌的名义去运作诗歌以外的东西,那是可耻的,也和诗歌无关。他直言,中国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那样就会给许多沽名钓誉之徒以机会,真正的诗人应该潜心于对诗歌文本的创作与研究。

  (编辑:野狸红)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