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新华
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强地震,目前统计的死亡人数已达750人,这和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死亡20万人以上比起来,可称非常轻微。海地著名雷鬼歌手Fanfan Bozot悲哀地说,“智利是负责任的政府,而我们的政府是无能的”。
智利地震的震中距离大城市较远,是原因之一。此次震中马乌莱距康塞普西翁市115公里,距首都圣地亚哥325公里,而海地地震的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仅16公里。但是尽管如此,智利受损房屋也达150万栋,但死亡人数却如此轻微,这应归功于智利政府对房屋结构的监督。
智利是地震多发国,因此在房屋结构方面非常注意。智利的建筑多数都装有阻尼减震控制系统,钢骨架可随震波摆动,这可以给人们宝贵的逃生时间和空间。而在海地,其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很多建筑没有钢筋,或者柱子里钢筋太少太细,这样的建筑在地震波的晃动下,极易倒塌。
两国政府的救灾效率也非常悬殊。智利地震之后,智利政府按照应急救灾机制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援活动。政府各部门搜集和报告灾害,向国际社会发布消息,消防队和军警积极救援和维持秩序。供电已经恢复,饮水供应也正常。即使受灾最重的康塞普西翁市出现了少数群众抢掠商店的情况,但瑕不掩瑜。反观海地,地震之后,政府各部门立即彻底瘫痪。太子港抢掠横行,如果没有国际援助和国际维和部队,海地基本进入一个无秩序的丛林状态。
地震是令人痛惜的天灾,但也是检验体制和国家的“试金石”,地震显示像海地这样的国家容易变成“失败国家”,而像智利这样的国家则仅仅是暂时的“失灵国家”。
智利和海地地震的不同结果,与两国的经济体制也高度相关。1973年智利皮诺切特上台之后,大力推行市场化改革,保护私有产权,解除政府管制,这使得智利经济在1980年代高速发展,成为拉美发展最快的国家。皮诺切特的经济遗产在智利民主化之后仍然延续,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使智利成为拉美地区的亮点。而海地自独立200年来,私有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鼓励抢劫政治而不是市场主义,海地发生过30多次军事政变,市场环境恶劣,这使得海地沦为西半球最穷的国家。
智利高质量抗震房的普及,需要大量的钢材、优秀的工程师和地震学家,这些都属于长生产结构的投入。比如,形成一个优秀的地震学家群体,就需要花几十年时间。只有在经济相对繁荣、资本积累较高的国家才能实现这样的长生产结构投入。人们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才愿意储蓄资本。同时,稳定的产权保护让人们放心地建设稳固的住房。
海地坐落于北美板块与加勒比板块的主边界上,是地震高危带。海地虽然250年未遇大的地震,但飓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却在频频侵害这个国家。但是,对于身处动荡环境的海地人来说,像智利那样培养工程师、地震学家是穷人的奢望。他们更急需的是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而不是建造牢固的房子。更需要改革政府和制度,保护产权和建立市场机制,引入“看不见的手”。
在拉美,多数国家遇上大灾,都没法像智利这样表现抢眼。智利虽遭此大灾,仅仅暂时“失灵”而已,完全有实力快速恢复,它的拉美明星地位不会动摇,只缘于它的传统过于珍贵。
(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