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雏菊和罂粟花》
今天意义上的收藏,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崇尚,而在西方有长达几百年的家族收藏,这与中国近几十年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们的收藏并不是缓慢规划与完善的过程,虽然我们需要时间来验证这些收藏的价值,但更需要让公众了解收藏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而非是极少数人的数字游戏。
国内对收藏的理解更多接近投资的路径,虽然藏家们不是全部期待作品马上变现,但希望将艺术作品纳入长久自我收藏体系的藏家,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国内藏家还是以一种买卖消费的方式来参与艺术收藏的,这也就决定了国内近10年来对当代艺术作品的狂热交易。
市场的狂热
10年间,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伴随经济发展而进入了崛起的时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收藏与投资的路径,同时也成为国际最关注的一部分。自2011年起,全球艺术市场成交总额在经历了2012年的下跌之后,出现上升趋势。中国在2011年一跃坐上全球艺术市场头把交椅之后,市场份额却一再下降。虽然市场份额在下降,截止到2014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成交额却是在增长的,在艺术市场份额中也一直占据着第二位的位置。而对当代艺术而言,2013/2014年度是迄今全球当代艺术拍卖史上的最佳年份,当代艺术年度总成交额、价格涨幅及最高单价均刷新了纪录,但与全球走势相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却仍正在遭遇2008年以来的第二次艰难时刻。由于经济发展放缓的原因,艺术品市场受到了不小的震荡,但同时也说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消费在逐渐趋于理性发展。
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美国在战后和当代艺术品销售方面占全球市场价值的46%。而现代艺术品销售上,中国30.6%与美国30.5%不相上下。但在古典油画的销售上,英国当仁不让占有全球市场价值的50%,是全球古典油画贸易的中心。在装饰艺术品和古董销售上,中国占有绝对优势,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82%。
中国的艺术品消费呈现了很极端的两面,一面是当代艺术看似风生水起,争议不断,甚至占据了一个非常超现实的位置,一面却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了传统艺术品的消费。这样的局面,本身说明了国内与国际消费群体的对艺术品收藏的回报是期待不同的。
分析中、美当代艺术的拍卖市场,中国后来居上。1000欧元以下的低端市场美国占优,1000-50万欧元的中端市场中国占优,50万-500万欧元的尖端市场美国占优。这也再次证实了在参与艺术品收藏过程中,中国的藏家更集中希望以投资的方式介入。但已经有艺术品收藏传统的欧美,它们更多的是中产阶级收藏艺术品,更多源自对艺术品的审美需求。
任性收藏与日常收藏
虽然市场份额在下降,似乎有艺术市场的寒流扫过,但并没挡住中国藏家的任性收藏。2014年4月,刘益谦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11月4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约3.77亿人民币拍得梵高油画《雏菊和罂粟花》,创下了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中的最高拍价;11月26日,刘益谦以3.48亿港元拍下被誉为“唐卡之王”的15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再次创下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世界纪录。
虽然大藏家的出现,证实了我们对艺术品收藏有着相当的实力。这些“天价”任性的藏家,并不能代表整体市场的全貌,却成为了国内关注收藏的华丽谈资。“只买贵的”这样的论点本身对艺术价值衡量就是一个缺失的判断,其实它的评价权从来就不在市场中,收藏已经有很高价格的艺术品,其价格也并不等同于价值,真正成功的收藏是看作品在学术上最终能获得多大的价值。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尤伦斯就开始大量收藏张晓刚、曾梵志、方力钧、王广义等人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而现在,他们从寂寂无名的画家成为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家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里,一些私人收藏家成为了有眼光的收藏家,并在收藏家人群中成为知名收藏家。
收藏家并没有艺术价值的评价权,市场也没有艺术价值的评价权,评价权来自学术界。但尤伦斯之所以成功,正是他敏感地投入到了对中国艺术某段历史的记录的收藏中,他的收藏品有一种公共行为的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价值。这种前瞻性的私人收藏,是西方多年来藏家养成的模式,虽然私人收藏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一旦它存在一个谱系,就有了成为集体价值的可能。
博览会疲劳
2014年,全球至少有180场国际性艺术品博览会。美国、欧洲、亚洲的占比分别为39%、38%和12%。排名前22的艺术品博览会吸引了超100万参观者,而艺术博览会上的销售额预计达到了98亿欧元。由于艺术博览会的消费群体正好集中在中产阶级,所以可以说亚洲,尤其以中国为主的艺术品消费,如何集中形成中坚消费人群,在这方面的表现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艺术品博览会对艺术品交易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2012年却又诞生了一个艺术界的新词汇:“博览会疲劳”(Fairtigue)。去年,代理人、藏家和记者们随着全世界艺博会数量爆发式增长而疲于奔命,这个词被使用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对于资深藏家来说,几乎会参观所有重要的艺术展览,但是随着艺术博览会数量的急速增长,这变得非常的困难,藏家开始变得精挑细选。这同样也适用于艺术画廊,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玩家,他们有财力和人力在一年中参展数十场博览会,更多的艺术经销商被迫做出更具策略性的参展计划。
这样的改变,又再次挤压了艺术的消费人群,高度的重合与相似,让全球的艺术市场都在开发新的藏家参与其中。再拿2014年当代艺术交易中心城市举例:纽约第一,北京第二,伦敦、香港以同等体量紧随其后。上海由于佳士得的进入,过去一年的拍卖成交暴涨65%,一举超越巴黎占据第5位。前10名中有7个中国城市,在地域性上,中国艺术市场的多极化与欧美市场的单级化对比鲜明,但这些集中的消费却更多地以拍卖的形式成交。某种意义上,虽然从业者与藏家普遍表示疲劳,但博览会这样更近于公众的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开发与推广。
艺术电商的消费人群究竟在哪?
2014年的全球艺术市场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网络艺术品销售公司的增长。据保守估计,艺术品和古董的网络销售额已经达到33亿欧元,约占总销售额的6%,大部分成交价格在1000-5万美元。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对艺术品交易领域的影响已逐步显现,这种更快捷、高效的交易方式正在逐步得到发展。
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网易财经报道,到2013年年底,据估算,中国的私人财富已经达到92万亿元之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占世界私人财富总量的9.8%。如果我们用非常保守的5%来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需求进行估计的话,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超过4万亿元。就以2013年的书画市场交易额为380亿来看,电商市场以5%估算,也应该有近20亿的蛋糕。
但国内的艺术电商却在几年的开发进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现在的情况,连蛋糕的二十分之一都还没有分到。艺术品不是普通商品,有价格属性但并不能只是比价。真的艺术品生产特性有不可复制特性,另外,保真是难题。而互联网的特性至少3点:复制性、传播性、效益倍增性,在这三点上艺术品的表现都比较薄弱。
艺术大众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在中国还需要酝酿和培养。与国外常年的审美文化消费习惯不同,我们在这方面的消费本身的认知就存在缺失。国人实用主义至上的消费观,宁可消费奢侈品,却无法消费艺术品的现实,让艺术收藏更成为了少数人投机与投资的路径。同时,这部分人群年龄也并不集中在运用网络消费的80后,所以艺术电商的推进就显得格外吃力。不过时代在走,这个进程不会太久远。
城市生活研究者马歇尔·伯曼曾说:“成为当代艺术家,就是使自己对大变革安之若素,与其节奏合拍,随之而动,并在其激烈而危险的流向中寻求真与美、自由与公正的真谛。”事实上,成为真正的藏家,同样需要这样的真理。如何在这个狂野的时代安身立命,请更冷静地驻足,从本心本真上理解艺术的价值。
(编辑:杨晶)