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中山大学的一则“学前”规定引发激烈讨论。《广州日报》以“来上中大先读‘弟子规’”为题,对中山大学布置大学新生暑期研读《弟子规》并提交读书报告的“校规”作了报道。新闻这样描述:“新生入学时须向院系辅导员提交‘公益囊’和‘悦’读感。公益囊是指暑假期间本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客观记录;‘悦’读感则是指暑假期间本人阅读《弟子规》的经历和感想。”
“我们希望新生暑假别太闲,实践公益,读点书。”中大学生处负责人说,在众多传统经典中选中《弟子规》,是因为其谈及道德教育深入浅出,明确指出了为人处世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这份读后感将属于“第二课堂”的内容,希望新生们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勿忘学习立身做人的道理。
看起来,这是来自行政管理部门对新生的一个统一规定。面对这两天的网络争议,中山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表示作业只是“倡导性质,非强制性”,并“欢迎”批评意见。
中山大学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南方著名高校,常常因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美誉而得到海内外舆论的赞许。然而,再具有包容性的大学,行政化仍然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所谓读《弟子规》的“学前教育”,来自于行政部门对学生思想工作的过度热心。在行政部门的管理者那里,忧心的是学生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缺失,却很少会考虑“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自由之精神”对大学生未来人生的积极意义。
《弟子规》是一部修订于清代的“训蒙文”。所谓“训蒙”,源自传统文化当中这样的理念——“教儿初孩,教妇初来”,认为孩童时期懵懂无知,及时进行善的训诫效果之良好,犹如“妇人之初来”,强调的都是对妇孺要及早“规训”,以免他们生忤逆之心。而《弟子规》的相当部分内容,是反现代伦理的,所倡导的无不是“愚忠愚孝”,这对早就饱受应试教育戮害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并不合适。
当然,很多人的辩护是,不要一看见传统文化就想到“糟粕”,尤其不要小看了准大学生们的辨识力。果真只是这样简单的一桩小事吗?哲学教授们不这样看。在回应某些网友“让新生读《弟子规》并不是要取其字面意义,只是要他们领会其精神实质而已”的说法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翟振明在网络上发表评议认为:“大学是做学术的地方,任何要求大学生去读的东西,都要严格按照读物的本来内容来领会,不能容许‘字面意义别当真,主要是领会其精神’这样的说法来扰乱新生的精神世界。”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袁伟时也同样反对这项校规,他的态度可能更为激进:“把300多年前五六岁小孩念的课本吹捧为经典,要今日大学生诚惶诚恐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这个笑话出在著名学府,令人心痛。”
治学严谨的教授针对的是行政部门自作主张的这种思想教育会扰乱大学新生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学习态度”。确实,如果说文字和思想可以肆意作他解和歪曲,那么,还要学术上的求知求真做什么?道德教育如果以含混的姿态进行,这态度本身就不够“道德”——“求真”应当是学术精神的要义,如果可以“不求真,不较真”,那么,这样的学术恐怕是违背学术道德的。
当然,数百年前的东西是不是就一定落后,一定要全盘丢弃?那倒也不必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审美的维度上,仍有它极高的价值,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等经典,对陶冶年轻人的性情,提高古典文化修养,显然是有好处的。但需要特别厘清的就是,不要混淆审美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审美作为一种个人旨趣,应当由学生自由选择,而道德教化却是要极为审慎和克制的,稍有不小心,行政部门就会掉入僭越职权的误区,好心办了坏事,引发的可就不仅仅是教授们的不高兴,而是败坏了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治学环境。
(实习编辑:李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