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礼物的思想:给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009-11-24 11:28:28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

   

作者:夏可君

  但愿,这一次,所给予的是礼物。

  “但愿,这一次,在这里,我,所给出的是礼物。”

  但愿,这一次,思想之所及是礼物,思想所给出的也是礼物。

  当一个人重复上面的句子,如同连祷,不停地在内心说:但愿,但愿,这一次,在这一时刻,我能给出一些什么来,比如一些文字,在舌头上滚烫燃烧的文字;而且,但愿,所给出的思想,还是礼物,但愿不要出“差-错”——不要有错误和误差,确实这次要给出的是礼物,不是“毒药”:英语的礼物(the gift)与德语的毒药 (Das Gift)有同样的笔法——如同德里达所解构柏拉图的“药”(pharmakos)时所显示的相关差异。

  我们如何谈到德里达的思想时不出“差错”?如何在思考他所给予的思想的伟大礼物时,也给出“伟大”的思想?我们只能说:“但,但愿”——这只是语词的碎片?在对她莫名的重复中,似乎舌头一再被点燃。这个莫名的思想——什么样的无名的思想?是佛教还是基督教的,或其它信仰的?也许是还没有被命名的信仰?

  但-但愿-愿,说“但-愿”已经是转折了,已经是结巴和呢喃着,如果是引用,是打开一个空间或位置给它者,是谁说过:“但愿”?但愿一直在时间之先,或者之后:但愿还是别样的,一直可能是异样的,如果再次引用,比如,引用策兰在《无人的玫瑰》中的“谁知道呢?”——如此这样的祷告词,不可能的祷告词,向着“无人”的祷告词,“但愿”指向谁?给予谁?——“无人”,但是“谁知道呢”?也许,每个人在给予礼物时都会这样?有时是如此的清楚,有时似乎又全然不可控制,接受者会如何着想——“谁知道呢?”

  “但愿”这个被思想所召唤而出的语词——也许不是语词,而是语词燃烧之后的余烬:这一次,在这里,语词所言及的是《无题》:不是“问题”——还没有什么被“题现”与“提到”面前,或者,还没有足够的语词来表达那个还不是问题的问题:《无题》——那是对哀悼的别样地命名和书写?甚至是哀悼不可能进行的再次的哀悼?是哀悼的哀悼?“谁知道呢?”

  但是,当一首诗的题目题为“无题”时,标题本身已经在否定自身了,已经是哀悼的言辞,已经在矛盾与曲折之间为咏叹定下了忧伤与怅然,茫然与空茫的基调。我们定然会想到李商隐歌咏过的那首最为传颂的《无题》哀悼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作为标题是否正是语词在歌咏后留下的余烬?要不然,为什么,诗人在无奈之际,在没有语词可以使用的情形下,只得使用这样的标题?一个不是词的词,一个一无所指,空空茫然的词?

  “但愿”这个词,与作为“无题”的标题一样,也不是词,而是“无奈”之后的叹息?或许,“也许”,所有的语词也只是叹息——使徒保罗说过那是圣灵,神圣鬼魂的叹息!“但愿”这个词是我们对德里达与布朗肖以及尼采的“也许”(peut-être,perhaps, viel-leicht:一点点,“也”还有剩余的,“也”总是很有多余的或剩下的,或者,还多出一点点,还是很多的—很轻易的事情?)的对应的翻译与重写,甚至是在汉语中的“改写”?“也许”是例外的逻辑,是对要到来的事件的召唤,永远有着不可能性的例外。同时,她也是我们在汉语中所要给出的思想?但给予谁?她如何被翻译回去——回到西语中?是先有“也许”,还是先有“但愿”?她们如何交叉与交错?这是思想的秘密?我,在这里书写的“我”,如何知道?依然是“无题”。

  说“但愿”,但,为什么要说“但愿”呢?是担心所给予的不仅不是礼物,而且担心所给出的还不是最好的。似乎如果是礼物,如何能不是最好的呢?从而礼物就总是要求着更多与更好?!甚至是“更多的更多”与“更好的更好”——于是,礼物就总是要激发一个过分的要求:礼物的要求总是过分的?是神圣的与宗教层面上的,而且是超越一切法则,乃至伦理之规范的?这是否也挑起一个无尽的乞求:礼物只能是永远无法满足的?那就没有谁能给出礼物了?那也就没有礼物了?这样,礼物不就被取消了?礼物如何能成为一个讨论的“题目”?除非有一个已经敞开的空间,才有“名目”可以去填补。

  于是,在言说礼物之前,在谈及礼物之初,我们就“应该”先在地请求“宽恕”(for-giving,为了纯然的给予而给予?)?请求它者宽恕我们,总是没有给出最好的礼物,总是带有我们自己的意志与心意,总是在要求回报,总是会“给—错”,给的不恰当,不合时宜,更不能做到“左手不知道右手所做的事”。是否没有宽恕就没有礼物?那么,礼物就是思考宗教的一条道路?也许是思考所有宗教的前提?每一种宗教不都是在一次“献祭”的“死亡给予”的仪式行为中奠基起来的?

  这一次,我们将反复念叨“但愿,但愿”,但愿的转折与呼求,既是否定又是肯定,而且“也许”还在这肯定和否定之前。“但愿”的言说事件在召唤一个例外的事件,尽管还不确定,于是,德里达说:“如果有这样的一件事——我不能确信,一个人从不能确信有礼物,礼物被给予 ”,也许我们只能说:也许,有礼物;或者不得不采用虚拟的限定式:“礼物可能存在着,如果有的话”,它将不得不与可能性的条件和可计算相关并与之并存;但愿,有过礼物,但愿,礼物在到来着,到来之中。是的,有谁在给予礼物时“志在必得”,而内心不在颤栗?“谁知道呢?”

  1,礼物作为问题

  当一个人开始思想,当一个人被思想所召唤进入思想的进程时,并思想那思想本身时,就已经在接受来自思想的礼物了!只有当思想和思想的激情已经在那里,或者已经被唤醒,我们才可能去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思想已经是礼物,已经先在地被给予我们了!

  思想的礼物与礼物的思想就相互牵引着,任何对礼物的思想都伴随着对思想本身的思考,即对那给予我们,为我们所承继的来自思想的礼物与接受方式的思考,也即是说,“对礼物的思想”要求我们同时思考思想的可能性——即“接受”思想,“保存”思想与“给出”或“给还”思想的可能性。

  但礼物能成为我们所思考的“对象”吗?礼物作为给予之物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甚至“有礼物”吗?我们能够说礼物“存在”吗?如果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存在也只是被给出的礼物之一(es gibt Sein: it gives Being)?这给出的事件(Ereignis)甚至比存在论差异还要根本。但存在作为天命馈赠的礼物(Das Geschenk)在发送(schicken)中就一定能到达它的目的地?甚至,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对重来的祈祷与呼求时,也是在书写中,在引用的叙述中,在多重的声音中,在书信开始的传递系列中发送(envois)的 ,如何保证传递的通道不被打断?从而不扰乱福音的传递?如何能避免给予中“交-错”的可能?

  在所谓哲学的终结之处,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循环体系终结之后,尼采在他严肃又戏仿的第五福音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馈赠的德行》中写道:“现在我吩咐你们失去我,并且寻找你们自己;当你们已经全盘否定我,我将重来到你们处”。即只有在失去(verlieren)思想的教导者或思想的给予者之后,这“得己或成己(Er-eignis)”与“去己或失己(Ent-eignen)”的游戏——海德格尔对尼采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判决标尺(在《什么召唤思》的前半部讨论尼采的著作中 ),它既是尼采离开形而上学的尝试,也是礼物给予是否成功的秘密。 

  尼采的超人的教导者要求我们成为孤寂者与被排斥者(Ausscheidenden)——或许也是去成为一个被弃者——瞧,这个人!这个被世界和神一起所抛弃与离弃,遗弃在十字架上的人子:一个多余之物,比死亡还要小——上帝的死使死不再有意义?又还要多——那在流血,将要腐烂,却又可能复活的肉体使死不允许被神圣化与替罪羊化?成为“药”?而尼采还希望这些“被弃者”成为一个新的被拣选的民族(又一个被摹仿和戏仿的犹太民族,或某种超越犹太教的犹太性?),这是对重临的圣灵或神圣鬼魂的重写?但他在《爱邻人》中却反讽地提醒我们,应该爱远方之人而不是邻人,爱幽灵(与基督教的精神有什么差别)与“危险的也许 ”,尼采的哀悼与遗言是对基督的思想的重新激活,还是别样地改写?这些问题还是悬而未决的,还有待成为讨论的“课题”。[NextPage]

  但在尼采对一种新的馈赠方式的召唤与倡导中,是否一种新的思想,以及伴随着新的给予的德行,一种新人,即,未来的哲学家将被给予出来?甚至,在这个馈赠的德行中将产生伟大的政治?这是一种消除战争或重新规范与约束战争的可能的方式?如同我们的儒家在一个战乱时代所要给出的礼乐教化的政治原则?

  于是,“礼物”的思想对哲学与神学都将性命攸关了,它关涉思想的未来与它的不可能性的可能性,一直还可能的不可能性,如何还能是无题呢?

  而礼物的思想还离不开那个时代的思想的转折,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思韦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对商品与资本主义的命运的剖析已经提供了对礼物思考的可能。

  如果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共同体(共通体)和“共产主义共同体主义”的思想,我们将发现礼物和商品内在的交错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的思考依然是提纲式的):

  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开头写道:Communism——是一个幽灵:das Gespenst des Kommunismus,“犹太人”马克思这样用他的母语“德语”书写着。在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们》之后,我们必须追问马克思他如何梦想这个幽灵的?——一个幽灵总是与梦想,幻觉(Phantasie),幻象(Phantom)有关——这个der Kommunismus des Gespenst?我们的这个颠倒,这个语词位置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一个梦想是否总是大于这个梦想者的?犹太人的耶和华这样的唯一神,与一个基督教化了的德意志的现象学精神,和一个未来的到来中的Kommunismus幽灵——这之间会没有区别?或者我们根本上就没有能力来区分这些幽灵们?而现在,在汉语中,已经将近一百年了,我们一直在实现这个词,有意无意地使用着这个组合词,但是,我们汉语的鬼神如何与这个异域的幽灵,幽灵们相遇?相混合和结合?马克思的英文和法文都很好,他能够说也能够写它们,当他在伦敦和其他人隆重聚集,当《宣言》发表时,他是否会用英语说他们正在形成一个Community of Specters吗?Community这个词显然与Communism相通,它们词根相同,这个轻微的变异书写改变了什么?在马克思那里,他是如何思想这两个词的?
 
  2,Communism应该是由Communi-st(共产?党-员:这里根本没有财产这个字义,虽然有“共有某物”的含义)还是Communi-ti-st(共同-体-员)组成?也许,在马克思那里,这二者并没有差别?或者,这个差别是隐而未显的?或者,这个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致这个差别的思想,思想自身所产生的差别,伟大的差别和差别的伟大——大过了马克思本人自己的思想?由无产阶级组成的党或由某种“文学性”(书文:并非狭义的文学艺术,而是文字阅读与书写意义上的)组成的共同体(共通体),其性质有何不同?革命的主体或行动者必须一直是革命的,那么作为运动,一直运动着的革命者也是未定的,是一群幽灵们?那就成了:幽灵们的幽灵!这个重言式是否消解了革命的现实性?但离开了幽灵性的革命还是革命吗?在汉语古代思想中,离开了天命的革新还是其命维新吗?如果文学性的真正本质或其本性就是创造和革新,那么,是否后者更能承担革命的使命?那么这个共同体——幽灵性的共同体(共通体)如何书写和阅读它自己?如何不断地改变它自己?是否最初的无产阶级——承担着扬弃着哲学的使命,成为自为的解放的心脏——就必须在书写中,在头脑中书写一种新的哲学而形成的?而且马克思的手稿就是片断性的,《资本论》还一直没有完成!

  3,这个发端于对“所有制”(Das Eigentum)和“私有财产”之历史形成——即私有制之“成其事”(成己:Er-eignis)的思考,是否也同时在渴望剥夺或去除(Ent-eignis:去己)它自身?但是,如果这个Communism发端的思考不仅仅是对这个居有(成事、成己)和非居有(去己、剥夺)——集中于Eigen(自己,自身,专己,专有),Eigentlich(本己的,本真的)意义上的相互关联的思考,而且也是——甚至更是在一个与它者(otheness)共在着的和一起生活的,而且,可能这个“共在”(Mitsein)的共生存还是“同时”或“先于”这个本己的思想的思考(参看南希对共在的本体论的思考),甚至,如果实际业造性的(Faktizitaet),被给与的(vor-gegeben),如果被抛的生活或“实际性(业造性)的生活经验”比存在问题的发生更为根本的话(如同在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的情形),这个共同生活(Mitleben),在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上比存在的思考还要根本:因为从没有独自一个人的生活,实际的生活一直是在共同生活之中发生的。那么,重新思考这个生存和生活的共同性(Being-in-Commom?Life-in-Common ,Co-existence),将意味着什么?

  4,马克思研究的是社会(Gesellschaft, Society):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生产关系,但关系在先。马克思本人,在他的时代也是如此,是如此着迷于这个词,用它来区别国家,以前的共同体(Gemeinschaft, Community),于是:Communism(共产主义)又被称为社会主义——注意在德语中也是与英文词society相关的。但社会与共同体有什么差异?如果我们前此已经把Communism和Community内在关联起来,是否马克思对社会的思考一直被这个共同体的幽灵所陪伴着?事实上也是如此,在1844年国民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当他区分动物与人类的共同生存特性时,认为人类在共同体中可以通过交换彼此使用对方在劳动分工后的产品,而“动物不能为它的共同体的利益和种族的舒适做出贡献”,在这里,马克思同时在人类和动物“社会”或组织的一般意义上使用“共同体”,但显然认为二者有别。这个区别在进一步界定人类的类本质时,把社会性和共同体区别开,如果人类的男女配偶关系是一个自然的共同体,他还甚至提到“妇女的共同体”,认为私有财产的关系一直保持为共同体与物品世界的关系,来比较和思考妇女作为共同体的共有财产,如同普遍的妓女,认为配偶关系只是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类关系”,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是人成为人之自然的关系,即,还不是社会的关系,那是人的类本质,那是社会自身把人作为人来生产,这要通过社会化的活动和精神,这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社会化的人。马克思认为共同体只是一个劳动的共同体,作为支付薪水和普遍资本的共同体,显然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资本的共同体相重叠了。进一步,如果“共产主义(共同体主义)”或者Communism是一个不停息的运动,那么当国家消亡,是否“社会”也将不存在?马克思为什么不去用英语和法语来思考Communism与Community的关系?而却偏偏偏爱“社会”这个词,而不是共同或共通这个词?

  5,当马克思讨论犹太人问题时,他说“金钱是以色列的勤奋的神”,却又只是在幻想中交换(又是一个幽灵),而犹太人作为一个最为独特的阅读和书写塔木德的“共同体”(显然不是社会),却被马克思当作基督教市民社会的一部分来处理,而且把犹太人的解放和社会从犹太人的解放,即从虚假的金钱关系中解放——但犹太人认为自己的劳动并不是为了社会和国家,而是为了其民族性和神圣的律法,也不是自我主义的——而是他者性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施蒂纳的批判中是以《圣经》文本的结构展开的,其中提到了“旧约的经济”和“新约的经济”,如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馈赠的德性”隐含的经济。而且,马克思所面对的“犹太人问题”还一直是问题,成问题的。在二战之后,必须被再度反思的问题。这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那个可见的神性的金钱货币有什么差异?资本主义的资本的幽灵就是犹太人的唯一神?基督教的的世俗化就是神的货币化?如同黑格尔的逻辑?耶稣的宝血的给出和供奉呢?如果犹太人问题是一个政治神学问题,这个解放的问题与犹太人自身的出埃及的源初的解放是什么关系?那么,中国人问题呢?鸦片作为“药”的问题呢?“卡夫丁峡谷”的问题呢?

  6,马克思发现了“商品”以及商品上所凝结的社会关系,剩余价值,甚至是历史。这个发现在如下四个层面上展开:在历史,文化人类学层面上,他谱系式地追踪了商品与社会分工,阶级形成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社会与人的本质结构层面,即社会学层面上,他还原出凝结在商品上的人与人的本质关系;而这都是在对人的本性与社会关系,即人与劳动的关系中来考察的,使剩余价值的发现可能,从而为人的异化劳动的批判提供了可能——这是在哲学层面上的揭示和解释了;对劳动和异化关系的思考,已经隐含了批判的标准:即所有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也由此确立起解放的许诺,在对资本“精神”的驱魔中形成了所谓马克思的弥赛亚主义的终末论——显然,这是宗教神学,甚至是“解神学”意义上的了。德里达已经在《马克思的幽灵们》中重演了这个精神纠缠的奇异场景。 而第四个层面其实与第一个层面是相通的,即,从根本上说,这几个层面的思考只是思考方式和结构上的方便说法。但是,马克思韦伯却为资本主义作了宗教上的辩护:他从比较宗教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出现的原因,在问题的提出上结合了人类学和宗教层面,其解决也落实在这个层面。首先他强调了商品交换所要求的薄记与计算的重要性——这是经济社会学层面上的考察;而计算可以推动理性与逻辑的形成,这是在哲学上辩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而为什么资本主义只在西方兴起,其最核心的原因还在于所谓的新教伦理,即基督教的天职劳动观念的影响,这当然与圣子的献祭(基督的宝血)及其人在亏欠中的回报(来抵偿罪过)分不开。正是在这里:这个圣子的献祭的给出与供奉(offering),无疑也是礼物(gift)。离开了礼物的回报的德行和行为,资本主义,或者说,整个西方社会是不可能被理解的。而对礼物的思想,从人类学,哲学等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思考,恰好就处于这个时代思想的转折上。于是:礼物如何在商品的形成中起作用呢?礼物与商品的差异何在?是并行的还是在所谓的进化论上商品扬弃了礼物?礼物可以被交换吗?礼物是否从消费的另一端不同于商品的生产?对礼物的遗忘是否是西方主义的命运?更“要命”的礼物是“鸦片”:是宗教的,还是殖民化的商品?还是战争的象征符号?而马克思是讨论过鸦片贸易和战争之间关系的。[NextPage]

  只是囿于人类学的视野与历史事件的限制,马克思对东方文明的思考还只是在萌芽阶段,而且西方自身传统与哲学的思考方式的限度还有待显明——如奥斯威辛与西方文化的命运;而韦伯虽然努力发现其它文明的独异性,但他在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时,仍然是从西方的资本主义出发的,主要还只是在说明东方,比如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他在《经济与社会》中,总是喜欢用否定的说法来展开比较)出现资本主义,却不去问中国文化自身有什么,是如何形成为这个样子的。

  如果,汉语思想能够对礼物提出独特的思想,是否意味着“卡夫丁峡谷”的通道可以打开?这与Communism的传播,在中国现实历史上的作用将会重新被审查?在所谓的“共产主义”在前苏联和东欧垮台之后,一种新的共同体或“共通体”如何形成?是否,应该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和话语实践中,在汉语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交往中来重新思考马克思的“共同体”和“共同体主义”的思想?如何激活汉语经典思想的感通性和生发性,以及革命的思想?其间的关联在哪里?如何形成政治上新的可能性?在“一党”的现实政治统治和未来“共同体主义”的可能政治行动之间,如何蓄势待发?同时,在回到我们自身传统的创见,即孔夫子那里,在一个德位不当的时代,通过师生的阅读共通体的方式传递着天命,但在后来却完全被政治帝王统治代替了学统和道统,如何避免这个覆辙?如何保持政治共同体和学习共通体之间的张力?犹太人的它者性命运和现实的双重身份是否给我们以启发?而这又回到了共通体的共在上了。

  这里我们还不讨论个体理论和原子的偏斜说,个体与自由(及其主义)的关系,革命与共和、保守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主的未来的问题。

  因此,把礼物馈赠作为经济模式来理解已经狭隘化了,礼物馈赠作为一种“元伦理”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势必也影响政治和政治本身。如果考虑到马克思对商品和资本的批判,如果在商品中已经有礼物的要素,如果在东方社会中,比如中国礼物“交换”占据主导,那么儒家的礼乐传统如何与一种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这无疑可能是中国未来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不再只是亚洲四小龙的儒家资本主义了?同时,它是否可以消解当前宪法改革的困难和中国资本积累的“贪污受贿”的道德焦虑和所谓的“原罪感”?如果中国的资本已经凝结了礼物彼此给与和回报的交往原则的话情形将如何?!是否这可以激发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思考的可能性?

  而以“礼乐文明”著称的中国文化难道不正好可以为“礼物的发现”提供契机——而这正是本文在汉语中写作的动机?但是,在汉语思想中,“礼物”似乎一直是“无题”的:在无法投递的信物中,在礼仪扭曲的身姿中,在帝王内宫的火焰中,礼物或者“礼”本身从没有成为本体的至高的问题——当然,在孔子那里是一个例外,可那是天命在给予中的发生。虽然这已经经过了一个思想的迂回运动,是西方对礼物的思想唤醒了我们重新来面对我们自身的思想,因此,对礼物的思想总是带来思想的礼物。只是这一次的接受与转换,转变,都在礼物的思想的流动中进行,“生生之易”是礼物“往来”的原则?但是,如果这“生-生”之间出现了断裂呢?“易”停顿了呢?靠生殖来传递与保证的“香火”——那火焰不会成为灰烬?那家谱中死者们,鬼魂们的名字如果不再被冥币的火焰在节日所点燃,不再被哀悼,是否讲述的历史会中绝?

  还是通过尼采,在其《论道德的谱系》中,大胆揭明了道德发生的暴力与权力机制,认为道德与宗教上的内疚与罪孽的责任观念,实际上,“起源于最古老的最原始的人际关系,起源于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不管是否是德语本身(die Schuld:有着“债务和过失”的双重含意)为尼采提供了反思馈赠方式的便利,尼采的发现起码为重新全方位解释历史提供了可能。
随后,在1925年在法国出现了莫斯的《论馈赠》(或译为《论礼物》 )一书,在该书中,莫斯力求通过对北美原始部落之间相互馈赠礼物或交换礼物,直至在交换中比试着回报更多更好的礼物,以至于挥霍礼物(如夸富宴),甚至毁灭

  物的分析,来说明礼物交换与商品交换的差异,强调礼物交换比商品交换对社会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感的形成更有影响,礼物是价值的价值,是信贷经济理性的基础,赋予了礼物在传统社会整合中最为重要的功能,而且还上升到宗教的高度(所谓“礼物的精神”)来讨论。然而,正如德里达后来所尖刻地指出的,在该书中,莫斯除了没有说到礼物,说了一切,因为莫斯既然要区分礼物与商品,却又随意地使用“交换”一词,但是,礼物是能够被交换的吗?德里达的提问实际上使礼物与馈赠行为本身发生了致命的分裂,使日常的礼物概念和哲学意义上的礼物范畴发生了断裂。当然,德里达的思想已经受到了巴塔耶的激发。

  正是巴塔耶比其他的人类学家更为彻底与坚决地把礼物作为其思想的核心,并以礼物为核心来考察宗教的神圣社会学,尤其是宗教的牺牲与献祭仪式,法西斯主义的暴力机制,以及寻求一种“非知识”的可能性。进而,他区分了资本主义的“有限的经济学”与尊重绝对主权的“一般的经济学”,而后者对耗尽,消费,挥霍的强调,不同于资本主义对生产与交换循环的推崇——显然这与马克思对生产力,韦伯对合理性的推崇有重大差别,当然并不就意味着巴塔耶是所谓的非理性主义的。他还力求在思想礼物馈赠的可能性时为新的共同体的形成提供准备条件,以便走出西方传统的封闭体系,为批判资本主义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德里达在《书写与差异》中则从两种书写形式中揭示了巴塔耶对“在场”的自我保存意志的依赖性书写的藐视,而强调对另一种让绝对主权将自己分配的书写:“这另一种书写就将痕迹当作痕迹去生产的书写”,只有当痕迹也抹去自身时,并把书写当作某种绝对抹去的可能性来建构时才是痕迹。即绝对主权的“主体”要走到底,就必须抹去自身,拒绝被承认(打破主奴相互承认的辩证法),成为不在场的,无意志,无希望地忍受一切,生活在别处 。

  当然,德里达在《文字学》中,在解构斯特劳斯关于专名的给予的暴力中以及卢梭语言发生与文字的理论时,已经在回应莫斯的理论了。因为从自然到人类社会的发生与“突变”之间使任何逻辑的思考不可能,这个通过想象的死亡达到的“空白”的“间隔”空间,即延异或分延的替补正是文字产生的位置,而在苦难的共感体验或怜悯的结构中,“想象,时间与他人连接成通往非在场的同一途径 ”,社会关系与交往(communication)在文字中的构成,是与文字的非在场,或想象的死亡的给予联系在一起的,是文字书写分延的效果。

  但是,德里达对汉字书写的思考与憧憬是否也有“错置”的可能?莱布尼滋说汉字似乎是“聋子创造的”,基于更多的理性思考产生的,而德里达认为这样的“汉字概念因此成为欧洲人的一种幻觉 ”,是一种“汉字偏见”和“象形文字偏见”。但不认识汉字的德里达,如何想象汉字的它异性与绝对的陌异性(汉字的象形性是绝对陌异的书写吗?),以及在书写中的礼物给予?那是否是想象的限度与不可能性?我们如何给予德里达礼物思想的一个回应是他所完全不理解的?也许,真正的礼物都是在绝对的无知与遗忘中给予的?

  而按照一般的习俗,一次社会化的人际交往中的“给予 ”(granting, 法语的donnor)行为就是一次礼物的“馈赠”(donation,法语的 don),我们似乎一直都在从事礼物交往活动,所谓“礼尚往来”,礼物的存在如此自明,因此礼物的“到达”与“到来”似乎就不必成为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礼物?礼物在所有的事物中占据什么位置?礼物是最高最后的事物?是所有其它事物得以显现的前提?礼物在世界上有位置吗?礼物在什么地方或位置上才能真实地被“接受,保存,给出(如果不是归还)”?

  同时,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西语中,一个“给予”(giving,德语的geben)行为所给出的事物就是“礼物”(the gift, die Gabe)了,语言在词源学上也在支持它们语意上的同一性,但是,它们的同一性不也意味着语意上的相互浸染?甚至意义之间不可避免的“交—错”与“错乱”?错误与混乱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只是还没有被承认?如果礼物能够在场化,礼物不就进入了可以交换的循环之中,这交换也在形成一种“礼物的经济”,但是,有一种礼物的“交换价值”吗?礼物能够进入交换的“循环”吗?礼物可以等价交换与计算?而被计算的礼物就没有“更多”的“剩余”了!礼物不就被取消了?而这样的消除与对礼物无限的给予要求是截然相反的,它堵塞了礼物给予的可能。[NextPage]

  而且,在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一个给予的行为显现出了行为本身的“在场”(presence)现象,而在主体心意或价值的意向上这“所与”也即是“礼物”(present)了。于是,礼物作为一个课题被主题与“现象学化”还是一个晚近的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些礼物的思想家都承认,在一次礼物给予行为中,在结构上有三个要素:“礼物的给予者,礼物本身与礼物的接受者”,如果有一个给予的确定的主体,这个给予者就会形成给予的主体意识,要么会因为慷慨而自傲,要么在被承认的快感中加强了自恋的冲动和力量,这恰好与礼物给予彻底给向他者相违背的,进而使接受者产生负债意识,从而控制接受者;如果礼物本身显现出来,即在场化,就如同商品了,可以进行评价,比较与计算,也使礼物不再是礼物;对于接受者而言,如果他明确意识到他在接受礼物,他就必然陷入债务的意识之中,失去自身的自由,他在回报的压力下被那个给予行为的发生所控制了,从而使整个给予行为在一个大的循环中运行,也取消了礼物本身。

  礼物如何能成为一个话题与课题?这一次,它将在我们的这次思想与写作行动中成为问题,或许是唯一的问题。那么,它将使这一次的写作活动本身也成为一次“礼物”的给予行为?难道所有对礼物的思想不也在给出自己的思想,暴露自己思想的秘密,或者与“所思者”之间在“交换”什么,海德格尔说愈是伟大的思想它所激发的思想将愈是伟大,这是思想之间交往的秘密?

  但愿,这一次思想所给予思想者的将是礼物,但愿,思想者所给予思想的将是真正的礼物,无名的礼物,“谁知道呢?”,无人的秘密的礼物,在礼物的秘密之中。

  2,礼物给予的绝境:德里达和马里翁的争论

  我们将讨论或“置论”(Er-oerterung:把论题置于某个位置上或拓扑学上来讨论,但如何能把“无题”置于一个位置上?):德里达对“礼物”的一些描述,而讨论即是为礼物给出一个思想的“位置”或地方(Ort),尽管也许会是一个“非位置”(khora),一个秘密的地方,一个不可能的地方。

  但是,我们又如何能现成地“概述,归纳,总结”德里达所“接受的,保存的,发送的”相关于礼物的思想(尾注),如果德里达一直处于礼物的思想的激发之中,又一直在唤醒着礼物的思想的话?但他这双重的运动在他的思想中是如何转化的?如果他的思想一直就在礼物流动的秘密中“运行”(economy,在英语中,这个词“经济”还有运作和运行的含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进入这“流动的运行”之中,这礼物的思想的“生生之易”之中?这“易”如何在汉语中转化,生成,延续传递来自另一种语言和思想,另一个唯一的个体的思想的礼物和礼物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仅仅重复德里达有关礼物的思想,仅仅只是叙述与描述他对于礼物的思想:甚至那所谓的“对于”其实也是不确切的,因为礼物如何能成为思想的“对象”?那不就把礼物表象与在场化了——正如海德格尔一生的思想所摧毁的;也还是因为如果我们只是重复他的思想,我们就在做现成的思想运动,我们就只是在作“归还”的交换活动了,因为礼物的思想要求着思想者也必须给出自己的独一的思想的礼物,而不是现成的事物。我们也还不能:有意与刻意地去给出我们对他礼物的思想,我们似乎只能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来思考?这个“之间”是给予发生的“交错”领域,但“差错”依然会发生,我们只能祈求宽恕。于是,礼物在给予之前,已经是对它者的回应,是宽恕的时机。

  首先德里达让礼物与“在场”对峙起来,表达出给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相互依存的“准先验条件”,从而揭示出神学对在场的依赖,它尤其表现为死亡作为馈赠在神学的奠基作用上,我们将着重分析他对福音书中的“天堂的经济”的解构;然后,通过他对否定神学的解构转到他对礼物给予的不可能的指引,即向不可命名者的神秘地方的接近,走向一个“荒漠中的荒漠”(desert of the desert)或“空茫中的空茫”的境地(khora),这是他解构一切终末论神学的思想前提;最后,我们还将演示他如何给出思想的礼物的具体的书写与经验,即在精神燃烧的余烬的痕迹中,礼物如何到来与发生。

  德里达认为:“有礼物,如果有礼物的话,仅仅在于打断体系及其象征,处于一个没有返回和没有回归,没有以礼还礼之自身适宜的分裂之中?”即礼物的发生会打断经济交换的循环与回环的封闭体系。这是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在场”中心及其一切目的论后效的解构。“因为如果有礼物,礼物必然不显现,不被知觉,或被接受为礼物”(GT:p16)。把礼物(gift)的给予与在场(presence)的显现相对立是他的出发点。限于这次写作的“论题”,我们不准备讨论他在人类学上对莫斯礼物理论的解读,也不讨论他对胡塞尔现象学及现象学一般的在场中心的解构,而是集中在他对礼物思想的一般的描述上,以转向对神学的解构。

  首先,德里达显示了礼物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相关差异关联。“除非礼物是不可能的但又不是不可命名或不可思想的,而且除非在不可能与可思想的裂缝之间,在这个打开的维度里,有礼物,而且甚至有一个阶段,例如时间,给出存在和时间”。(GT:p10)他认为对礼物的思想只能“由不可能开始”——礼物是不可能性的别名。那么,为什么和如何思考“那不可能本身”?德里达的解构的宗教的力量在于揭示出了礼物给予或思想一般的“准先验性”:即礼物的可能性的条件同时设置了礼物的不可能性的条件。但这个在礼物与经济之间的空洞的,所谓康德式的先验幻象,这个裂隙并不在场与显现,它如同思想与知识,本体与现象的差异(GT:pp29-30)。

  一方面,礼物是不可能的,但这种不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不可能,而倒是不可能本身”,它标记着一个差别,即“关于它,我们不能说什么,但关于它我们不再沉默”,我们在一个两难或绝境之间,“不可能本身”既使思想言说可能,又使这欲求达到一定程度时,使之取消自身。即,我们要一直保持警醒,我们的思想不可能彻底接近那个不可能本身,虽然正是那不可能在推动着我们对它的思考,是它在要求我们,呼求我们,尽管我们不知道这呼求者的名字与来源,有时甚至我们还无法辨认它是善的精神还是恶的魔灵,因为我们一旦用善或恶的标准来评价它,我们已经就使之现成化了,尼采的超越善恶的自由的精神与之相应。这样,它使一切对神的名字的垄断和独占的命名都不可能,无论把神的召唤规定为父亲,圣子,还是某个具体的精神都是“不可能的”——却是恰好没有认识到那不可能本身而产生的僭越。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放弃我们对不可能的思考,因为那不可能也离不开可能性,礼物确实已经给出了:有礼物——德里达在反驳对他否定礼物的误解时,反复强调这一点,并用了一个虚拟的限定:“礼物可能有,如果有的话。”(le don peut être, s’il y en a.——在法语中,显然德里达这里用了有些非常独特细微的表达方式:peut être(可能存在。peut是pouvoir可能的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变位形式)是对也许peut-être的分写,强调了礼物“存在”的可能性,但是,作为peut-être(也许)的模态,是例外的逻辑,也许导致礼物被给予却仅仅在不发生的条件下,所以,这里德里达后面以虚拟的语气来暗示,而il y a(有,予有)是在回应海德格尔的那个es gibt的予有和馈赠的成己和去己的关系),是为了标记礼物的可能性和“现象性”的独特性。只是这“予有”的方式很隐晦,似乎所有的神学,在西方,尤其表现在否定神学上,都在这一神秘的表达上冒险。因此,绝境(aporia)的境况并不意味着不决断和给予行为的瘫痪,而是对冒险的敏感和责任,是对未知和未来的绝对的开放,正如德里达在回应来自激进基督教正教的批判时所强调的(参看1999年在Villanova大学召开的圆桌会议和Caputo为德里达的辩护 )。[NextPage]

  我们可以尝试把德里达关于礼物之“成事(成己:Ereignis)”的思想做个如下的总结 :

  1,德里达从思考事件之言说的可能性和事件之成事的可能性出发,把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相关——“一个一定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在这里的不可能性不单纯是“区别于”和“对立于”可能性。以此德里达力求重新思考哲学史,思考哲学传统一直在可能性的先验条件下的思考方式的局限,以便思考哲学的“新”的可能性——而这正好与其“不可能性”差异相关,并在思考哲学之作为事件和事件之为事件本身中来实现思想自身的转换。如果思想也是礼物,这礼物之给予却不可表述;因为:“它是不可能性本身”,那么这就激发了新的思想的可能性。

  2,礼物馈赠是事件,馈赠之为事件总是作为意外到来;并且必须打破经济的循环,只能作为不可能性来宣告和表达,否则就会取消礼物;礼物甚至还超越感谢——这也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不仅仅超越追问和感谢而且也走向歌唱、赞美和沉默的隐退的原因;礼物只能作为不可能来显现,对此我们不可能有知识,而且礼物必须一直“保持”(bleiben)为不可能的。

  3,但事件之为事件也是现实性的,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只是否定性的,它恰好要求“行不可能之事”,人们只有在做不可能做的事情之中,事情才成其事,只有人们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事情时,事情才是超越于自身,并且形成新的事件。因此,人们必须给出礼物,甚至给出自己所没有的。

  4,从事件本身之成事的经验结构上,德里达力求“把不可能性置于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可能惊袭可能”:“事件保持为不可能—可能,尽管也许它已经形成了,它还是保持为不可能”。例如,就与礼物给予相关的宽恕行为来说,任何宽恕总是在不可宽恕之中的宽恕,如果可以宽恕的恰好不是或不需要去宽恕了,“不宽恕必须保持在宽恕的不可宽恕之中;宽恕的不可能性并不应该停止惊袭宽恕。馈赠的不可能性不应该停止惊袭馈赠。”——这正是事件之成事的根本的经验结构:保持为不可能性的但又惊袭和搅动可能性。因此,我们还必须言说不可能性本身,这个不可能不只是与可能相对立,而且还是其“机遇”,这个机遇将打开事件的例外性。

  5,事件的经验(不可能—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德里达的这种写法)就进入了“症候”(Sympton)和“秘密”的幽灵性结构中。馈赠和宽恕也必须一直保持为秘密——秘密必须永远是秘密;它们只是“显现”(这个词似乎也不恰当)为“症候性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德里达对不可能本身“显现”方式的探求——幽灵和症候的“显现”已经不是“现象”,如同勒维纳斯的它者的“面容”是“神显”(比如在西奈山上神在摩西面前的出现);而症候总是从上而来,是降临性的,超越于我们而降临;事件的唯一性,也是特别的,例外于法则:可能—不可能的言说和哲学的承诺只能是绝境式的——这正是尼采自觉表达的“危险的也许”的经验。

  6,在尼采那里,“…也许的范畴,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如同症候或秘密所自身共有的形态”——这个“之间”的领域正是德里达思想所展开和书写的地带,当然,他有时靠近可能性的一面,对各种立场进行解构——解构的力量则来自不可能性的牵引,有时就是在不可能之中冒险——这是其思想中“先知性的因素”:这也是双重书写的效果。从而打破辩证法,挑战传统的逻辑。

  7,而这个之间又是在世界上没有位置的,并不占据位置,是“非位置”性的Khora。是雅贝斯所书写的沙漠,荒漠和空茫的所在——这也是礼物发生的所在,也是我们后面的研究所要指引的位置。

  但是,在那个礼物发生的“可能性的条件”上,德里达与另一位研究礼物和给予的法国思想家马里翁发生了冲突。就一般礼物给予的三个要素“礼物的给予者,礼物本身与礼物的接受者”而言,德里达认为在礼物发生的时刻,它们不显现,不被意识到,被遗忘,“如果要是有礼物,不仅给予者或接受者不觉察或不接受礼物本身,对它没有意识,没有记忆,没有承认;他和她还必须也完全忘记它,并且甚至这个忘记必须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它甚至超出了遗忘的精神分析的范畴”。马里翁则受海德格尔对存在打叉的影响,又在彻底贯彻现象学的悬搁方法的意义上,把三个要素打上括号。

  马里翁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专门分析了礼物给予和结构构成的一些基本要素 。他批判了传统以四因理论建构的礼物给予思想。即,传统思想一直:把“给予者”作为有效因——把接受者作为目的因——把礼物本身作为形式因和质料因:这个因果律(causality)的理论是完全形而上学的:在效果和原因二者之间建立起来的平等等同相应,实际上已经把“礼物”置于交换、循环(返回)、计算、内化的经济学式的解释模式中,根本就取消了“礼物”。显然,“真正的”礼物给予总是“给予”只为其自身而给予的,不求回报、不自身荣耀的。马里翁总结了德里达所揭示的礼物及其要素的基本结构:A,如果有礼物,它就不是相互行为。B,如果有礼物,给予者必然不求回报,不进入契约,不是债务。C,接受者必须遗忘接受的礼物,这个遗忘是彻底的。D,礼物(present)自身应该是不在场(presence)的。

  那么,如何把礼物给予作为“现象性”来分析呢?这是礼物给予的疑难:礼物给予不得不显现,但是,一旦作为形象显现,就在场化而取消了礼物。但是,如果礼物不显现,无法展开和描述礼物给予行为。德里达则把这个疑难更加彻底化,成为了绝境(aporia):“我们就走向了限度,礼物的真理足以取消礼物,礼物的真理等同于非—礼物或礼物的非—真理”。以及:礼物的可能性的条件同时也是礼物的不可能性的条件——这是礼物馈赠的最为内在的绝境。

  而马里翁的回应则是:要么,礼物在场化,铭写在经济循环中取消了礼物;要么礼物不再显现自身,封闭了所有的给予的现象性——这是他与德里达的不同,他认为德里达无法给出礼物馈赠的现象性的描述了,而他自己要扩展现象学,超越现象学的地平线和界限来,在给予的溢出或充溢的分析中展开对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礼物给予现象性的描述,哪怕是接受基督教启示神学的影响和负担,也要展开这个“精神”的现象学结构描述,从而真正扩展现象学本身,这是他受Michel Henry的基督“圣子”的生命自身的神学现象学的影响而继续的工作。针对礼物和在场的表面上的同一,他认为给予的现象性可以不被在场所控制和限制,在场并不限制礼物,礼物(the present without presence)可以没有在场,或礼物在存在之外(outside Being)。

  但是,德里达认为礼物不可能成为“现象性”,因为,一旦成为现象,就取消了礼物,而马里翁认为礼物可以显现——当然要按着现象学悬隔与还原的方式,而非自然主义与日常的现成的方式发生,其结果是:“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给予”,给予就成为一个比存在和意识还要普遍的概念。德里达反驳马里翁是把“给予”与“礼物”混淆了,对其中的“交错”没有反思,因为马里翁的天主教神学信仰背景和神学的预设已经先在地影响了他对给予的研究,而且他对礼物的讨论已经在基督教的文本中进行,这恰好违背了现象学的无预设原则。当然,马里翁可以在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的前见上为自己辩护,并以历史的例证来补充,即德里达也并不能摆脱历史的限定性条件。

  差别仍然在于,就理论的策略而言,德里达虽然在历史的具体处境中在场着,但他并不持守或固守某种“立场”,他的思想只是“寄生”在一些理论上,并对这些理论进行解构,在一次次“适时”的解构行为中打消思想对在场之权力的渴望,这是解构的政治动机。显然,马里翁依然持守着基督教的立场,他的召唤者仍然是有具体的名目的。在对礼物具体的现象性的争论中,马里翁认为有礼物,且在大量的宗教经验中,尤其在饱满渗透,漫溢超出(saturated)的现象性中反复确定地已经发生了 。在马里翁看来,关键是要区分开真正的礼物与制造偶像的给予行为,于是神学的任务就在于接受现象学的洗礼——这是他受到了Michel Henry的“圣子”与受难的生命现象学的影响,显示礼物给予的真正的精神。而德里达认为 ,马里翁的礼物现象学已经超出了现象学自身的可能性与视阈,并不能通过现象学来确保,于是一门礼物的现象学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要被解构的,在他的理论中,礼物与现象不可能关联,否则是要被解构的。[NextPage]

  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正如卡普托所指出的,在关于礼物的问题上,德里达更强调礼物给予的“债务与信实”的方面,而马里翁更强调礼物与因果性的关系与差别(GGP:p77),马里翁应该在上帝给予礼物的创造中说明这给予的快乐与非债务,或宽恕的力量与品格。另一方面,德里达尽管承认有礼物,是否他几乎完全取消了礼物馈赠的现实性?以及相关的礼仪性——比如在基督教的圣餐仪式和中国文化传统的礼尚往来,他们可以辩护说,我们给予的礼物不足够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所给予的不是礼物啊,这在德里达对莫斯的那本书的批评中也可看出,虽然莫斯有把商品交换与礼物交换混淆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他所研究的不是礼物。当然,德里达在《给予时间:1,伪币》中接着补充了对虚假的礼物的阅读,但,我们依然能够说,有礼物,我们在给予礼物,只是我们被要求无限地去给予,并意识到——恰好要不断地意识到与警醒到我们所给予的还不够好,从而还要去给予,无限地给予,这里可能是基督教把有限的给予无限化了的或天堂化了的潜在动机?中国文化的祭神祭鬼的宗教是否在启发这样的思考的可能性?犹太教对教诲书摩西五经的无尽的阅读也是在回应神的召唤?也许是德里达过于集中在对“在场”(presence)的有限性的解构上了?而就马里翁对礼物(don, gift)的发现的后效估计不足?或者说,在可能性的意义上扩展不可能性也是可能的?

  但是,这里有着德里达思想最为激进的力量——德里达的“不可能性”比任何基督教所梦想的“可能性的不可能性”更加彻底?更加荒漠化?或者说,基督教的不可能性依然受制于化身的可能性了?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差异尤其体现在召唤或呼唤的“名字”上,在德里达那里,更加彻底的在承受神圣名字缺席的灾变,不仅召唤我们的名字缺席了,而且,那个召唤本身的声音也是不明确的,同时,被召唤者也是身份不明的,但是,在马里翁那里,还是有着“父亲”(天父)或比较明确的基督教神学的召唤的声音。

  进一步,有待展开的问题是:马里翁理解的“不可能性”是否是德里达意义上的“不可能性”?是海德格尔的“不可能的可能性”?或勒维纳斯和布朗肖的“可能性的不可能性”?——如同我们前一篇文章的研究所展开的,显然,德里达更加激进和彻底,舍弃了(abandon)任何的有“名目”的传统的某个宗教派别(整个西方的唯一神论,当然也包括马里翁的基督神学和基督的生命给予形象)的否定神学和神秘神学的“不可能的可能性”,而是走向Khora的“荒漠中的荒漠”的境地,甚至,最后都将毋需“礼物”这个词了。于是有必要在这里简单提及和比较德里达和马里翁对礼物和给予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不可能性的理解。(1)马里翁:认为自己是从“给予”出发,而不是从“礼物”出发的;礼物作为充溢或溢出饱满渗透现象是超越直观和意义充实的,这在宗教现象,尤其是基督教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那么基督教是这个给予之为礼物的例子或例证?从而展现了“礼物”和基督教神学启示的关系;马里翁注意到了礼物的不可能性的问题,于是,尝试抹去礼物,打叉,面对否定神学来解决;试图在现象学之内来描述这个不可能性的礼物馈赠或给予,一方面,礼物给予是现象学式的,经过了现象学的还原,不是自然主义和偶像化的神学。

  另一方面,也扩展了现象学本身,扩展了胡塞尔的给予和海德格尔的es gibt的晚期思想,最后,马里翁还认为德里达拒绝了这样的现象学描述。(2)而德里达的回应和争论的要点是:不可能有礼物(gift)的现象学,虽然可以有给予(given)的现象学和现象自身的问题;礼物不“存在”,但是:“有”礼物,礼物之为“有(il y a)”的经验,也是礼物作为不可能性的经验;礼物要消失,消失在khora之中,这并不是启示,而是敞开。(3)因此问题可能是:一方面,我们要深入讨论,虽然马里翁讨论了不可能性,但是这个不可能性只是可能性的溢出?并不是德里达意义上的不可能性?——这个需要检验和思考,关键是马里翁回避了海德格尔对es gibt的思考(要增补海德格尔晚期思想中关于es gibt和存在给予和馈赠的发生的问题)?或者说,马里翁对荷尔德林和海德格尔的超越的理解还不够彻底?依然认为海德格尔还是偶像的?另一方面,如果不理解海德格尔的es gibt的意义,是否会限制马里翁对不可能性的理解?或者说,这关涉到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诸神”、“最后之神”和“要来之神”的差异,以及德里达和南希对“要来之神”之暗示的解构,显然德里达要更加深远。因此这里都关涉到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的踪迹涂抹的书写方式的问题。我倾向于认为:马里翁可能还是在扩展可能性的疆域和边界,向着不可能性扩展,但是,还不是德里达的那个不可能性。

  3,礼物思考的提纲

  明确地说,就礼物给予而言,在德里达和马里翁之间具有如下的差异(这些提纲只是为了未来的讨论做准备):

  1,gift-present:“礼物”和“在场”的关系:德里达解构了在场中心,那么,马里翁必须解决:礼物作为present并不从属于presence,并不受后者控制,他必须扩展现象学的原则,不再是当下直观的明证性,而是扩展到“给予”:有多少还原,有多少给予。

  2,the gift-das Gift(希腊语的do):英语的礼物大写就成了德语的毒药(das Gift),当然,在辞源上,gift的古希腊词do也是与毒药的语义关联的。德里达正是强调了礼物和毒药的不可决断,这个不可决断也不是“无所为”的瘫痪,而是因为接触和触感(品尝),而被浸染,因为浸染而灾变,灾变后变样,失去自身。而马里翁似乎并没有面对这个“毒药”灾变的可能性和不可区分。当然,马里翁思考了缺少和赤贫,但是,他主要研究的是充溢和溢出的现象。当然,这里也不仅仅是充溢和赤贫的对比,而是有更加内在的根本的差异——在德里达看来。

  3,gift-geben:礼物(gift)和德语的礼物(die Gabe)的给予和被给予性(gegeben)的内在相关,这个礼物的给予,是礼物被还原到给予性上,这是马里翁的贡献,从胡塞尔的给予性出发来建立礼物给予的现象学。这又是受到海德格尔的后期es gibt的影响:但是,海德格尔的思考es gibt是与schicken(发送),Geschenk以及“天命”等联系起来的,已经超越了存在论问题。一方面马里翁认为海德格尔依然还是受存在论差异和存在论问题,存在的召唤的影响(而不是召唤本身),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个无人称句有深远意义,但是,马里翁似乎并没有深入展开。在这里,我们将看到马里翁和德里达的差异:马里翁是从胡塞尔或笛卡儿——到基督教神学(亨利的“圣子”的生命自身现象学神学的影响)——到礼物给予;而德里达则从胡塞尔——海德格尔的es gibt到——礼物的不可能性或柏拉图的Khora的荒漠性。

  4,gift-don:英语的礼物和法语的礼物给予(donner)的关系。这个don(礼物)当然与希腊语有关,但是,我们强调的是这个don和a-ban-don(放弃、离弃)的关联:马里翁也思考了离弃在基督神学和圣经文本中的意义,而南希的思考需要增补进来(参看后面“触感神学”中的详细分析):开端。否定。去往和间隔的打开。Band——联结和联合的共在。ban:禁止。double bind——双重离弃的法则。Don:礼物。离弃本身。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场作为本质存在“之前”:pre-sense。显然,这里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南希的基督教解构和马里翁的基督教扩展的差别。

  5,gift-giving:礼物和英语的给予的差异:给予和给与,“与—出”,强调这个给予以及“并—与”的意义播散。通过给予和予有(haben,have)的差异,而拥有和a(法语“有”的对此变位)的关系,转向ilya的中性和非慷慨性特征,勒维纳斯和布朗肖等的理解差异(如同我们在前面对“死”的解构中书写的),以及相应的德里达的转化和解构,我们就可以看到马里翁缺乏对这个中性的无人称句上的解释。

  6,gift-dono:在拉丁语dono中,也有给予一个礼物和宽恕的、原谅、赦免和去除的意思。而与英语和德语联系起来:宽恕:for-giving(vergeben):有必要讨论给予和宽恕的关系,英语的宽恕暗示了:宽恕是为了给予而给予。这里礼物已经从属于给予,礼物给予已经以宽恕为前提了,或者说离不开宽恕,而宽恕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或无条件性呢?这是马里翁思考的难题:基督教的宽恕是否一定要以悔改为前提,如何回应德里达的宽恕的绝境和无条件性?当代的激进正教已经在回应德里达思想了,这势必推进基督教神学的研究。而德语的vergeben有前缀“败坏(ver)”的隐含意义,因此与毒药和危险也潜在相关了。 [NextPage]

  7,gift-eucharist(圣餐礼仪):礼物和圣餐礼的仪式:这个仪式也是与宽恕,共在有关的。Eu也是good也是商品的播散。马里翁一直从慷慨、从善意和至善agthon和agapei来理解的。而且,关键的是这里的仪式,汉语思想的意义出来了:礼物和礼仪的关系。德里达对莫斯的解构是否忽视了仪式性?仪式性意味什么?汉语的礼物交换——确实是交换,但是并不是取消礼物,有时是慷慨,有时是算计,有时是继续,是生生不息,没有死亡的间隔和中断。因此,我们今后有必要在每一个前此的差异和环节中展开汉语思想的可能的差异和贡献。

  8,gift-and-gift:这个礼物自身的“与”,这个and,我们前面重复了这么多的关联,现在思考这个关联本身,以及海德格尔和德里达所思考的“fuge”(赋格)的and的意义。走向对and的“与”的思考。马里翁如何给予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以礼物?如何唯一神一起“共在或与在”?如何and呢?这就走向了南希和德里达对唯一神的解构,从而与马里翁有根本的差异。

  9,gift- Geschenken:礼物的给予或馈赠(das Geschenken)在时间和空间的延宕中,与发送(schicken)相关,在德语里尤为明显,后期海德格尔思考了命运(das Geschick)、礼物和发送之间的关系。这激发了德里达思考“福音”或“好消息”,或任何的信息的发送,包括技术的发送的问题,解构了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和基督教的福音启示传递是否抵达目的的疑难,从而解构了基督教。而这是马里翁没有讨论的。

  10,gift-Schuld:礼物和德语的债务和责任、亏欠的关系。尼采在《道德的谱系》对这个词的思考打开了重新思考宗教一般的可能性。如果有礼物,就意味着一直有亏欠,甚至是罪责,如何有一个非罪责的给予?如何展开基督教的礼物——到纯然的给予——到给予本身的抹去——最后直至抹去这个词本身?这是德里达更加激进的书写。如何抹去了唯一神论在罪责和亏欠上的“交换”,在生命的无辜的意义上展开新的思考?

  11,gift-gift as name:现在更加转向字面本身,礼物之为礼物作为名称,作为名词(nom)。作为名字,礼物是一个名字,每一个礼物都是有名目的,何谓取名?何谓保护礼物这个名目?保护(法语:sanf)也是去掉、除非、拯救的多重含义,语义之间有所冲突和浸染了。因此,马里翁不得不为基督教的神圣名字辩护:名字不是主体的自主行为建构自身——只是被召唤的——从属于召唤本身的。名字没有本质,但是,德里达反问,如果没有了名字,如何来祷告和赞美,祈求?如果没有了名字?哪里还有三个伟大的唯一神论的独占的至高之名呢?这里有着如何重新“拯救”上帝之名的问题。马里翁的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是否依然不够彻底,而德里达更加彻底,走向了“没有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性”以及无名的khora。

  或者,按照德里达的双重写作或双重约束的思想,在可能—不可能的不可表象化的边界的两边(虚设的),德里达一方面在“可能性的界限上”超越界限,或者涂抹界限,如同晚期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涂抹或“越界”,德里达会认为马里翁依然在超越这个可能的限度,是可能性的不可能性,而不是纯然的不可能本身。因为,在另一方面,不可能性要求在“疯狂”的书写中“被”不可能性所召唤或击中(这里有了德里达和福科等人的差异,虽然福科也在强调疯狂,但是,他的写作本身主要还是“准理性”的,但是德里达的写作本身已经在承受疯狂,经受疯狂,比如《明信片》或《丧钟》等等的写作),深入这个不可能性的“场域”(即后面的Khroa之中),被不可能本身所书写,在这个被书写的场域中,确立起“被动的的自身”。这个可能—不可能的双重写作如同《丧钟》的一个栏目之黑格尔似的绝对理性和一个同时并置的丧钟之绝对播散的双重书写。

  正是彻底贯彻了“无立场(u-topos)”,以及对可能性条件的置疑,德里达解构了否定神学的三种形式与基督教的经济神学。

  4, khora:礼物发生的非位置 

  否定神学虽然用不同的否定的方式,比如超越(柏拉图的“超越存在之外”的不显现的善本身),对超出与至高者的赞美与祈祷(伪名的Dionysius),对规定本身自觉的打叉与涂抹(海德格尔),但都没有认识到接受与给予神的礼物都有一个对给予本身的秘密,给予方式的反省的问题。在赞美与祈祷中,有着对圣子的话的引用与重复,而且,“为什么就不能区别开祈祷,祈祷的引用,和给读者的发送? ”,而且,任何的祈祷也指向一个地方,并在一个地方发生,事件要求我们要思考这个拓扑学的位置性,这把他带向对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对(Khôra, Khora )的思考。而当海德格尔又说到当他谈论基督教神学时,他将根本不提及与使用“存在”这个词,这提及与使用的使用方式如何转向对不可能性的“肯定”的思考?如何对“不可能性”不用否定的方式来言说?如何拯救或保护已经被占有和污染的上帝之名?如何重新接受来自不可能性的礼物?

  不可能性本身当然是与前此的可能性相关的,解构之所以在具体的现实历史处境中没有立场与位置,正是已经受到了不可能性的牵引,同时也为了避免让“非立场”也成为一种所谓的“非立场的立场”,以免陷入自身的矛盾,就有必要让那“非立场”也不固定,即,并不是如同海德格尔思想所依赖的存在真理的显现与隐藏的二重性,而是让“非立场”或“非位置”被带往“沙漠中的沙漠”,即,Khôra 这个“空茫的空茫”的秘密的地方,作为“痕迹的痕迹”再度被标记(re-mark)。我们用“空茫”来“对应”,Khôra也是对汉语思想的重写:“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与疼痛,但又茫然无助的境地——那也许是中国文人最隐秘的祈祷的位置?但又是什么带来了那泪水?“谁知道呢?”依然,还是“无题”!

  Khôra出自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实际上,这篇对话是接过了《理想国》的政制体制的根据和善的问题,只是柏拉图把它置于宇宙发生论的高度来讨论的。当创世者把不变的理相加在万物的元素上时,他需要第三个“种类”作为承受者与接受器,她还被比喻为母亲与护士,这第三个异类即是Khôra。但这个故事的叙述者蒂迈欧认为她是很难理解与描述的,她既不是感性也不是知性,似乎是一个超越类型的类,一个空空的空间,一个裂隙与开口,那么是一个黑洞?她使宇宙万物各得其位所,她给出位置,但自身却没有位置。Khôra是一个接受者,她接受谁的礼物?在《理想国》中,超越的善在城邦中是没有位置的,苏格拉底如同善本身一样也是不显现的,显现的只是善的儿子们——作为柏拉图(他的父亲的名字是善)的兄弟格老孔等人。城邦如何能重新接受苏格拉底这个“替罪羊”(与药同一个词,也是礼物)?如何让哲学家不再重蹈他的命运?如何回报哲学家的真理?他不是智者,不是诗人,也不是他自认为的在《申辩》中带来真理的唯一哲学家,他的言语应该发生或者说被接受在一个中性的位置,即非位置上(non-lieu)。《蒂迈欧》文本中的苏格拉底实际上已经不同于《理想国》中的教化老师,而就是这个“异类”,他要涂抹自身,在抹消自身时,他作为接受的接受者,即作为那个宇宙神话故事的倾听者,他要处于Khôra上,而且要保持沉默。德里达认为苏格拉底不是Khôra,但他有些相象于她,他只是把自己置于这个位置上,这个位置是不可替代与占据的,他只是被召唤到这个位置上,来接受真理的教导。这个位置必须是空的,永远是空出的,指令发出者必然是无名的:“无人的!”。

  或者说,在柏拉图的哀悼写作中,苏格拉底在《蒂迈欧》中的沉默和位置意味着苏格拉底摆脱哀悼的自恋的冲动?从而不再是健谈的苏格拉底在引导对话,延续语言的言说,而是蒂迈欧的独白。当然,柏拉图的其他所谓的后期作品已经在改变苏格拉底的形象了,这个变形本身已经是柏拉图的写作中哀悼活动对自恋神话的深入理解了,苏格拉底在写作中的存活乃是生命幸存和灵魂不死的见证!苏格拉底是生命幸存的见证者,当然在被哀悼中,他将消失,因为他已经成为陌生人或客人,成为了永远缺席的幽灵。[NextPage]

  因此,唤醒Khôra这个最为古老的名字,意味着它——“没有年龄,没有历史,比所有的对立(比如感觉-知性)”都要“古老”,这就意味着它不屈服于任何神学、本体论或人类学要求的统治,甚至也不沿袭表现为“存在之外”的否定神学的方式。同时,正如他在那个著名的论宗教的《信仰和知识》的文本中所言:“Khôra对于所有历史启示或人类学-神学经验的过程来说,始终是绝对不可超越的和异质的,不过,它设定了这些过程的抽象化。它永远不会进入宗教,永远不会被神圣化,被纯洁化,被人道化,被神学化,被文明化,被历史化。由于相异于健康和平安,圣人和圣物,Khôra永远不会要求补偿。这也不能在现在说出来,因为,Khôra表现出来的永远不是它的原来的样子。它既不是存在,也不是善、上帝、人和历史。它永远反对这些,它将永远是(而且它永远没有在前的将来,将永远不可能重新拥有一个没有信仰和规则的Khôra,不可能让它屈服或再屈服)一种无限的反抗、一种无限不可超越的反抗的地点本身:一个没有脸面的他者。 ”

  这个空空的地方正是中世纪神秘的修道者和祈祷者Angelus Silesius 所指向的地方。他在祈祷中要求上帝给予他自己而不是那些礼物:“如果你不把你自己给予我,那么你什么都没有给予”,即上帝并不是礼物,而是使给予可能,“上帝超越所有的礼物”,他甚至就并不是在“es gibt”意义上的被给予在那里,显然这个思想比海德格尔的思想更为激进。而祈祷还正是上帝给出自身的位置与地方,但这个地方作为言辞到来的地方是这样的:“位置它自身在你那里不是你在位置里,而是位置在你那里!抛出它,这里就已经是永恒。”,位置是从属于上帝的,祈祷者就不可能通过祈祷来占据那个位置,而“永恒的这里”也已经被设置在那里,被抛掷出去,“置于外边,并产生外面和空间,把空间从自身分离:Khora”。这样,德里达就已经在他自己的对话书写,不同于祈祷的文本,但又在引用它们,在事件之后,但却追问事件发生的条件,这也是这篇对话写作文本事后增补的后效的显示——即在“文本的前文本”和“后-铭写”中(post-scriptum,即后记)——来游戏这些语词,语词([W]ort),位置(Ort)与地点(wo, lieu)的亲和力显示了祈祷的方向,祈祷把祈祷者带向他不可能去的地方:决断正发生在这个不可决断的疯狂之中。那个地方也是无名的沙漠中的沙漠之地,因为,沙漠已经是在涂抹踪迹,而沙漠中的沙漠(或荒漠中的荒漠)则是把涂抹的踪迹也抹去了,以此来拯救上帝之名,已经被“错用”的上帝之名,但是并不是要在荒漠里去遇见神,或某个新的要来的神,而是这个名字是“无名者”,一个空名所打开的纯粹的间隔,这个间隔(espacement)地带是礼物发生的位置。

  那么,德里达又自己如何来实施礼物的给予行为呢?如何在礼物给予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书写?并为思想给出了礼物发生的指引方向呢?

  德里达写到:“作为一个礼物成事的条件,作为礼物来临的条件,绝对的遗忘应该与精神-哲学的遗忘范畴不再有任何关系”。于是,礼物是遗忘的条件,遗忘也是礼物的条件。“这个彻底的遗忘的思想作为礼物的思想应该相应于一定的作为余烬或灰烬的痕迹的经验”(GT:p17),甚至是“遗忘遗忘着,它遗忘自身”,但它并不是虚无。于是,如何由余烬的经验来昭示礼物,是我们要表达的一个例子。

  余烬是精神燃烧留下的记号与踪迹,精神总是要燃烧,精神乃是火焰,而且要变成整全的大焚毁——Holocaust,似乎所有宗教都需要这样的燔祭。在汉语,在据说是没有明确的人格神的卑微的汉语中,我们只有那在无边的漫漫长夜中低低燃烧的蜡烛。而作为圣灵的精神是燃烧的火焰,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体系中,精神燃烧发出光芒,使世界得以显现出来,精神又总是能从它燃烧的灰烬中如同凤凰一样再生,这个辨证循环构成了精神离开自身又回到自身的过程。正如德里达写到的:“这个也许:礼物,牺牲,把一切的火焰投入游戏或设置起来,大焚毁包含了本体论的种子。 ”

  精神也是语言言说的条件,“去听,去说,去写,就是去感受热,去感受火焰的退却,作为余烬的下落,又是,成为灰烬。”余烬也许是幸存的踪迹?在我们古代汉语歌咏的气息中,点燃蜡烛是点燃另一个夜晚,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时间与渴望,而是别样的希望的夜晚:在另一首《无题》诗中,李商隐继续写到:“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思想与思念不再与春天争夺阳光和虚荣,而是持守着那轻轻薄薄的灰烬,语言在言说之初,已经是余烬了。语言自身是燃烧的残留物,在黑格尔那里,声响是物质的观念性,在时间的开始命名了最初的环响,并召唤时间的转向。语词只是这声响和音调的回声与踪迹。在海德格尔后期所发扬的诗学中,在“精神的黑夜”,精神的火焰聚集了诗人的灵魂,并召唤最早的早先的到来者的礼物。但在德里达这里,精神发出的只是丧钟的声音,是在播散中破碎着的声音,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中那些死者们无声的叫喊。

  奥斯威辛的火焰或“大屠杀”与精神是什么关系?对于德里达,在这之后的写作,要么是阿道尔诺所说的垃圾,要么写作就是在燃烧,而文本只是余烬,但却不再死灰复燃了,精神不再能从余烬中再生(不再有复活了?)。只有哀悼,但却又不允许哀悼成为作品。因为,对于奥斯威辛这个事件,如果我们去记住它,去讲述它,就又在使之重现了,但没有人能承受那些恐怖的景象;但如果我们简单地遗忘它,又是对历史的背叛,不尊重死者。礼物的给予与宽恕的悖论也是相关的——这仍然只能是“无题”。在这个绝境之中写作如何展开,即是思考如何接受这个来自精神燃烧的礼物?即是思考幸存?

  “礼物的过程(在交换之前),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大焚毁,大焚毁的一次焚毁,产生存在的历史但不属于它。礼物不存在;大焚毁不存在;如果还至少有某物的话”。任何通过大焚毁来制造历史的冲动都是危险的,其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把礼物焚毁或借助焚毁来产生礼物都取消了礼物,挥霍了火焰。但我们如何能避免这危险的“错乱”的灾变与灾异?

  德里达在“那里有余烬”(il y a là cendre)的书写与倾听中,标记了那里的位置性。余烬并不是存在,它不是某个主体,“余烬是存在的家”,但在燃烧中,没有什么标记与通道的记号留下。余烬作为残剩之物不再为下次的整全的燃烧留下灰烬,只剩下:“余烬在余烬着”,在那里,那个地方(là),只能在书写的差异标记中来标记那个不存在的位置。余烬如何在礼物的位置上来到?任何债务都来自一个中心,但在余烬那里,那个燃烧的太阳,“那个中心已经压碎和融化,它就在死亡的抛洒中分散:即是余烬”。如果“余烬的经验是经验本身”,它也一定是礼物被给出的经验,正如策兰写到的:“我们知道,对大焚毁今天一定有一个日期,那是我们记忆的地狱;但每一天都有一个大焚毁,在这个世界上、在某个地方、在每一刻。”在余烬那里是绝对的无记忆,与精神分析的压抑,遗忘变形机制不相干,也比之更彻底。余烬在那里,是一个它者,相对于所有存活的人都是它者。它几乎是无,但不是无,因为它还在那里占据一个位置,它甚至比无还要少,因为,从无还可以创造,但在余烬那里,在我们的外边,余烬的时间残留的日期是秘密,在循环的外面,不返回自身。如同“无人”,只是我们要沉默的“对象”,激发起我们的宽恕,并召唤我们的泪水,让我们低下我们思想的头颅。余烬,余烬是生命存活的标记。

  余烬的不可读——谁用泪水阅读?谁阅读泪水?泪水是见证?见证什么?绝对的不幸,在德里达看来,是余烬的不幸,见证者消失了,余烬是记忆的摧毁,“牺牲者的名字被抹去了。”于是,这里有着名字的悖论:一方面名字是唯一的,独一性的签名和铭记,另一方面名字在重复中,独一性被抹去了,这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谁知道呢?”——这体现了见证和命名的极端的困难,因为有时名字的涂抹是最好的保存名字的方式,但是,显然这也是牺牲者最大的不幸:名字都被抹去了,拯救和追忆的可能性完全丧失了。德里达认为这个“双重的约束”正是使不可能可能化了:“我们时常铭写名字是为了抹去名字的承担者。在这个写作的中介中,持续的试图使绝对的摧毁重现,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去拯救它或复苏它。必然需要名字(il faut le nom),爱,也许就在于存名(sur-nommer,译注:即,名字的sur:超越,如同生命的存活和幸存:sur-vie )”。

  在这里有着遗忘之遗忘的踪迹,德里达写到,只要我们在说道余烬,主要我们在余烬上写作——我们这里的写作也是在余烬上写作?“谁知道呢?”我们就开始和连续的“余烬化”余烬,如同前面的il y a là cendre中的那个là标记的是一个间隔的位置,所有的形象消失了,遗忘自身被遗忘,一切成为了秘密。但是,在我们的阅读中,在我们这里的再次提及和书写中,我们成为了德里达那个《余烬》文本的见证者:“陌生”或“奇异”的见证者了。余烬那里保存着秘密,见证着秘密。“我们是秘密的见证者”,这是记忆的灾变,同时,也是因为他人是一个秘密,作为爱的见证和秘密的见证者,我们只能:去爱那个秘密(不去知道,克制,不去冒犯他人的秘密,爱他者的过去和不可知的未来),去爱那个他者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他者他自身对于他本人也是秘密,也是在变异和消失中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现成的自身,相爱者是在秘密和秘密的感通中相遇的,是对不可言喻的生命光晕和灵氛的感受,因此不是共同,而是生命本身的感通,是活在“相会的秘密”里),去爱——总是以秘密的爱去爱——爱的秘密或许只能以秘密的爱来回应,秘密的爱就是成为爱本身余烬的见证,爱之永远存活的见证。[NextPage]

  这个低下的姿势,那泪水——如同发疯前的尼采抱着一匹受伤的马痛哭,也许是我们的思想所给出的礼物。也许,流浪或放逐、远离和出离到Colonus(科罗洛斯)的俄狄普斯——这个流浪不过是幸存的表现——所传递给忒修斯的秘密,而整个俄狄普斯死亡的情形也不是通过忒修斯自己之口来传达的,而是通过信使的间接叙述如同事后的“补记”一样来表达的,这也是对前此德里达对否定神学解构式的“后记”的证明,即俄狄普斯去往死亡的所在,正是那个要被保守的、成为秘密的、被守护的神圣的“位置”标记了——这也是对俄狄普斯这个异乡的“陌生人”的绝对友善,绝对宽恕(因为俄狄普斯还是不洁净的,不能碰触的)的接纳,这也正是礼物绝对给与和发生的时刻,在悲剧结尾是俄狄普斯所赞颂的“爱”(to phlein)这个礼物指引着盲人之手,并以此爱,让盲者来指引明目之人,最后,还不得不让幸存者,即他的女儿安提戈涅来讲述这无法讲述的秘密的秘密。而安提戈涅则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有安息之所了,她过早的进入坟墓,甚至可能比返回Colonus的俄狄普斯更加不幸,既是幸存者,也是整个家族恐怖命运不可能的承受者和见证者——更加极端和不可能的是:如同前面的大焚毁或大屠杀,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见证者的不可能性。

  5,礼物给予的三个绝对律令

  思想一直在承受礼物给予的绝境,不是在这个绝境中瘫痪,而是去承受它,并且深入思考它,思考这个绝境的“法则”。

  从礼物馈赠的三个要素出发,我们将进一步明确礼物给予的法则。这个法则之为源初的nomos或法度,已经是以德里达对礼物给予不可能性的思想为前提了。

  这个前提在于对生命的幸存、哀悼和秘密的思考之中。

  首先,何谓“幸存”?德里达在去世前最后的访谈中动情的说道:

  “我永远对幸存这个题目感兴趣,幸存并不为生活和死亡补充意义。它是本源的:生命,就是幸存。幸存的表面意义是继续活着,但也是在死后活着。关于翻译,本雅明强调Ueberleben(如一本书能够在作者死后还活着,或一个孩子在父母死后还活着),和fort-leben(继续生活)之间的区分。能够有助我研究的所有概念,特别是踪迹或幽灵的概念,都是和作为结构维度的“幸存”相关联的。它既不源于生活,也不源于死亡。也不超出我所谓的“本源的哀悼”。后者并不期待所谓“真正”(真实)的死亡。”

  以及:“在我留下(发表)‘我的’书(没有人强迫我)的时候,我象这个不可还原的、永远学不会生活的幽灵变化,显现-消失着。我留下的踪迹对我同时意味着我的死亡—— 将来临的或已经变成的——和能够在我之后存在的希望。这并不是奢望不死,这是结构性的。我留下一块纸头,我出发,我正在死亡,不可能脱离这个结构,这是我的生活的经常形式。每当我让某种东西‘走掉’时,我都在文字中经历了我的死亡。极端的例证:人们在不知道所留之物托付给谁的情况下被剥夺了继承权。谁将继承?如何继承?还会有继承人吗?这是一个在今天人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不断考虑的问题。”

    如同德里达所言,在生命生存的结构上,我们就是幸存者,被遗言式的结构所标记限定了。如同我们对德里达和布朗肖pas的步伐的分析:幸存如同生—死复杂的对立,在德里达看来,这开始于对生命之无条件的肯定。“幸存,这是超越生命的生命,比生命更多的生命,而我的话相反不是致命的,而是对宁愿要生活、即要死后的幸存的生者的肯定。因为,幸存,这不仅仅是留下的东西,这是最可能激烈的生活。”

  那么,何谓“哀悼”?如同德里达所言:“我哀悼,故我在”——这为重新思考哲学思想打开了新的可能性,甚至是哲学和诗学本身的书写存活或幸存的可能性。

  这是哀悼的结构:去哀悼它者—自我哀悼—被它者哀悼。

  在西方,在古希腊,只有被哀悼者,才有完整的生命——即他因为被哀悼,他的鬼魂可以成为纯净的影像,可以去冥府,在荷马史诗《尤利西斯》或《奥德赛》中,他不得不去冥府去见他死去的朋友,而且,只有如此,他才能知道自己回家的路,即是说,其实是他去哀悼它者,他才能了解自身。因此,要达到自身理解,第一步是去哀悼它者,确定自己的所谓前身。而且,如果不去哀悼,活着的人是没有灵魂的,因为,死者的灵魂在去哀悼者身上。

  随后,在悲剧表演中——悲剧表演源于对死去的狄奥利索斯的哀悼仪式,而悲剧是对不可见的酒神的表演,是对他的替代——这个模仿的表演本身构成了灵魂的场景,整个不可见的灵魂可见了,赫拉克利特的箴言就说过:酒神和死神是相通的。或者说,虽然所有生者要去哀悼死者,但是,由于每个人都在哀悼死者,一方面还是没有自己的灵魂——灵魂只有死后才有,另一方面,或者的人在哀悼中,已经分享了它者的灵魂。与之相似,自己死后,灵魂也在它者那里:中国文化的祭祖仪式和祖先崇拜表现的最为明显和解神话化了:“祭神如神在”。

  但是,哀悼的后续和后继性,使自我的居有(appropration,Er-eignis)不可能了,因为自己的灵魂总是在它者那里,所以德里达说:心灵乃是它者的发现。心灵,也是发现它者。

  而戏剧的表演也使自我哀悼可能,尤其体现在自恋的神话上。但是,这个纳卡索斯自恋的神话,也是自身解构的;水面破碎,而且他变成了水仙花,当然,这个神话场景的发生,已经在echo女神这个不是它者的它者(重复它者的声音)的追逼下发生的了。

  而被它者所哀悼,对应着前面谈到的幸存的生命,因为我们以幽灵的方式存在在它者那里,这个幽灵的方式,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既不属于我们,也不属于那纪念和作为我们影响寄宿体的人,而是一道“来来去去”的踪迹。这个来来去去的“通道(passage)”本身才是灵魂本身的道路。

  而写作本身也是对话通道的打开,如同柏拉图的写作。进入那个关键的写作的问题:为什么苏格拉底不写作?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他不去写,而是源初意义上的写作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是幸存,你的灵魂(psyche)在他人的哀悼那里,对于柏拉图,这个幸存更加明确——没有所谓的柏拉图的写作,只有对年轻美好的苏格拉底的写作——因为写作是哀悼和回忆纪念,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知识即回忆,灵魂不死的论证——不是什么心身二元论,如果从哀悼和幸存写作来理解,就是自己的自传和完成的写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哀悼的结构“是:哀悼它者(自己的过去和回忆)—自我哀悼(自恋的当下)——被它者哀悼(作为死后的幽灵的存在幸存方式):所以,德里达说:心灵是它者的发现![NextPage]

  因为,礼物的不在场,也不是简单对立的缺席,而是超越这个对立之外的,如同生命的幸存和哀悼。礼物的馈赠与之内在相关。

  哀悼者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位置,“哀悼者”活在对被哀悼者的哀悼之中,而哀悼只是完成死亡劳作的最后一个姿势,哀悼者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哀悼作为独立于被哀悼者的“成果”,于是,哀悼活动不会有作品——不会有哀悼的写作。而哀悼者总有一天也会成为“被哀悼者”,他依然没有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也同样只有在未来的某个被哀悼者那里才有在哀悼中到来或“借来”的存在,但是,那是一个虚幻或幽灵式的存在,你无法控制和选择你的哀悼者,你的遗嘱注定会被背叛——“遗言式的不忠”是生命存活的结构,虽然在被哀悼中存在也可能更加真实,尽管依然还是不存在,哀悼并不使被哀悼者存在,依然,哀悼活动不会产生遗物——不会有哀悼的写作。当然,你可以“自我哀悼”,这是哀悼和生命的自恋冲动奇妙的缠绕,但是,神奇的变形术也在变异自身,如同那个纳卡索斯的自恋神话所展现的。

  那么,哀悼的写作就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生命幸存的力量召唤着写作。让写作存活过自身。

  最后,关于“秘密”,尤其直接与礼物相关了,德里达是通过讨论基督教福音书中的“天堂的经济”来讨论的。

  如同德里达在《给予死亡》(Donner le mort)中分析的 。首先,德里达总结了帕托卡的研究,即,欧洲历史的责任心经过了两次转换,即经过柏拉图对原始魔灵(daimon)与迷乱之神秘的整合(incorporate)与基督教对柏拉图神秘的压抑(repress)而形成的。这个神秘与秘密的通道(passage)的打开与转换建立起宗教,“因为宗教只是这责任心,否则就什么都不是”,而责任的谱系梳理离不开死亡与礼物,这两次的转换与通道的形成都是通过两次死亡事件。首先是苏格拉底的死,以及对“灵魂不死”的论证与对话,打开了一个灵魂的内在空间,正是在死的烦忧与警醒中,我与我自身相分离,又通过与自身的对话与向死的筹划建立起自身意识,让自身回到自身,把魔灵或精灵的神秘转化为心灵(psyche)学习死及个体对死的惟一要承担的责任心。而到了基督教,则是耶稣的献祭,这一次,“礼物献祭”的经验更为明确,内心的深渊打得更开,“心里面的才会污秽人”。在心里面有一个比我自身更接近我自身的上帝监视着一切,他看着我,而我却永远看不见他,这正是恐惧与颤栗之源。于是外在性不断向内在性转化,可接近性不断向不可接近转换,内心的通道更为隐秘与神秘。

  这些压抑与整合一直已经借助了“死亡经济”,是死亡使转换可能,但精灵的迷狂与狂乱本身并未被消除,只是被压抑与升华了,在宗教战争中(基督教与罗马的强力意志的结合),与技术征服中(基督教与古希腊的计算理性的结合),这狂乱的因素没有被反思与限制地表现出来。宗教的世俗化使一切都可计算与交换,世界历史通过资本而全球化,它是一条死路?是一种“死亡经济”,并使死永不死,使死成为作品与商品,可以无限地交换?!

  当基督在《路加福音》第六章中说道:“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要如数收回。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比打了”。德里达认为这里揭示了两种经济,一种是可以归还的,可以交换的,等价的,在一个循环的经济范围内运作;另一个是绝对剩余的价值,异质于投入的和开支费用的。因此,这里的给予和礼物,是一个爱,没有保留,是一个打破了对称,相互性和互惠的,也去除了债务。当然,基督这里的言谈还是谈到了另一个经济,更大的经济,预设了一个超越经济的经济,那是天父会在秘密中给予你们,他在秘密中监视着我们的给予行为,他内在于我们心之中,比我们自己更加接近我们自己。

  但是,在德里达看来,说到底这还是有一个经济,只是无限的更大的经济罢了。只是赌注更大。如何解决这个经济的循环,对于基督教还一直是一个问题。德里达把牺牲与经济联系起来,分析了基督教死亡经济的几种样式:或者是牺牲的经济化,或者是经济的被牺牲与解经济化,或者是二者悖论式地缠绕在一起,或者是牺牲与经济一起“被牺牲”或被抹去,即不再有牺牲,不再有死亡经济。

  德里达认为,当会计算与数钱的税吏马太借基督之口说不要在地上积攒财富,而要在天上,而且天上天父的赏赐更大,无限地大时,他是否把“父亲的经济”受有限世界回报的算计要求而经济循环化了,形成了另一种更安全又更危险的交换与对称?使基督之死纳入有限世界的诡诈之中?

  而在经济给予的结构性困境中,如果我把我的救济给予我自己的孩子和邻人,我不就已经有所取舍与判别了,已经是不公正了,已经有所偏爱了?

  此外,在对亚伯拉罕拿以撒献祭的仪式的解读中,德里达也揭示了决断的疯狂的瞬间和秘密的关系,而这正是礼物发生的时刻,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我们要说,在给予的“交—错”之间发生。如果亚伯拉罕必须沉默,在秘密中给予出死亡,对于那个存活下来的以撒呢?他也要在秘密中保存这个死亡的礼物?

  如何来保存礼物?如果礼物不仅需要遗忘,而且也是秘密,因此,保存和给予礼物都是秘密,爱的伦理也是秘密的伦理,如何思考这个保存和给予的秘密呢?如果礼物不是秘密的,而是有意的,那么已经被自己的心意或意图所限制了。同时,如何礼物是秘密的传递的呢?在无名的方式中?秘密的给予必然与遗忘相关,如同我们前面在余烬的文本中所分析的。

  有了上面准备性的思考后,我们可以直接提出礼物思想的三个“法则”,如同康德提出的三个“律令”。但是,在这里我们暂时悬搁“绝对律令”本身的问题。

  我们将从结构的三个要素上逐步展开。

  我们如何保存他人所给予的礼物?用我们的生命?但这样,我们的生命不就有陷入糟糕的自恋的可能?虽然,另一方面,自恋的结构又是不能取消的——爱人也还要如己呢!但是,“生命是超越生命的”,因为生命是幸存和存活,礼物的保存和传递是生命幸存的见证。礼物的保存就要求:

  必须以生命幸存的方式来保存礼物!——这是礼物给予的第一个“绝对命令”。

  也许,礼物的给予就是不可能的?礼物可能只是一个柏拉图式的没有现实对应物的理相,一个康德先验辨证论中的先验幻象?如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发现我们所馈赠的事物总是还不够好,而礼物不就如同爱,如同生命?但如果礼物的给予总是要求更多,总是要求着“谁知道呢?”,超越自己的心意,那么给予就不仅仅是给予,而是“放弃”或“离弃”,是倒空和倾空,是“空空”的赤贫。同时,要给予我们之所“无”的这个“无”,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种微小的物,非常微小,几乎没有。”对这个微小之物的思考还有待开始,这样,有了:

  必须给出自己所没有的礼物!——这是礼物给予的第二个“绝对命令”。[NextPage]

  ——但我们如何给出我们所没有的?什么是我们所没有的?死亡?爱情,责任与信任?宽恕?是啊,如果我们所给予的只是我们已经有的,我们不就已经在使用我们的心意了?“谁知道呢?”

  如果礼物总是在激发过分的要求与无尽的乞求,我们的回报如果只是给还等价的礼物,回报意识就已经摧毁了礼物。因此,礼物的接受者是谁?只能是“无人”,甚至,都不是某个可以有名目或名字的可以向之祈祷的神。于是,这就有了:
不能回报,而要无限地给予它者!——这是礼物给予的第三个“绝对命令”。

  这三个律令,都共通地体现在给予行为本身上,表现为给予在给予,给予自身在打开给予的通道,给予乃通道的打开,给予乃通道本身(passage)。此乃至高的元伦理。

  ——但我们中国文化中最为推崇报恩的德行不就遇到了挑战?“知恩不报”是否就不再是不道德的了?

    这三个“绝对命令”一定让人想到康德的三个道德律令,但是,礼物的给予与“自由”相关,如何礼物的给予会成为命令?!如同基督的爱,是爱的要求和呼求,如何又是爱的命令?也许这里的礼物的律令的提出恰好也是在打破康德的形式化的道德律令。但在这里,我们还只是把这些绝境般的疑难提出来,暂时不讨论,不成为“话题”。或许,律令的说法本身就是不合适的,如同从希腊语的旧约翻译开始对摩西的“十戒”中的“戒”(d’varim)这个词的翻译就已经是成问题的了,因为在希伯来语中它就只是语词,命题,话语和事情的含义,如同我们的汉语说“话题”和“提议”,或者是“题意”,“题议”,在摩西的Torah中是指人和耶和华之间的无限的交流,如同耶稣作为一个拉比老师运用了来自于犹太教本身的用法?

  但是,任何的命令都暗示了不可能性,否则,就不是命令,而是问题和回答了。礼物给予更多的带来的是礼物和我们的分离,是礼物思想和哲学的告别,也许哲学本身就开始于告别,如同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如同《创世记》的亚伯拉罕听到的上帝的第一句话,如同汉语思想中的《逍遥游》。

  思想的礼物来自于告别,在汉语思想中,“告别”——这是去宣告—别离,去说出分离。如何会有一种宣告别离的语言或宣告的言辞呢?如果哲学一直在告别,它以什么语言来宣告?一个别离者意味着他不再分有曾经与之共在之人的语言,他的语言在未来,那么,他就还没有语言。但是,没有语言如何来宣告?

  如何不是有了另一种语言,如何来宣告终结?但是,告别者没有语言(海德格尔在《走向语言之途》中所思考的:“灵魂,大地上的异乡人”)。我们知道告别的姿态,告别者在挥手时眼含热泪,也许泪水是告别的唯一语言?

  是的,在告别、分离、生离死别之际,泪水,泪水永远是唯一的礼物,正如在开始,语言就已经是余烬。李商隐仍然在《无题》中感叹:“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堪(看)”:在绝境之中,那青鸟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与礼物?

  但汉语诗歌中还有那一只只蜡烛在咏叹着,祈祷着:

  “你站着,只是用自己的泪水站着,

  还注定永远站在自己的泪水里,照亮黑暗。

  你屈服于泪水,屈服于给出的欢乐,

  却是死亡的泪水,以此来阅读我们的眼睛和泪水。

  你是疼痛的人质,疼痛的守护人,被黑暗加冕。

  你比灰烬还要少,比死亡还要小。”

  ——告别,那是时间的艺术。那么,这是我们这次思想的礼物?是给谁的爱的礼物?“无人!”
  
  但愿,这里,我们给出了礼物。但愿,但愿这个“但愿”是对时间的拯救。但愿我们所艰难指明的思想发生或到来的这个隐秘的位置也是一个未来的共通体彼此“馈赠或给予”和聚集的地方。尼采所期待的未来的哲学家如何在彼此的给与中相遇?这也将是汉语思想如何接受西方思想,如何回应自己的礼乐文化的传统所要思考的问题,甚至可能与我们未来的政治息息相关!但愿我们的这次书写已经在这未来思想和政治情势的感召之中与呼求之中。

    (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