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社会情绪不是知识分子的风向标

2009-12-10 11:36:47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作者:陈方

  全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这一论断是社科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中公布的。蓝皮书表示,房价收入比(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应当在3~6倍的范围,6倍以上的居民购买住房就已非常困难,根据这一区间,蓝皮书指出,2009年城镇居民收入房价比将达到8.3倍,大大超出合理的承受范围。蓝皮书特别强调,85%的家庭没有购买住宅的能力。

  不知道是记者采访时的疏漏还是蓝皮书本身的缺陷,“全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的论断是如何出炉的,新闻里并没有详细阐述。房价高是事实,购房压力大是事实,绝大多数城市人“被蜗居”也是事实,但是这些事实能够推理出“中国85%家庭买不起房”,值得怀疑。在新闻援引蓝皮书的内容里,除了房价收入比的不合理之外,也没有太多证据能够推断出“中国85%家庭买不起房”。

  2009年3月3日,花旗中国发布的一份有关“财商”的调查显示,我国京沪地区的居民住房自有率已经达到49%。如果花旗中国发布的数据客观真实,那么社科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中“85%中国家庭买不起房”的论断就站不住脚。在中国城市里,北京、上海的房价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生活在这两个城市的居民购房的难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居民,如果这两个城市的居民住房自有率都达到了49%,那其他城市岂不是更高?以此推断,中国怎么可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呢?

  再细细分析“85%的中国家庭买不起房”的论断,购买能力如何界定,蓝皮书里也没有详细说明。全家人东借西借买了一套房算不算有购买能力?买房时从银行贷款算不算有购买能力?购买能力是不是仅仅指全额付款,蓝皮书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有意思的是,当初花旗中国发布京沪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49%时,公众和舆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而这次,当社科院蓝皮书发布了“全国85%家庭买不起房”的数据时,几乎赢得了大多公众的认可。原因很好解释,因为这一论断太符合当下的社会情绪了。热播着的《蜗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都市房奴们的绝望挣扎,河南青年王钦钦因预测房价失败穿着短裤夜奔在寒冷的冬夜,被网民自嘲为“这个时代普通人都被房价压榨得只剩下一条底裤”之时,公众终于等来了社科院蓝皮书这一极具“公信力”的数据。相信在不久之后的若干评论里,在论证高房价之殇时,社科院的这一数据将被无数论者所引用。但是请你相信,这个时候值得“公信”的并不是“社科院”或者“蓝皮书”这样的关键词,而是那种社会情绪。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社科院的专家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权威就来源于他们声称一切言行都是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在践行这一价值中,他们的学术研究都应该是独立理性科学客观的,否则这些知识精英们就容易迷失在种种陷阱里。英国学者弗兰克在《知识分子都哪里去了》一书中曾说,“一些知识分子已经积极地从内心里接受了文化媚俗政治,从而找到了一种轻松的生活。”一味地迎合社会情绪,这也应该算是“文化媚俗政治”的一种表现吧。

  为百姓利益说话绝对没有错,但是当社会情绪成为一些知识分子研究学术时的风向标时,这样的学术报告同样没有价值。如果说“夜奔”的河南青年王钦钦在高房价面前表演了一番行为艺术的话,那这个疑点多多的“中国85%家庭买不起房”的学术论断算不算也是一种“行为艺术”呢?

  (实习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