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桥
近日韩寒和郭敬明的争端又成了一个舆论焦点。这样的讨论两人或许不会大动干戈,但粉丝总会大骂出口。但愿本文不要招惹韩郭之争的是是非非。二人的高下说也说不完,不如择一良辰吉日,让二人到八万人体育场,当着两方粉丝的面,当场掰手腕来决一雌雄如何?
争议的起点,《南都周刊》将韩寒说成受到梁文道、艾未未等认可的公共知识分子。郭韩二人作为作家我都不喜欢,甚至觉得不值得一提。只不过作为文化现象,倒觉得很值得关注。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需要一些英雄,这两个人关注的人那么多,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出年轻人都在关心些什么。郭敬明剽窃,宣扬拜金主义,自我中心,这些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但是郭的私人化写作,未必就能把韩寒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衬托得更可信。这一头衔韩寒并不认可,可是有不少评论人士很捧这个说法,“公民”,“公共知识分子”,“公共话题发言人”韩寒这样的头衔,近来常出现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公共知识分子可不是公共厕所,贴一男女标签就能看出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有能力想人之未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民意,影响决策。韩寒少年才俊,日后变成公共知识分子完全有可能,可是在目前,他还欠火候。按照萨义德的说法,公共知识分子能够推进公众在自由和知识上的追求,目前加这样的标签给韩寒显然还早,我不认为他的言论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韩寒目前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博客文章。但是他这些文章没有多大价值。他当然有优势,例如擅长痛打落水狗,能将公众已经看清的流弊拼命批判,但他所“针砭”的时弊,你我其实也能看到,只不过他油嘴滑舌一些而已。韩寒很多时候是用“稻草人”策略在抨击一个社会问题,按自己的思路重新去构建一个现象,一个理念,然后在粉丝的叫好声中一个劲在那里死打,不知敌人都已经不在那里了。石剑峰先生说得没错,看一篇社会调查,得到的真知灼见更多一些。作为一公共知识分子,韩寒被人追捧的“针砭时弊”基本上是隔靴搔痒,看不出洞察力,也没有什么建设性,更像是加长版的新概念作文。认为这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思考,实在牵强。他的关注,基本上是在民意之后一溜小跑,没有引导和影响的力量,故而所批评的部门也不会去在乎。要想看真材实料的批评,倒不如去看野夫等人的文章。他们的阅历、见识和文采,远在韩寒之上。
俏皮文字几乎已经演变成了网络时代的一大毛病。除非能提出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视角或者思考,抖机灵玩俏皮是没有多少价值的。《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作者考林斯说他年轻时在大学教书,有个长者给他的建议让他获益终身:吉姆,你花太多时间想逗趣,为什么不反过来,多点好奇呢?(You spent too much time trying to be interesting, why don’t you become interested for a change?)如果没有好奇心去倾听,去研究,去看不同观点不同视角,而仅带着成见,带着犬儒心态去看待公共话题,是不能对公众产生多少帮助的。
产生好奇心需要一点谦恭。韩寒能不能从善如流不需多言。我们已经从他和白烨的骂战中看得一清二楚。当然,评论家误判作家是常事,不过韩寒被人一说就恼羞成怒,乃至否定整个“文坛”,这个做法让人实在不敢恭维。从赛车到写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又想在这些行当里出没,又不愿接受他人评判怕是持久不了的,公共知识分子也不例外。(作者系旅美教育工作者)
(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