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一名副处级工作人员或省级红十字会正科级工作人员,我愿意接受自上而下的去行政化改革,放弃公务员编制和身份,成为一名事业单位编制甚至合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杨团女士接受采访时明确说到,红会改革阻力很大、推进艰难,特别是“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红十字会系统内部,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到地方红会,“绝大多数怕改革,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
可以直白地说,如果不能获得红十字会现有工作人员的支持,其改革要取得成功是异常困难的,红十字会改革的方案设计和路径选择,必须建立在其现有工作人员支持(或不反对)的基础上。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在我看来,首先是保证现有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我认为,红十字会现有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诉求大致有三:一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放弃公务员身份;二是可以选择申请到其他政府部门工作;三是收入和待遇不变。
我相信去行政化是红十字会改革的终极目标,但改革是否就要首先直接彻底地去行政化?我觉得这个可以商榷。我建议,红十字会改革可以借鉴“增量民主”的思路,做大“增量”并从“增量”部分开始改革,用“增量”来刺激和带动“存量”的改善和改变,逐渐缩小“存量”的比例、降低“存量”的影响。
多年来,红十字会系统“参照公务员管理”,造成了“官僚化”倾向,系统人才匮乏,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红十字会要改变现状和发展壮大,人才是基础和关键。人才从哪来?一是盘活现有人才,在保留其“公务员”身份、编制和待遇的前提下激发其工作热情,提升其工作能力;二是引入外部优秀人才,给予新人空间和舞台,给予他们不低于相同岗位、相同贡献的“公务员”的待遇,甚至可以考虑按“市场价”计薪。可预见的是,短期来看,“新人”和“公务员”会发生思想、观念、做事风格等多方面的冲突和碰撞,但中长期看,“新人”会发挥鲶鱼效应,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后者的工作能力。
10月中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第二次向社会公开选拔部分领导干部,与2011年第一次公开选拔的4位中层干部相比,这次的职位数量达到12个,甚至包括总会组织宣传部部长这个副局级职位。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公开选拔的职位都是“旨在保留行政化”的要求,以总会组织宣传部部长为例,其报名条件为“任正处级领导职务满2年以上,或现任副局级职务;现任正处级领导职务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现任副局级职务的,年龄不超过50周岁;须具有北京市户口且人事工作关系在京”。从报名条件来看,不但没有“去行政化”,而且还公开表明自身的“存行政化”。
据笔者所知,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有公务员编制的在职工作人员,大约不超过3万人。如果红十字会明确公布改革时间表,鼓励有公务员编制的在职工作人员提前退休并保证相关待遇,协助其申请转岗到其他政府部门(如卫生系统)工作,再加上自然退休等因素,我相信,五年时间至少可减少两万人。用时间换空间、用政策换退出的做法,将大大降低红十字会改革的压力。两万人的空缺以及新增人员的需求,则可以完全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聘用合同制的方式实现。我相信,奥美、伟达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总监、副总级别的员工,如果愿意投身红十字事业的话,其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总会“组织宣传部部长”这一“副局级”职位,但现在的招聘条件将“新人”完全拒之门外,不但不能做大“增量”,反而是做大“存量”,加大了“去行政化”改革的难度。
红十字会去行政化改革,首先要自引入“新人”的去行政化做起,坚决不再招聘新的“公务员”,这是内部阻力最小、可操作性最高的改革切入点。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