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夺魁。
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冠,红遍大江南北。今天能多一点武亦姝这样对古诗词有敬畏感的人,实在是大好事。就一般意义而言,“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无论是就老百姓喜欢程度而言,还是就弘扬传统文化而言,都是十分有益处的。
我想说的不是武亦姝,而是那些无底线的吹捧,试图把她当作复兴传统文化、复兴国学的标杆,这就实在有点过头了。其实武亦姝自己本人也没把这个太当回事,而我们却太当回事了,这实际上有可能会害了武亦姝,我们赋予了她太多的文化意义,给予了她太重的文化包袱。一个16岁的小姑娘,承受不起!
说实话,像武亦姝这样的诗词才女,不要说在过去,就是在今天的县乡一级中学,恐怕也是不缺乏的。中小学生记忆力好于一般成年人,这是人的一个基本年龄特征,因为他们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性非常强。如果一个中小学生记忆力不好,反倒是有点不正常的事了。
有人或许会以为,我所谓的诗词才女,就应该是懂格律,会作诗,而不仅仅是背诵诗词。不然。会作诗就是才子才女吗?不是这样简单。要知道,懂格律对于过去任何一个作诗者来讲,不过是最最基本的常识,就好比吃饭要用筷子、写毛笔字要正确执笔一样,并没什么好值得言说的。当然,由于今天人已大多不懂格律,于是乎,一听说会写诗词而且是懂格律的,就以为有多么了不起。不光老百姓这样认为,诗词界的一些专家也是这样看法,把不谙格律者一律排斥为伪诗词,这是犯了典型的职业病。
拿懂不懂格律来界定懂不懂诗词,是一种狭隘。我见过很多格律非常工整的老干体诗,语言却苍白无力,空洞乏味,诗味全无。我也见过一些自以为懂格律者,去煞有介事地给别人改诗,甚至去给古人改诗,美其名曰不合律。结果,把一些本来很好的诗改得面目全非。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用今天的普通话标准去机械地套旧有的平水韵格律,南辕北辙。
南北朝沈约的《四声谱》对于诗歌韵律方面贡献突出。
音律问题十分复杂,在今天的语境下讨论音律问题,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一般的格律诗作者所能胜任的,如果不谙音韵学,不谙古音流变,恐怕谈不清这个问题。
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说,我们今天读诗词,不仅仅是要用普通话读,而更应该用古音来读。只有用古音来读,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认知古诗词的韵律,才能更吻合平仄,才能更体会到诗词之美。叶嘉莹先生说的其实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严格来说,诗歌是要靠语音而不仅仅是文字来吟唱的,是读出来而不是默出来的,只有通过吟唱,才能准确体会音韵之美,才能真正体会诗歌之美。今天的格律诗作者都知道用平水韵,但问题是,今天还有多少人懂古音?用平水韵,就必须要解决语言问题。如果还是用今天普通话的标准去套用过去的平水韵,这是背道而驰的。
其实,会不会背诵诗词,和懂不懂诗词不是一回事;懂不懂格律,和会不会诗词不是一回事;会不会写诗词,和懂不懂诗词不是一回事;复兴国学与传统文化,和会不会自作诗词也不是一回事。这几者之间有一定联系,但不能划等号。前面说了,背诵诗词,只能说明诗词记忆力好而已。懂格律,只是诗词创作的最基本要求。会写诗词,也许就是懂一些格律而已,未必就真的懂诗。即使是会写诗词(此处说的会写诗词是相对而言),也不等于就真的懂传统文化。不会诗词,也不代表就不懂传统文化。
诗词创作,是一种完全个人的行为,它不代表一个文化复合体。诗词的音律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音韵学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平水韵问题,它是古代文学专家的一种专门研究,不必人人都要懂,但不论是谁,如果谈诗词,则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比书法一样,我们都呼吁要尽可能地提高社会大众的书法文化修养,但不必人人都要当书法家,都要去写书法,但如果谈书法,则人人必须明白:书法首先必须要解决笔法问题,笔法不过关,书法等于零。我看了武亦姝的硬笔字,从专业角度来看,可以说尚未入门。但这不能怪武亦姝,因为她毕竟还没接受书法的专业训练。不能苛责一个中学生,但也万不能去拔高一个中学生。
套用一句熟知的习惯性话语:我们非常有必要浸淫传统文化,但我们对传统文化必须非常敬畏。复兴传统文化,复兴国学,我们还任重道远。
(作者系《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助理兼编辑部主任,文艺理论家)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