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院线电影可以说是《流浪地球》的天下了。
自从大年初一上映之后,这部电影在社交媒体的口碑迅猛扩散,人们纷纷成了《流浪地球》的自来水。
目前累计票房36.51亿,超过《红海行动》,成为内地电影票房亚军(冠军为《战狼2》56.8亿票房。)在北美上映甚至遭遇一票难求的景象。
刘慈欣带着他的第一部影像化作品,就这样开启了中国硬科幻的大门。对了,今天大刘还和詹姆斯·卡梅隆进行了对谈。
对谈名为“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对话刘慈欣”,简直是科幻届的神仙打架。
现场大刘问卡梅隆,你想看到中国拍出怎样的科幻片?
卡梅隆还暗戳戳地cue了大刘:“我觉得应该拍《三体》”。
《流浪地球》之后,想必很多科幻迷们和卡梅隆一样更加期待着《三体》电影问世。
只是大刘在今天的对谈里也说到,现阶段想拍一些容易的,《三体》对于目前的经验来说有一定困难。
但对于粉丝来说,《三体》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在等待《三体》上映的日子里,下面这部短片或许能帮你解解馋。
《水滴》
短片名为《水滴(WaterDrop)》,作者王壬,在制作这部短片时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的一名在读研究生。
当年他透露制作这部视频的打算时,人还在国内,还是个大四本科生。历经三年,这部短片终于在2015年面世。
片中致敬了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中水滴的概念,再现了三体人水滴探测器完虐人类舰队阵列前的接触场景。
很多书迷在看到这部短片之后都称它完美还原了《三体》中关于水滴的描述,还有人说“有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风采”。
在《三体》宣布电影化之后,网友还在微博上评论:
“只求电影拍的跟这短片一个水平就够了”
“水木社区”BBS上,刘慈欣还曾亲自评论这部短片:
“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体》电影,如果能拍出这种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可见这部短片在科幻迷心中的地位。
没有看过《三体》的人可能不知道水滴是什么,我稍微解释一下。
水滴是《三体》里三体人的一个探测器,它早于三体舰队到地球。
彼时地球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星级舰队力量,一千多艘像小城市一样大的星际战舰和上百万军队的太空军,但就是这一股庞大的力量,在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内,被这个叫水滴的探测器瞬间完结,没有任何还手能力。
也就是说,想要毁灭地球文明,一个“水滴”就够了。
而短片的内容,就展现的是在地球舰队被水滴摧毁之前,地球人尝试用电子显微镜近距离观察这枚水滴。
那么,人类看到了什么?
在短短14分钟内,短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从微观特写到镜面宏观完美展现出水滴的样子——由小至大,不断拉伸。
直到三体水滴与整个地球舰队相遇。
场景非常震撼。
但当你以为这部短片只是展现了水滴的全貌,你就太小看它了。
在片中后半部分的宏观视角下,我们从水滴表面镜像中看到了木星上的日出,又看到水滴侧身在阳光和“油膜”中拖下长长的尾影。
可是要知道,水滴拥有完全光滑的表面。
那前面微观视角下粗糙不平的细节,还有一排排螺丝钉又是什么?
随着看到水滴穿过一排排整齐陈列的舰队,我们才顿悟,微观视角下大部分场景都是从水滴的表面映照出来人类舰队的表面细节。
人类企图观测水滴的形状,却反而看到了自己这边微观物体的倒影,连自己舰队飞船上的一颗螺丝钉内部的微观结构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些看似恢弘磅礴的舰队,在微观上却何其粗制滥造。
水滴的光滑度超出了人类观测的极限,预示着三体文明技术对人类的碾压。
片中最开始从广播中传来没有温度的解说和之后静谧悠扬的音乐对比,将人类舰队的狂妄自大、粗糙落后的科技与三体水滴探测器所代表的高等文明之间强烈的反差表达得淋漓尽致。
也让这种碾压式差距压抑到令人绝望和窒息。
当自信的人类用自诩发达科技与文明窥探宇宙,得到的恐怕不过是管中窥豹的一场笑谈。
2015年的《水滴》,虽然是一部学生作业,完成度却非常之高。
2019年的《流浪地球》,过硬的工业水准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从短片到长片,从《水滴》到《流浪地球》。
中国电影从业者在一点点证明,我们不是拍不好中国科幻,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相信在《流浪地球》之后,势必会涌现一批中国科幻电影。
小编期待接下来能看到更精彩的本土科幻,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等到《三体》搬上大荧幕。
只是希望那一天,不会来得太晚。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