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高端市场的资源紧缺,形成财富奇迹,促使试图复制财富效应的人们共同营造了一个低端市场,货源像漫山遍野的灌木或蒿草。这就是当前艺术品线上交易的实况。
嘉德在线创办于2000年5月,估计是国内最早一批的艺术品线上交易平台。其间历经两轮艺术品价格暴涨,普通商品网购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它并 没有像其母公司一样成长为艺术品交易的龙头企业。倒是在互联网+的热潮中艺术品微拍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能否指望长大成林?肯定不成!如果出现一枝独 秀,要看从业者有何认识?
线上交易是依托互联网传播技术,将已有的实体交易往虚拟空间的延伸,交易同样需要买卖双方才能完成,这一实质不会改变,只是省略了线下交易的店 铺、店员等中间环节,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就普通商品而言,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电商模式,交易虽然在线上完成,但买家可以同时享受实体店的线下服务功 能,不然同样会面临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诸多问题。不会出现类似问题的线上交易有:严格定型分级的原材料、初级的农副产品、低端日用品及元器件、高端品牌 产品,它们的成交只需要简单的供求信息。
而艺术品线下交易本来存在的高端资源稀缺,拍卖会通过互联网全球发布,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需求,线下交易的艺术品价格走高,互联网地球村已功不可 没。若将其交易转移到线上,省略实体拍卖的展览、现场竞价等环节,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包括拍卖直接成本和买家购买的间接成本。这看来很简单的好事为什 么没有随艺术品市场繁荣和互联网高度发达而兴起呢?首先,艺术品不是定型产品,就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或如一个品牌有其恒定的价值,但具体到每件作品,其色 泽、瑕疵、赏画人的喜好无不影响买家的价值判断,除非等互联网发展到超物质传输,把原作传给每个意向性买家过目。其次,艺术品存在真伪问题,公开的展览有 利于信息传播,拍卖现场的氛围也能对真伪判断起铺助作用。在微拍兴起之前,艺术品线上交易一部分停留在真伪不分的低端品种,一部分则为品牌画廊信息往线上 的延伸,如雅昌画廊专区,还有一部分为艺术家的代理专卖。
微拍的兴起得益于微信将线上的功能进一步往掌上传输,但它的前提是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使得个别品种轮番涨价的事实成立,比如朱新建等“新文人 画”品种,在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表现,足以让人尝到追逐信息带来的收益。这些“新文人画”品种,图式、色彩都很简单,屏幕与实际差距较小,而 且都是买的涨价概念,基本与欣赏无关;微拍发布者要么是画家专营的代理人,要么是可信程度较高的权威。这样,前述的价值认定和真伪两方面都不成问题了,所 以着实火了一阵。但是随着艺术品市场降温,涨价的事实不存在了,我们拿什么确定所卖产品的价值?高端艺术品因为价值的个性化和真伪问题,不可能走向大众的 掌上交易,微拍所交易的大多是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流通的低端书画作品。由于高端市场的泡沫破灭,信息向下传导滞后,低端市场赖以鼓动买家认可价值的仍然是涨 价概念,随着买家存量饱和,无法兑现实际涨价加以消化,短暂的繁荣就开始萎缩。
我一直认为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应该来自真正的消费,没有消费的投资市场,如击鼓传花肯定难以为继。本来艺术品在2005年的价值回归基础上,因为 价格指向而受到普遍珍视,会促进艺术品的健康消费,而2008年后的基金行情,天价的猫腻及其破灭,让人普遍怀疑艺术品价格的真实性,完全破坏了艺术品领 域良好的氛围。从事艺术品线上交易的低端产品,前提是线下的消费市场根本就不存在,鼓吹增值更不可能实现,最终难以为继才属正常。还有,它完全移植了实体 拍卖的虚假成交,为成名与未成名画家托盘,制造虚假信息,尤其恶劣。
目前艺术品线上交易的模式,除了微拍,还有打包挂牌,以及试图建立交易平台,赚取点击量或客户人数等等。艺术品交易不管有怎样的商业属性,它脱 离不了文化属性。文化需要良好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急功近利的一蹴而就。艺术品消费经历传统文化的毁灭性灾难,以及现代装修装饰材料的多元,让它重新发育成 长,需要大环境的同步,也离不开从业者前瞻性的培育。对于大量新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其作品不存在真伪问题,经纪人要确定的是价值问题,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成 为商品。对于已经流传过的艺术品要解决真伪问题,其市场会超过新艺术品,因为它除了消费,还有收藏、研究等多种需求。艺术品交易,不管是线上线下,解决了 价值与真伪两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慢慢去培植市场,做出自己的品牌。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