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布了首席执行官薛梅的离职声明,而据了解,薛梅的下一站是K11艺术基金会,负责k11在北京的艺术项目。K11艺术基金会的创办人是郑志刚,他不仅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总经理,他同时也是K11购物艺术中心的创始人。K11购物艺术中心不是一个传统定义上的商场,郑志刚更愿意将其描述为现代都市博物馆。这种融合+创新的艺术消费模式,我们将其称之为艺术经济的融创式消费,艺术作为精神消费的非刚性需求正在向刚性需求逐渐转变,这是艺术消费的新升级。
常态的艺术消费模式需要升级
最常态的艺术消费模式无非是画廊模式,画廊通过办展览的方式对外出售作品,这是最初级的艺术消费模式。但这种模式成本太高,尤其是场租居高不下,甚至还不停地上涨,这是导致画廊市场缩水的重要诱因。比如798艺术区,高峰期拥有100多家画廊,而最新统计不到50家。而且其中有些画廊已沦为对外出租场地的展馆,实在难以承受高额的场租所带来的压力。
画廊模式的进一步升级出现了两个导向:艺术博览会和艺术电商。在20多年前,中国的艺术博览会就已出现,1993年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举办,在此基础上1996年首届广州艺术博览会成功举办。199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办,同年,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创办。艺术博览会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画廊集中到一个地方,给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大促进了艺术消费。一个个画廊就像一个个专卖店,而艺术博览会就是一个综合超市。因此,艺术博览会就有了存在的价值,也促生了后来的CIGE、艺术北京、艺术南京、ART021、上海西岸艺博会等等。
画廊模式升级的另外一个导向是艺术电商,尤其是最近五年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潮涨潮落。画廊或艺术经纪人将艺术品从线下搬到线上,希望能够以量化、标准化的方式刺激艺术消费,尽管很难,但是像库拍、艺典中国、艺客等专业的艺术电商仍在努力,我们也看到艺术电商努力的结果,艺术爱好者从不敢买到观望,从关注再到购买,艺术电商在逐步取得买家的信任。传统电商淘宝、京东、当当,它们也都开辟了艺术板块,淘宝闲鱼拍卖、京东拍卖、Art当当,这是艺术消费的积极信号。
从融合式消费到融创式消费
然而,在艺术消费模式的探索上,艺术博览会和艺术电商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博览会是融合式消费,体验式消费,艺术嵌入或嫁接到其他方面,通过场景化的构建,通过整合艺术资源的方式将艺术消费出去。而艺术电商是融创式消费,其中不仅需要投融资,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所有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只有交易过后拿到手中的艺术品才是真实的。
从艺术消费的角度而言,艺术酒店是艺术博览会的再次升级。这种体验式消费从短暂的、定期的体验变成了常态化的体验,艺术酒店随时可以住,随处可以观赏艺术品。比如,万和昊美艺术酒店、南京爱丁堡饭店、上海万达瑞华酒店等等,这种体验式消费更高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顾客的审美意识。
艺术消费从物质产品向精神产品升级,消费的精神属性正在逐步提升。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开始发生变化,消费者不仅重视商品的个性和品质,而且更加注重代表某种价值观和精神主张的艺术作品。在艺术消费领域,中产是消费升级的主力军,他们非常重视生活品质和艺术品质,在都市生活中他们承担着物质消费所带来的压力,而精神消费却能够将压力得到一定的缓冲。一件艺术作品放在你面前,让你赏心悦目,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你也可以凝视它,思考其背后的深意。它不仅可以装饰房间,也可以让人的审美品位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是艺术消费的魅力所在。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艺术消费的再升级所带来的变革,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越来越多的商品变得更加有艺术性和设计感。有同样实用价值的商品,人们更愿意多花点钱去购买有艺术性和设计感的商品,这是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最明显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艺术消费正在逐渐从非刚性需求向刚性需求转变。
K11将美术馆搬到购物中心,为死气沉沉的零售业注入了一些新鲜血液。无独有偶,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的艺术商业模式与之如出一辙。另外有一个融创式消费的特殊案例我们不得不提,百家湖所举办的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直接将商场改造成美术馆,不仅仅是外在形态和定义上的变化,而在社会上产生的“蝴蝶效应”更加值得人们去深思。美术馆是非盈利机构,商场是盈利机构,为何将盈利机构改造成非盈利机构?这不单是因为南京国际美展创始人严陆根的艺术情怀,也是艺术消费带来的“反哺”意识。艺术需要消费,消费也需要艺术的普及。
结语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艺术消费升级有三个层面:第一,艺术由物质消费转化为精神消费;第二,艺术消费由融合式消费到融创式消费;第三,艺术消费的非刚性需求正在向刚性需求转变。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