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
韩素音原名“周光瑚”,笔名谐音“汉属英”。她曾说: “我虽入英籍,但我的根在中国。”韩素音的一生几乎是在行走中度过。她出生于河南信阳,先后在燕京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就读,并曾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她的人生化作话语和文字,架起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桥梁。
“她在向外宣传中国形象时做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她向外国公众作演讲;其二,她不断来往于中外政要之间,连接起对外交往的桥梁。”昨日,韩素音的堂弟、92岁高龄的周光地刚刚对外发出讣告,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他说。
韩素音在中西方交汇的多元文化环境下成长,她的父亲周映彤是第一批庚子赔款的留学生,而母亲玛格丽特则出身于比利时贵族家庭。血缘与文化的双重交融,恰逢家国巨变的人生经历与其独特个格交织在一起,呈现笔端。
沟通东西方的桥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这样评价韩素音的作品:“我读一小时韩素音的作品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比我在那个国家住上一年还要多。”
韩素英的作品共计40多部,译介到国内的有十余部,包括其自传《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再生凤凰》,小说《瑰宝》、《青山青》、《等到早晨来临》,传记《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等。
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小说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香港的一段穿越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中英爱情故事。这本书在国内的出版历程也颇富戏剧性。6年前,当时就职于世纪文景出版社的编辑陈蕾写的编辑手记中叙述了当年的一段故事。
《瑰宝》完成于1951年7月,直到2006年,其译稿才由作家格非转到当时陈蕾的邮箱。一开始她不相信,一本50多年前的名作会在如此漫长的时间中被错过。陈蕾在采访中告诉本报,她一直通过韩素音的两名养女唐荣梅和周惠英间接联系韩素音。
同时,陈蕾通过格非找到了译者,山东的一位大学教师孟军。这位“韩迷”当时因为被这本书的内容吸引着手翻译。接受本报采访时孟军说,翻译前后,他对如何出版、何时出版、由谁出版,并未有过具体想法。“她的文字刚健、清晰,抒情味道很浓。”
此后,孟军又翻译了韩素音的自传三部曲《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交由世纪文景出版。三本自传讲述了韩素音从1922年到1948年间的求学、家庭、交往历程,跨越中国的重要历史时期,所涉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冯玉祥、蒋介石、戴笠、刘湘、冯亦代、季羡林等人。[NextPage]
最爱萝卜丝拌粉丝
昨日,周光地刚刚同家人一起发出韩素音的讣告。回忆韩素音时,他说:“离开中国,奔向中国。这句她常说的话汇集了她对中国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她的语言和文字中随处可见。”
“韩素音的个性非常要强、独立。但她在生活上非常随和。”忆及韩素音的个性,周光地回忆道。
周光地认识韩素音时,她已经20多岁,当时的她来到四川,便是住在周光地家中。1940年代,韩素音与周光地曾先后到伦敦留学。当时,他们每两周见一次面,聊天之后便去中国餐馆吃上一大盆炒面。据周光地所述,当时战后的英国经济萧条,民众实行配给制,每周每人只得一个鸡蛋。“外国人在生活上得到优待,但仍旧艰难。”
“抓住一件事情不放。就是这句话,是她最明显的个性。”周光地在回忆韩素音性格时屡次提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个性,她冲破很多障碍,不断来往于东西方世界。”
据周光地所述,韩素音一直受到周恩来的欣赏。1956年两人首次见面之后,每次回国,韩素音都会与周恩来见面。“当时,与中国建立关系的国家不多。周恩来希望她在国外为中国对外沟通上多做工作。”周光地说,“之后,韩素音基本上都在做中国对外沟通的工作,她与外国的头脑们,比如当时的印度总督、西哈努克亲王、东南亚和美国领导人都有交往,面向公众的演讲也非常多。”
周光地说,晚年的韩素音一直魂牵梦萦的是能够再度回到中国。“这些年来中国变化很大,很不容易,她想回来看看。在她最后一份遗嘱式的文字里也流露出这种强烈的意愿。”
从1950年到1999年,韩素音每年回国,周光地家总是准备一大盆她最爱的萝卜丝拌粉丝。“她最喜欢吃这个,每次都吃一大盆,不厌。”周光地回忆道。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