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纸质经典的不朽魅力何在?

2010-05-03 14:01:09来源:光明网    作者:

   

作者:宋生贵

  当下,有两种提法流传颇广,一为“眼球文化”,另一为“读图时代”。这二者事实上是彼此关联,或曰互为因果的,是对于当代一种人文现象的两种角度的观照和描述。所谓“读图时代”,简而言之即谓当代人对于富有形色的直观性对象更加热衷和青睐,且如此者众,致成时尚;所谓“眼球文化”,是指那些专以吸引人的视觉注意为目的,且可归诸“文化”大筐中的林林总总。

  如今的世界,到处都有读不完的图:街市上的广告、招牌,电视中的画面,网络间的形色,连同近年出版的许多书籍中也往往加入大量图片。“图”是有形有色的,直观的,一般来说对人不会有明显“阅读”障碍,而且可以使人在轻松之中得到视觉的快感,因此,“读”之者容易成众。对于“读图时代”和“眼球文化”,笔者无意在此评说,而着重言及的,是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现象:当下纸质经典阅读的衰落。

  所谓阅读的衰落,当然主要是就品位、质量和境界而言,绝非简单地指当代人接触印刷文字的统计数量。我们眼见得如今大城小镇大街小巷上的书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五花八门的印刷物让人眼花缭乱,但其间以充满刺激而文理不通者不少。此类情形并不属于我们所倡导的阅读。

  我们虽然尚无法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所有个体或群体的阅读情况进行很具体的定性定量的考察分析,可我们无论是走进书店, 还是走进图书馆, 都会强烈地意识到:如今出现社会群体性的阅读衰落。社会各阶层的学历统计在显著上升,而真正的读书人却在减少,获得大学中文系毕业证书者竟有未曾通读过《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名著的。而能够将读书作为一种境界、一种享受更成为少数人的精神孤旅。

  这使我们不禁会追问,阅读作为人类汲取文化滋养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国人文化层次的重要方面,何以在当下的中国竟然出现如此景况?社会群体的文化消费如今到底转到哪里去了?

  对于前者,若仅从生存的现象看,至少可归纳出如下原因:迅猛而来的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文艺)、网络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潮汐中利益关系的诱导和人心浮躁 ;紧张的市场生活中群体的便捷性、娱乐性消费选择。其实,除此而外还有更为内在的原因,这主要见诸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者的品位和内在机制上。致命的短视和平庸浅俗催化着文化特别是艺术走进市场后演变的满足耳目之娱的刺激性取向。

  与之相关,静下来读书的确已成为少数人的事,而更多的文化消费族则另有选择。应该说,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是值得称道的,而且,其消费性、娱乐性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有适于大众文化消费的合理性。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如今这种文化消费时尚突出的负面效应:进入感官化、平庸化,文化心态更趋浮躁的恶性循环。

  纸质经典阅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接受方式:创作者借助文字符号将抽象的信息或自己的情怀表现出来,读者通过阅读,将符号转化为形象片段,再将形象片段整合为特定的总体情境,这中间始终需要读者的充分想象,需要悉心投入的再度创造——创造出每一阅读个体独有的另一种现实——一种任何现实存在都不可能替代的内在的现实。书籍的巨大而丰富的承载力和阅读的特殊机制,决定了这种文化传播和接受形式的独特魅力与其他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特性。

  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是一种关系,一种过程。作为关系,它主要是接受者与接受对象之间的感应互通、交流互振;作为过程,它应是各参与因素间呈不断激活、循环升值的情势。以文字符号为传媒的作品是非具象、未定性的特殊文本结构。这与接受其他具象的、有明确规定性的文艺作品相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着更为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和更大的再创造的自由度——间接形象远比直接形象留给主体的想象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大得多。

  特别是文学作品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中,多留有空白之处,寓于作品以更多的内涵和韵味。这便要求读者以更大的能动性探幽求微,在妙悟和凝思中补全意象。这就是说,作家的创造是为阅读者留有“补充性确定”和再创造的余地的,读者完全可以因自己的情态、修养和想象力,赋予作品所提供的刺激以富于艺术意味的形式结构和情感意蕴,在心灵中再造出自己的新产品,如朱光潜所说:“每人所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欣赏一首诗便是再造一首诗。” 正是在此“补充”和“再造”的实践过程中,阅读者除获得审美心理的满足之外,又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种精神锻炼,应该说这是和谐而富有张力的审美活动机制。

  其实,人的鉴赏力的获得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它并不属于某一种特殊感官所有,而必须是充分调动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对接受对象的完形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下,又主要取决于鉴赏实践的差异。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鉴赏心理因素能经常得到富有一定张力、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即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如果忽视了这种锻炼,就会衰老、迟钝或萎缩,直至失去作用。

  应该说,以各种方式(或途径)欣赏各类文艺作品,都可以使人们的心理得到锻炼。但相比之下那些直观性、定型化的表现形式,留给欣赏者想象、联想以至再创造的空间和自由度则必然会小得多。主体所关注的对象的许多方面,都已于视听间直接感知到,并获得了满足,所以往往不再构成强度较大的审美心理张力,同时对主体的再创造能力的考验与锻炼也便随之而相对减弱。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所获得的艺术美感,以及对读者精神力量的锻炼和强化,更是观看电视剧等无法实现的。当一个故事、一个形象、一种景致、一种情绪通过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事实上就已经以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已是由导演和演员确定下来的一个个具体的角色,而阅读小说《红楼梦》情况就必然大大不同。因为后者要经过阅读者的再创造而形成自己构想中的形象。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正说明每一位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完成着各自富有个性的创造。又如诵读《春江花月夜》之类空灵写意的诗篇 ,品味“晨钟云外湿” “月落摇情满江树”之类佳句,往往使读者更于情思俱至、涵咏玩索中各自生成胸中境界。

  我们知道,现代工业的出现,可以凭借新的耕种机械、以革命化的强力彻底取代唐犁汉牛,但电子文化(文艺)的到来和发达,却绝不可代替书籍的作用。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的文化传播和接受,无法实现阅读所能达到的境界及对读者特有的涵养作用。而且,凡传达人类生命体验的优秀的书籍,都是永远不老,也不存在过时的问题。21世纪的人读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读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读古希腊悲喜剧,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等等,仍然必有大不同前人的新的体悟、新的发现和启迪。这是书籍——纸质经典的神奇魅力。

  (编辑:王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