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骁骥
以前有两部名字挺特别的美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和《人人都恨克里斯》。雷蒙德是个意大利后裔,在美国做体育记者,人老实又缺心眼,却每每受幸运女神眷顾,傻人有傻福,生活中常有小胜利。而克里斯是个半大的黑人小孩,人生得鬼精鬼精的,但他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后把原本该办妥的事搞砸……我时常设想,这两位原本风马牛不及的主角要是在现实中撞在一起,恐怕也是大有戏看的趣事一件。
然而,当这两个人物真的在现实中“结合在一起”之时,我们却意外地得到了另一个形象:美国的黑人总统奥巴马。
这个比喻并非不伦。回顾奥巴马近一年多的执政经历,俨然就是这两部戏剧的交替上演。2009年1月份,当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施展他的演讲才华,煽情地说出“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没有屈服,我们没有逃避也没有犹豫”这样的语录式句子时,有多少美国人为这位坚信“变革”二字的逐梦总统而热泪盈眶。用“人人都爱奥巴马”来形容当时民众对他将美国拽出经济泥潭的期待,毫不为过。
然而,举国欲狂的背后,却隐伏着信任危机的暗影。转眼过了一年,奥巴马的医保新政、失业救济、救市举措等等政治戏码排演了不少,但是却鲜有能令民众满意的实质效果。反而是奥巴马自己屡屡失言,选前承诺的“永不加赋”的税政没法兑现,此后不断恶化的阿富汗局势,又让美国人对他的对外政策万分失望。另外,在奥巴马主持下迟缓的移民新政策、白宫与工会之间的矛盾、不降反升的失业人口等等因素几乎耗尽了美国人对他最初的那点期望。可以说,这位美国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已经慢慢由“人人都爱”的老好人雷蒙德变成了“人人都恨”的那个不断搞砸事情的克里斯。
最新的《华盛顿邮报》民调显示,有近六成的受访者坦言对奥巴马的执政“没什么信心”,这与他当初那声一呼百应的“Yes,we can”相比,真有天渊之别。起先高达八成左右支持率的“奥巴马”这个政治商标,就像经济危机中滥印的钞票一样,现在已经大幅贬值。
同样贬值的还有人们对这个政府的信心。我们知道政治从来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在送走了被人调侃为连“左右手都分不清”的小布什总统之后,美国立即迎来了奥巴马的时代——它也被媒体打造为了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政府时代。但问题是,在整个美利坚响彻“Yes, we can”的政治呼声之时,当年华尔街的经济危机始作俑者们,依然舒服地在他们的办公室吹着冷气,和政客们碰面只需交换一个眼色,大家心照不宣。此种情况下,承诺带来变革的新总统面对华尔街的这些“老油条”,也只能两手一摊,无计可施。
但是在普罗大众的层面,留给国家“一把手”的表演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而人们在看表演时期许的东西又往往太多太快,难以迅速实现。现代观众的口味很挑剔,耐心却不太好,节目不好看自然想换别台,否则,日本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也不会十年九相,像狂按遥控器一样频繁地更换国家首脑。
奥巴马这档高开低走的政治节目,如今也到了不得不为收视一搏的时候。11月美国的中期选举越来越近,而一个“烂”字却分明地写在了民主党的支持率上。想要在这个关头转危为安,奥巴马不得不预先向华尔街的朋友们打一个招呼。至于招呼怎么打,只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中国古代的官僚羡慕陈平作宰,“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宰相本人并不必事事躬亲。那么宰相需要做的工作都是什么呢?答案是,搞搞政府的形象工程,以便“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古代是这样,今天民主国家的“摩登宰相”又何尝不如此?有所不同的是,这些人为了攘外安内而每必“躬亲”的事情现在只剩下一样:选举,这场盛大的政治美剧。
当年,罗斯福曾一语道破美国选举的本质:总统是选择出来的,而不是选举出来的。“选举”的权利当然在大众,而“选择”的权利则掌握在“幕后话事者”(the establishment)手里。奥巴马一方面要示好大众,同时对华尔街的头脸人物,他也不敢得罪,如此,他的这出政治戏必须演得左右逢源,因此也异常辛苦。
但无论作为一名总统还是演员,已经是过河卒子的奥巴马心中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虽然如今扮演着《人人都恨克里斯》中那个倒霉蛋克里斯,但只要卖力演出,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那么自己还有机会演回之前那个好运的雷蒙德。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