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发展与任何人类事业的发展一样,相关的“人”的发展或者说“人才”的发展既是前提又是标志。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新世纪以后逐渐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必须有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的同时进步才能实现,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于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我十分幸运地于2004年成为“四个一批”的首选对象,可以说我是这个人才培养计划最早的得益者之一。我体会到的得益当然不是专业技术层面的,我们常说人才发展到一定阶段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修养,“四个一批”给我提供的正是一种高层次、宽视野的“修”和一种潜移默化、积聚内涵的“养”。
每次的集中研修都是难得的高级课堂,社会、经济、文化、哲思、国际政治、对外交往,国内最高档次的“讲师”为我们提供了平时绝难涉及的观察角度和思考课题。2005年我参加了由“四个一批”培养对象组成的赴俄、法、意艺术家考察团,我从业以来有很多出国学习考察的经历,但像这次这样从国家文化部长到顶级艺术家到普通剧院管理者的大跨度、深层次的访问调研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四个一批”培养计划还为我们安排了对国内基层情况深入了解的机会,也给我们的业务发展计划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实质性支持,我的学术论文集《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的出版发行以及导演作品《霸王歌行》、《理查三世》的出境演出,都曾得到过这样的支持。
其实“四个一批”带给我们的还有一种虽是隐形但却更为重要的影响,那就是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和文化责任感的强化,我想这可能也是“四个一批”本身最希望给予我们的深刻影响。
“四个一批”的远大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宣传文化事业的“高端人才”、“领军人物”甚至“大师”。但是,能否成为“高端”、“领军”或者能否被某个领域认可为“大师”,这既不是技术的事也不是修养的事,它对内可能关乎一个人的“终极人格”,对外可能关乎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既要看个人的“悟”和“德行”,也要看土壤是否肥沃、气候是否滋润,这恐怕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