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拍协艺术品拍卖委员会2015年会上,与会者对“艺术品拍卖企业怎样国际化”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拍卖企业国际化指的是什么?也许,拍卖企业的目标是力争走出国门,到海外地区举办拍卖,拍卖外国艺术品,吸引欧美收藏家、艺术品经纪人参与竞买。近几年,中国内地的嘉德、保利等多家拍卖公司在香港注册了分公司并已连续举办了六场拍卖会,成交价逐年有所增长,但其拍品基本与内地拍卖相差不多,以中国书画、瓷器和油画艺术品为主。据了解,这两家拍卖行在运作模式和拍品选择上有较大差别,但较高的运营成本使得两家公司一样获利平平。这些内地的龙头拍卖企业何时能到欧美国家去拍卖西方艺术品?笔者觉得路途还很遥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上两大著名拍卖行国际化道路的轨迹。
苏富比拍卖行1744年成立,但一直在英国,主要是在伦敦经营拍卖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富比才逐渐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1960年代初,苏富比进军美国,收购了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派克勃内画廊;1973年,进入香港并举行拍卖会;1970年代,陆续将拍卖业务推广到蒙特卡罗、日内瓦等国际都市,并在世界主要城市设立代表处,广为征集各国艺术品。1995年,苏富比在中国内地建立了代表处,并于1995年10月在中国内地举办第一次拍卖预展;2012年9月,在北京合资注册拍卖行。
佳士得拍卖行成立于1766年,并在伦敦举办了首场拍卖。1968年,佳士得在日内瓦设立第一个海外拍卖中心;1969年在巴黎和东京设立代表处;1977年在纽约设立拍卖中心;1986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并首次举办中国画、中国艺术品、珠宝和翡翠拍卖;1994年在上海成立代表处,1995年10月首次在内地举办拍卖预展;2001年,佳士得在巴黎设立拍卖中心,并于12月5日进行了巴黎的首次拍卖;2013年,佳士得在上海注册分公司并于当年9月举办了首场拍卖。
由此可见,两大国际拍卖行真正走出英国到海外经营的时间迄今只有50多年的历史,而在之前200年左右时间中,他们一直在英国本土内经营。也许,信息化、电子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都将有所加速。但是,迈向国际化的准备、程序不可或缺。比如,苏富比和佳士得在走出国门之前,已经在英国拍卖欧洲各国的艺术品,吸引了众多欧美国家的收藏者和艺术品经纪人参加竞买。在进入各个国家举行拍卖会前,他们都会先提前很多年在当地建立代表处,通过代表处对所在地的法律、艺术品市场状况、拍品资源、客户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与了解,只有时机成熟后,才会迈出成立分公司的一步。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