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本报2012年度好书评选扩容启动,并推出了8大类100本好书的候选书单。一个周末的时间,这份书单在微博上被转发推荐了5000次,“少上微博多读书”,成了网络时代的一点渴望、一种激励、一声叹息。其实,临近年末,各种各样的推荐书单并不鲜见,甚至堪称“茂盛”,但真要对读者有所助益,却并不容易。而更重要的,当然还是每一个读书人,在读书这件多元而又私人的事上,多花一点点时间。
如果是5年前,我觉得TOP10的书单,还是值得在微博一转的。但在今天,我觉得这类书单基本不值得评论了,直接略过即可。
对于稍微能在圈内混点脸熟的书评人来说,年底就是免费扛大包的时间:要给形形色色的报纸、网站、杂志提供的“年度十大好书N强”画圈圈,列出10个书名,然后再来点书面点评。最后在各种年度十大好书榜单的后面,再混一下脸熟,露一个名字。
早几年刚开始做这个,还觉得新鲜,当时评十大好书的媒体并不是太多,除了《新京报》这些有老牌书评周刊的少数都市报外,就只有《中国图书评论》这样的专业杂志了,最多再加上“深圳读书月”的评比。
但这两三年,时局变了,从云南到湖南,从广州到武汉,从新浪到凤凰,塞外江南,“十大好书”书单,已如飞机播种一般,遍地开花。
书单茂盛,这固然是好事,让好书能够通过大众媒体得到传播。但多参加几次十大好书的评选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书单的评选,犹如鸡肋,不参加过意不去,参加了觉得新意思不大。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些榜单到今天,就好像模仿《风声》、《暗算》的各种抗日谍战片,也好像模仿《亮剑》里狙击手情节的各种抗日狙击手电视剧,重叠的地方太多,有特色的榜单太少,实在意思不大。甚至有些评选,还会选出一些曾备受诟病的《给加西亚的信》之类鱼龙混杂的励志书成功书,那已经超出我们常识的范围了,无法评点。
对于那些“三观正确”但面目相近的好书榜单,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关于好书的共识更普遍了,当然还有评委团队也多有交叉。
但作为一个主持过读书版数年的老同行,觉得这些理由还是勉强。我在看到新京报的年度好书TOP100的名单时,就在微博评论,对于我们这种还读几本书的人来说,基本上TOP10没什么参考价值,TOP100才有启发性。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因为丰富,第二因为有分类。二者比较,“数量多”其实并不算一个很重要的理由,相比较而言“有分类”更重要,因为分类就有了框架,还有可能存在着价值观和倾向性。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十大好书”书单所缺乏的。
在关于好书的“共识”与“个性、倾向性”之间,很多制榜人,确实缺少一些基本的考虑,和程序性的安排。不可讳言,所有的榜单都有一种“主观的客观”,所谓客观,主要是程序上的合理和严格执行,确保进入视线的候选书得到程序的公平。但评奖本身的目标,就是彰显某种价值观和审美趣味。
一个媒体的书评版,是否能在“普世性的共识”之外,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与倾向性”,这就是这个书单能否获得灵魂和独特价值的关键所在,哪怕是多一本关乎本土的乡邦文献好书,也是一种独特性所在。如果不敢鲜明地亮出自己的价值观,那就只剩下所谓“正确”,却几乎没有了价值。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看到:有些“十大好书”书单侧重于社会进步,有些侧重拓展我们知识的疆域,有些侧重于自然和大地,有些侧重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有些侧重于艺术,有些侧重历史的重新认知,有些侧重于家庭书目……那么,我会重新在微博上写满140字的点评,并加以转发,推介给我的朋友们。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