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为配合武昌八一路地下通道建设和武大南北两个校区的连通。13时30分,伴着机械臂的巨大轰鸣和武大学子们的感叹声,建于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仿照武大老牌坊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国立武汉大学”牌坊拆除。(10月10日《长江日报》)
武汉大学正门“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被拆除了,这个曾象征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在其20岁时被无情的拆除了。拆除的原因只是为配合武昌八一路地下通道建设和武大南北两个校区的连通。据武大校长说要在牌坊附近重新建造一个新的牌坊。拆了又建,可以说这是脱了裤子放屁,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在牌坊与地下通道的博弈中,牌坊败了北。
虽然这个被拆除的牌坊只有20岁,但实际上它早已成为武大的象征,往大里说就像是天安门之于北京,凯旋门之于巴黎,“自由女神”之于纽约等等。“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在很多武大学子的心里都具有美好的回忆,以至于在拆除的时候,有一些武大学生抢石头,已留作纪念。笔者不解,为啥非要让武大正门的牌坊给武昌八一路地下通道让路,而不让武昌八一路地下通道为武大正门牌坊让路呢?
武大20岁的正门牌坊被拆除了,这让笔者想到了中国的短命建筑们,像“3岁”的呼和浩特明哲未来城、“9岁”的海口“千年塔”等。看来武大正门的牌坊要幸运一些,活到了20岁。很多建筑都逃不脱短命的宿命,建了拆,拆了又建,人们一刻也不得闲,似乎这就是中国式的经济发展。以至于很多地方都很难找到一个拥有长久历史的标志性建筑。
纵观当代世界上的著名大学,大多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他们的很多建筑物同大学一样历史悠久,每一座建筑物都承载着大学的历史文化。而在我们中国,像武汉大学这样超过百岁的寿星大学本已屈指可数,而且这拆了又建的发展方式,又会留下多少历史建筑来承载大学一脉相承的文化呢?笔者认为,拆了又建虽然经济,但破坏了大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
虽然有人说武汉大学正门牌坊不是历史文物,但笔者想问,如果每一次都超不过20年的寿命,不管拆了又建多少次,武大的正门牌坊也永远成不了历史文物。当前的历史文物都是前人创造留给我们的,而现在的我们也应该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应该给后人留下能代表我们这一代历史文化的,我们所创造的历史文物。而现在总是拆了又建,真不知道我们留给后人的将是什么?!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