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除了马云,创投圈里还有哪些艺术人生

2015-10-28 11:38:52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小兵

   
在这个价值多元化、兴趣爱好蓬勃发展的时代,不只有马云有兴致泼墨创作,一群精于股权投资的创投家们早已在艺术领域且行且风雅。

  在这个价值多元化、兴趣爱好蓬勃发展的时代,不只有马云有兴致泼墨创作,一群精于股权投资的创投家们早已在艺术领域且行且风雅。


  2015年10月18日,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做东”,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办了一场艺术大展让创投界内人士趣意盎然,因为参展的“艺术


  家”名单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这6位“艺术家”分别是: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徐小平,起点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查立,卓越集团董事长、赛富基金投资合伙人陆豪,锴明投资创始合伙人许智伟,创业接力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徐毅律。他们自称是“创投6人组”。


  更别致的是,这是一场“画和音”艺术的合体。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上,卓福民展现了他的另一个身份——画家。据称,这次卓福民拿出了100余幅绘画作品、10余组IPAD绘画展示;查立将“变身”摄影家,从他的20余万张摄影作品中,选出约25幅参展;陆豪带来的则是题为《新世界—随想》的全景视像作品。


  而徐小平、徐毅律、许智伟则在吉他弹唱和钢琴曲中放飞思绪。


  这一天,人们难得看到这些创投名流集聚在一起,但却与投资无关。


  这与他们的创投身份“距离”似乎太大。


  然而,卓福民却道出了其中并不为人所知的“底细”:“我们几个人不是突然就想来玩票的。”忙到下午快2点还没吃午饭的卓福民,一边用工作人员送来的一盒点心充饥,一边向记者介绍着他们“创投6人组”的专业背景:“像我,1975年进入上海美术学校的工农兵美术创作学习班,40年来,画笔不辍;查立是文革后第一届浙江美术学院学生;徐小平原来是中央音乐学院学音乐的;陆豪是学编导的……”


  都知道创投界大佬多是转行而来,没想到居然聚集了这样一批痴情艺术家梦想的曾经少年。


  当创投生涯融入了艺术元素,这样的人生何其斑斓美妙。


  缘分


  当天,除了身在国外的徐小平缺席之外,卓福民、查立、陆豪、许智伟、徐毅律都早早地来到了现场。


  记者刚踏进展厅的时候,正好徐毅律在弹奏钢琴曲。曼妙琴声中,读着卓福民自1973年到2015年9月间跨越40多年时间长河的纪实画作,心底突然跳出这样的感触:艺术家,与灵魂为舞。


  这是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但却是更加真实的一面,因为此时没有功利,只有彼此之间相互触动的心情和灵感。


  但是,这种缘分的开始,很偶然。


  据说,他们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因为创投这个事儿,卓福民和查立早就认识,但直到两年前的某一天,查立偶然看到卓福民存储在IPAD里的画作照片,让两人成为“知音”。


  “我是文革后的第一届77届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查立说,当时看到卓福民的画作时,他惊讶了。


  也难怪当时的查立一点都不知情。在卓福民公开的履历中,看不到艺术这一段。公开资料这样介绍他的教育背景:卓福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管理工程系,后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但是,在卓福民的心深处,他的美术情怀已经生了根。“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卓福民说,尽管文革时中断学业被分配进厂当工人,仍一直坚持拜师学艺,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踏进了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大门,参加当时的工农兵美术创作学习班,脱离生产岗位近一年,系统学习绘画。“年轻的我,一心一意想当画家,对画画发疯似的着迷。”然而美术院校招生时,厂领导不批准,他成为专业画家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一个曾立志成为专业画家的少年,在命运安排下搏击于茫茫商海。


  查立没有想到在创投这个圈子里遇到了一个坚持了40年画笔不辍的“同行”,“他积累了那么多很好的作品,我也有近千幅绘画作品和20万张照片,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一起做画展。”这是职业画家的事业梦想。


  以前,卓福民的画都是放在家里自己欣赏的,朋友们也看不到真迹,只有在IPAD里可以欣赏到照片,可见他对自己画作的珍惜程度。此时遇到知音,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自己的艺术世界。


  “我随后拉了徐小平进来。”卓福民说。“我建了个微信群,请有艺术背景的创投人进来共同分享。”查立说。于是,陆豪、许智伟、徐毅律的加入组成了创投圈第一个艺术组合“创投6人组”。


  而艺术带给他们的改变似乎不仅仅是生活的快乐。


  “创投这个行业,听上去好像是竞争的,但更多在于合作。有很多项目是大家共同投资的,这里有共同的眼光,共同的爱好在里面。另外,其实我觉得虽然我们投资的对象和行业很多,比如像我们自己投很多互联网、智能硬件、医疗等,但是逢到如果是与艺术能够沾上边的,最近投过那么两个,发现特别好沟通。”创业接力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徐毅律说。


  而对于锴明投资创始合伙人许智伟来讲,在投资过程中保持艺术情怀,是因为创意和创新一直都是他的动力源泉。“我个人是喜欢音乐电视节目的,所以,创了音乐盛典、我型我秀等,这些主要是因为生意而做的,想找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来帮公司赚更多的钱。”


  卓福民:抒写时代感


  “艺术于我是:厮杀正酣的热血战场,舔血疗伤的深山隐居,时刻回归的平静港湾,虚拟现实的冥想空间,一旦追求,终身相随。”卓福民说,“我的作品追求时代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卓福民正在香港工作,股市狂泻,楼市狂跌,人心惶惶,卓福民创作了油画《磐石》以表达心声;两年后,经济转稳,人们心情开朗,卓福民又以黄山为素材,创作了水彩《云开雾散》;2002年,卓福民决心从体制内出来,跃入市场经济的创投深海,此时,一次海上日出的观后感,触动他创作了生平第一幅抽象画《沧海之光》。


  卓福民说,他的职业生涯每隔8年发生一次变化,比如做了8年工人;当了8年企业老总;在体改委干了8年的政府官员;在红筹公司担任8年老总后下海做创业投资家。事业的压力,起步的艰难,环境的复杂……“在每一次人生困难和挫折面前,我没有沉沦,没有沮丧,没有彷徨,没有得忧郁症,给予我精神力量的,除了亲情、友情,还有"艺情"那种深深埋入心中的情结……”


  回忆起当年在香港遭遇1997年金融风暴的那段经历,卓福民十分感慨。1995年至2002年7月,卓福民获派遣赴香港,期间任在港上市的红筹公司上实控股CEO 。“1997年金融风暴,上实的股价从60多块跌到9块钱,作为CEO,我内心的焦急难以表达。”


  突然有一天,他翻到了去南非时拍过的一些照片,以及当时画的一些速写资料。其中,南非印度洋和大西洋交界地方的资料,给了他创作灵感:“我要用一幅画来表达我这时候的心情,就是坚如磐石。”他记得,当时,站在两大洋交界之处,风浪特别大,人在那站都站不住,就像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于是,卓福民在香港画了一幅油画,起名叫《磐石》。


  “这幅画就是这次展览会里的一个重点作品,也是我一本画册叫《心画怒放》的封底作品。”看得出卓福民和这幅画的情结。


  而这个画册的封面作品《沧海之光》,则记录着卓福民的另一个重要转折。那是2002年,卓福民决定从体制内跳到体制外,从一个国企控股的公司老总,跳出来做创投,走进市场经济的深海。“当时,我一方面觉得前路漫漫,对一些东西不一定看得清楚;另一方面又觉得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带着这种纠缠的心情,卓福民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抽象作品《沧海之光》。画面的下部分,是深深的蓝;慢慢地,太阳出来好像海上日出,一点一点暖色的阳光照耀在海面;远处,一片朝霞升起。“这个感觉……”卓福民做了一个表情,透露出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境。而在这幅画的旁边,记者看到了卓福民写的一首小诗:深邃的蓝/看不见底/风云漫卷/暗流涌动/前路漫漫/远方天际/几抹亮色/正在顽强/跃动/一片暖红/若隐若现/昭示了/绚丽明天。


  其时,卓福民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他看到了前路漫漫,但是远景是非常好的。原因也非常简单:2000年,卓福民就搞过第一个创投,做的第一个基金就是在上实的时候,投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公司,一个是携程,一个是微创医疗。“这个经历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所以在这幅油画里表现了出来。”


  在10月18日艺术展现场,展会的义工和嘉宾们每个人都围了一条丝巾,这条丝巾上印的,正是卓福民的画作《沧海之光》。


  显然,卓福民用画作记录着生活。有意思的是,卓福民没有当过知青,但他却有一批表达知青生活的作品。“那是我在上海美校学习的时候,到井冈山采风画的。”卓福民觉得,这些画作非常珍贵,因为他有幸记录了那个时代一个特殊群体知识青年的真实生活。


  他还记录下了上海40年前的建设热情。1975年,卓福民来到金山石化总厂写生,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深深地吸引着年轻的卓福民,他如饥似渴地在那里画了一个多月,“整个建设工地的点滴我都用画笔记录下来了。”至今,他说起来仍倍感鼓舞。


  当然,卓福民也将艺术家的浪漫情怀,在画中呈现出来。1976年,卓福民作为干部培训,到“五七干校”劳动。在那里,他种过地,养过猪。“我当了3天猪倌。”他说,就画了7幅猪的素描写生。站在画前,那些线条看上去都是快乐的,让人感到一个年轻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从2011年开始,卓福民用他的画作做慈善,拍卖的钱帮助老人,到现在为止,已经捐了160多万。“今天,我还和上海慈善基金会专门设了一个基金,叫卓然基金,会捐50万。”卓福民说,这次艺术展的所有衍生产品,以及他自己捐的钱全部都放到这个慈善基金里。“希望艺术成为我们人生平静的港湾。当你激情迸发的时候,一方面通过事业,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创作。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查立:追求纯艺术


  “我对摄影不可救药的沉迷要归功于我爸爸,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职业摄影记者,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刚刚有了听觉,就开始体验快门的声音。”


  浙江美院学油画出身的查立,这次没有拿画作参展,而是展出了20多幅摄影作品。他解释说,这次因为是个联展,所以每个人要拿出不一样的东西,卓福民展绘画,那他就展摄影,“反正我照片是大批量的。”查立说得很轻松。


  不过,还差一周就即将毕业的查立,却因艺术观点不同而遭开除后,曾经发誓此生远离艺术。


  那次事件,显然改变了查立的人生。那时,他20岁出头。


  “被美院开除后,我的生活就变得非常有趣了。”如今,和记者聊起那一段经历,查立这样总结。


  对于“有趣”,查立的解释是:就是完全不按照别人给你设计的道路走,比如读书、分配。“我是77届,文革后的第一届,这届没有学生被开除。”所以当遭开除,查立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做个非常独特的人很有意思,抑或也是一种幸运。


  随后,他去了农村。在农村呆了三年后,“因为我自己的努力,就出国了。”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打开了视野,他开始创业,并从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蜕变成天使投资人。


  出国临行前,父亲送给查立一台Olympus OM20相机。“我父亲是个职业摄影师,我从小的成长都伴随着摄影和照片,暗房都是自己做。”查立说,他小时候最喜欢玩父亲的暗房,至于冲胶卷、放大照片这样的事情,查立全会。如今,父亲当年送给他的相机已经伴随他走了大半个世界,也记录了20多万张照片。


  “福民的作品有时代感,比如反映文革、建设等,我是不追求时代感,是追求永恒感,所以我的作品里面很少看出时代感。”查立这样点评自己和卓福民的创作。


  随着身份的改变,查立说,他现在做的事情和一般的艺术家有点不太一样。一般的艺术家多是沉迷于赚钱,而他是寻找自己的兴趣,“我现在对艺术突然觉得很自由、很开放,纯艺术。”他认为,很纯的艺术,这个才是艺术的真谛。


  当然,艺术情怀也让查立对投资有更多的理解。“创业和艺术太接近了。”查立说,因为投资就是投人,而人是要有想象力的,有想象力才能成就下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有,创业需要有激情,没有激情,你怎么去把团队聚集起来?“从无到有,激情很重要。因为你要冒风险。”由此,查立这样描述创新:创新就是突破常规的,走一条没人走过的道路。所以,“我现在做的创业投资和艺术更有关。”


  查立还认为,“失败—成功”和“成功—失败”是投资的常态。有艺术修养的话,会对失败的损失,看得更轻。“投资圈里常常要算收益回报,我们这些有艺术背景的,就会有些情怀。”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